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曉
摘 要:小學生頑皮、愛鬧是他們的特性。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是得下一番功夫研究學生的特性。從管理的實質并結合小學生的特性提出兩種管理方式來談談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
關鍵詞:管理本質;班主任;小學生
小學班級是學生身心發展的大家庭。班主任擔任的角色就是一位耐心的“媽媽”,很多事都得親力親為。在處理孩子們各種問題的前提下,還得為孩子們的發展做好計劃,因材施教,建立團結有愛的大家庭。要把小學班級管理好,就得先了解管理的本質和小學生的特性。
一、班級管理的實質
“班級管理是指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則,運用科學的方法,為建立良好班級,實現共同的目標而不斷進行協調的綜合性活動?!毙W班級管理的核心是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準確、及時地掌握班上所有學生的思想動態、生活狀態和學習進展,愛與威嚴并重,讓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二、學生的特性,合適的管理
小學生幾乎不會刻意去隱藏自己的特性,他們表現的自己都是真真切切的。班主任就需要多觀察他們,了解他們。在掌握了他們的特性后,結合自身用最合適的管理給他們最好的班級大家庭。根據多年的經驗,下面根據學生的特性提出兩種管理方式。
1.學生不受約束,自由隨性,采用情感管理
學生喜歡鬧,比較任性,不辨對錯,總是給班主任制造麻煩。在這種情況下用情感管理比較有效。良好的情感是小學生身心健康的保證,學生的情感是有很大的情境性的,比較容易受具體情境的影響,同樣他們的消極表現是容易影響班級的健康成長的。通過情感管理,使學生的情感心理和其他心理協調工作,發揮作用,也使他們控制自己的情感,并且逐漸培養學生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能力。
2.學生自以為是,采用自我認識管理
現在的孩子都是被寵大的,所以在小學階段會呈現一些小問題。有些自以為是,不懂尊重其他同學,這種情況下采用自我認識管理。自我認識管理,就是讓學生能有自己的意識,自我評價、自我監督。讓學生正確對待成長過程中的自然現象,保持樂觀、自信的積極態度,使班級這個大家庭充滿活力,團結有愛。
總之,情感管理和自我認知管理只是班級管理中的一部分,要管理好一個班級需要我們細心觀察、多多總結,用我們的愛去教育我們的學生,幫助他們成長,優化我們的班級管理。
參考文獻:
[1]朱蕾.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運用探析[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0.
[2]高謙民,黃正平.小學班主任[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