朱錫剛
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錯,教書育人就是教師的本職工作,這項工作看似簡單,做起來卻沒想象中的那么容易。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教師的工作量也隨之增大了,每天除了認真?zhèn)湔n、上課、批改作業(yè)、輔導外,還要思考怎樣才能讓孩子們既開心又認真地學習。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的人格,不體罰和變相辱罵學生,當孩子做錯事時,應主動找孩子談心,了解事情的緣由,理清事情的經(jīng)過,及時讓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所在,并和孩子一起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課堂上,只要是孩子主動舉手回答問題,不管對錯,都應給予肯定和及時的表揚,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若發(fā)現(xiàn)不遵守紀律的孩子,則主動邀請其來回答問題,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二、把孩子當作家人和朋友
說到把孩子當作家人,老師應該都能做到,而把孩子當作朋友,相對而言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其實孩子們的思維是很敏捷的,同時也是感性的。記得教六年級時,有一位孩子說:“老師,我差一點就比你高了,婷婷還比你高些呢,我們?nèi)齻€人走在一起就像朋友。”
“唉……”當這位孩子說出這句話時,其他同學立即嘲笑他,我不怒,反而笑著和大家說:“這位同學說得真好!其實,你們和我就是朋友,只要上課你們認真學習、努力思考、積極回答問題,課間我們還可以以兄弟姐妹相稱。”從那以后,我和孩子們打成一片,聊聊天、談談心、講講故事、打打球、跳跳繩。這樣讓孩子們在娛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娛樂,何樂而不為呢?時間一晃而過。期末測評時,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各項技能都大有提升。
三、關注學困生和調(diào)皮生
所謂的“學困生”,其實多半都是留守兒童,平日里都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家看管,只要孩子吃飽穿暖就行了。這也充分體現(xiàn)了缺乏父母關愛和正確引導的重要性。其實調(diào)皮生都是非常聰明的,只是他們所想、所做的事無人理解,心思也不在學習上,缺乏人們的關愛和溝通。所以,對學困生和調(diào)皮生,只要老師用心,多了解孩子的家庭情況、多和孩子交流溝通,多給孩子鼓勵和幫助,多和孩子的父母溝通,我相信,學困生也能變好,調(diào)皮生也能變乖。
四、培養(yǎng)小組合作能力
小組過程是由幾個人組成,好、中、差搭配開的。這意味著各組員應團結互助,積極思考,相互討論,共同奮進。當老師提出一個問題時,先給每個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有了自己的見解后,就和實力相當?shù)耐瑢W相互交流、討論,得出結論。而實力相對弱一點的學生通過認真思考小組同學的討論過程,也能領悟其中一二。最后,匯報組長,組長再組織全員對每個結論進行討論,達成共識,得出一個有力的結論。最后在老師的引導下全班進行展示、評比。
五、發(fā)揮班干部的作用
班干部是班級的核心部分,由班長、學習委員、紀律委員等組成,每一個班干部都有自己的責任,班長的責任是管理好班級,做好帶頭作用;而學習委員則是學生學習的榜樣,老師不在時,學生不懂的問題也可以向他請教、討論;而紀律委員,則是管理班級的班風、紀律。雖然有了一些強兵猛將,但是,學生畢竟還是學生,思想、做法也沒有老師那么老練。所以,教師要定期對他們進行培訓,使其各盡其職,分工合作,發(fā)揮其優(yōu)勢,并帶領全班同學共同進步。
六、做好家長工作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我們的工作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和配合,這就要求教師和家長經(jīng)常溝通和交流,了解孩子在家校的各種情況,才能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對于家長的工作,我是這樣做的:(1)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電話家訪或走訪;(2)定期開家長會。把學生在校的情況如實向家長匯報,并和家長進行交流怎樣才能共同管好學生,達成共識,同時給家長提出要求,希望家長配合。
總之,教師為人師表、以身作則,除了在教學中不斷地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技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外,還應學習,了解國家的時事政策,多做有益于孩子的事情,不讓孩子和家長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