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
摘 要:在新課程標準下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觀念和方法正在不斷改進,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加以注意。主要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了一些解決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問題;對策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觀念比較落后
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目的在于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逐漸完善自身教學觀念,一些小學對于這一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也在校內舉辦了各種各樣的培訓班。但是,短時期的培訓很難改變小學語文教師根深蒂固的教學觀念,特別是一些年齡較大的教師,“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還是運用在課堂教學中。
2.教學效率不高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充分貫徹語文教學新觀念,在教學中引入合作探究模式等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并沒有真正地掌握新課改的各種教學方法,一味地追求呆板教學,就連合作探究模式也是流于形式,這很難保證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對策
1.轉變教師教學觀念
小學語文教師要轉變自身教學觀念,正確認識新課程標準的內在意義及目的,真正尊重學生這一學習主體地位,在課堂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的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態度價值觀等多維目標的實現。教師本身要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培訓,在掌握教學技巧的同時,大膽對教學方法進行嘗試,充分利用多媒體、合作學習、課內外活動等多種形式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2.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打造高效課堂,課堂活動不是為了迎合新課程標準而進行的,而是為了達到提高學生綜合能力來進行的。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具體實際,為學生制訂一定的教學目標,采取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真正地反映出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例如,在分組合作學習活動中,教師不能為了合作學習而合作學習,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展開教學,在活動過程中不能忽視對課堂活動的引導,讓學生漫無目的地討論,而應該教給學生合作的方法與技巧,并在整個過程中觀察和引導學生,只有這樣,課堂的有效性才能實現。
總之,我們應該認識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正視這些問題并解決這些問題,是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思考的課題。小學語文教師應該不斷地對教學進行總結,探索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最終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