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嫻
【摘要】泰語教學旨在培養學生進行泰語交際的獨立能力,即通過教育培養提高學生泰語各方面水平,如聽、說、讀、寫和翻譯等。在這五大能力中,最基礎的就是聽。本文以怎樣成功的培養學生聽泰語的能力入手,闡述了提升泰語聽力的技巧和方法,為促進學生更好地運用泰語,提高泰語能力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泰語教學 聽力訓練 強化
泰語最終教學目的就是教育學生,提高學生泰語水平,培養學生全方位的泰語能力,如聽、說、讀、寫和翻譯等基本能力,這五大能力里,最基礎的是聽,即要學好泰語,就要先訓練好聽力。泰語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聽力能力,這才是泰語教學最本質的要求。本文總結了下述幾點內容來講解泰語聽力教學的基本原則:
一、營造氛圍,提供良好的聽力環境
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盡可能用泰語教學。對于已經有一定水平而且開始訓練聽力的泰語學生而言,教師授課時應當盡量創造各種泰語對話交流機會,跟學生一起講泰語,提高口語水平,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泰語聽力,還能提升學生泰語交際能力。進行泰語教學時,對于第一次講解的句子、詞語,盡量用泰語進行詮釋,確保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鍛煉學生泰語聽力水平。
2.日常生活中老師與學生應盡可能運用泰語交流。泰語老師要大膽熱情地運用泰語教學,日常生活中,多用泰語跟學生溝通,起到帶頭模范作用,督促學生不管做什么事情都盡量用泰語去交流,如此老師與學生之間不但實現了溝通交流,還讓學生訓練了泰語的聽說能力。
3.成立興趣小組,教師應督促學生積極運用泰語交談,促進學生提高泰語聽力能力。對于泰語專業的學生而言,學習泰語并掌握泰語各項能力是他們追求的目標。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泰語成績與水平分成適當的幾個學習小組,每一組包括四五個學生,小組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形成學習泰語的氛圍。要大力鼓勵每一個學生用泰語與其他同學談話交流,小組間也可用泰語討論問題或者進行交流,開辦口語比賽等形式,形成更加濃厚的泰語學習氛圍,避免學生出現羞澀感。
4.多組織內容豐富有趣的課外活動。教師應當多組織一些形式豐富、有趣的泰語活動,開展泰語角等形式的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這些活動,練習泰語口語與聽力,多用泰語交流。泰語老師是帶頭人,也可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或者邀請一些專業教師、留學生甚至專家加入進來。在多姿多彩的活動中潛移默化,養成積極發言主動交流的好習慣,不斷提升自身泰語聽力水平,給學生們構建了一個良好的泰語學習氛圍。
二、 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分難度、分層次鍛煉學生的泰語聽力
聽力訓練貴在堅持,切勿臨時抱佛腳、突擊訓練,要至少每天訓練聽力半小時到一個小時。聽力材料不要太難,否則枯燥,學生就很難聽懂,也就會失去興趣和信心,進而將泰語棄之不顧,如此便會導致學生聽力能力大為下降;也不能太簡單,達到一種跳一跳夠得著的難度,逐步鍛煉學生的聽力水平。泰語教育初期,應當讓學生努力學習并理解各個元音、輔音和聲調發音,能夠聽懂一部分詞語和句子等。在聽泰語時,要培養學生的寫記習慣,記錄并記憶全部關鍵詞。爛筆頭要比好記性更有實效,所以必須嚴格要求學生養成記筆記和隨聽隨記的好習慣,特別是在聽聽力時,應當將一些關鍵詞語,時間,名字等進行標記或者寫出來,這樣才能簡化記錄,有效喚起學生的記憶,進而更好的掌握聽力技巧,理解全篇內容。
三、 科學培養聽力技巧,讓學生心中有成功之感
1.訓練泰語聽力過程中,學生心理素質特別重要。所以應當增強學生信心,讓他們在全心全意地去聽泰語聽力,只有提高學生的心里素質,做到不驕不躁、耐住性子,對自己有信心,才能確保學生的聽力訓練高效率,獲得更大提升。
2.培養學生捕捉關鍵詞語的聽力能力。訓練泰語聽力時,應當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特別是要認真聽取關鍵詞語。在理解整體內容時,應當快速將文章中的一些關鍵詞語捕捉出來,只要理解了關鍵詞語,就能更好的理解每一句話和每一個段落,層層遞進進而掌握全篇文章。
3.要培養學生邊聽邊記錄習慣。訓練泰語聽力時,可借助鉛筆記錄一些比較關鍵的詞語,簡化記憶,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意思。這種習慣要每天都培養,時間久了,才會對文章關鍵詞語、句子等更加敏感,在最短的時間理解最多的內容。
綜上所述,泰語教學聽力訓練已經成了很多學者熱門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在教學過程中,要仔細嚴格,采取多種辦法強化聽力訓練,堅持不懈,每天都應當抽出至少半個小時的自由聽力時間去鍛煉泰語聽力。聽力是泰語學習的基礎,在鍛煉聽力時,也要訓練其他幾種能力,如讀、寫、翻譯等,只有幾種能力綜合發展,才能讓學生掌握更多泰語基礎知識,進而才能在訓練泰語聽力時碰壁少一些,讓聽力訓練更加順利。所以,在泰語教學過程中,不但要訓練聽力,也要積極訓練其他四種能力,只有綜合發展才能讓學生的泰語水平提高,對學生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也會產生積極的幫助。
參考文獻:
[1]葉碩.從此不怕背單詞[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6.
[2]張杰.單詞密碼[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