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洪鋒



摘 要:文章概述了層次分析法,以電源點項目評估實例演繹了層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驟。
關鍵詞:層次分析法 概述 基本步驟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1-294-02
2013年上半年,國家能源局批復了12條特高壓輸電外送通道,發電企業想盡一切辦法,爭取在特高壓配套電源中分得一杯羹,由于規劃容量有限,如何分配與布局,各省能源局難于平衡與取舍。電源點項目評估,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屬于一種涉及多種影響因素聯合作用的尋優與決策過程,涉及多種指標、許多指標沒有明確的數量表示,甚至只與評價人的主觀感受與經驗有關。
層次分析法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辦法,其特點是對繁雜問題的本質、影響因素以及內在關系等進行深入分析后,構建一個層次結構模型,然后利用較少的定量信息,把決策的思維過程數學化,從而,為求解多目標、多準則結構特性的繁雜決策問題,提供一種簡單、靈活又實用的多準則決策方式。在我國社會經濟各個領域內,諸如能源系統分析、城市規劃、經濟管理、科研評價等,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和應用。
一、層次分析法概述
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是美國運籌學家T. L. Saaty教授于上世紀7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多準則決策方法。具體地說,它將決策問題的有關元素分解成目標、準則、方案等層次,根據對一定客觀現實的主觀判斷結構(主要是兩兩比較)把專家意見和分析者的客觀判斷結果,直接有效地結合起來,將同一層次元素兩兩比較的重要性進行定量描述;然后,利用數學方法計算反映每一層次元素的相對重要性次序的權值,通過所有層次之間的總排序計算所有元素的相對權重并進行排序。
二、層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驟
運用層次分析法構造系統模型時,大體可分為四個步驟:
1.建立層次結構模型,將實際問題中決策目標、考慮因素和決策對象,按它們的相互關系劃分為幾個層次。
2.對同一層次的各內容與上一層次的重要性進行兩兩比較,構造兩兩比較矩陣(見表1)。
3.由判斷矩陣計算被比較因素在同一層中的相對權重。
4.計算各層因素在總目標中的合成權重,并進行排序。
三、應用舉例
某直流輸電工程,送電規模400萬千瓦,現有A、B、C、D四個電源項目,申報納入配套電源項目,裝機規模均為2×1000MW,擬對A、B、C、D四個項目進行排序,擇優選取二個項目納入配套電源項目。
1.給定條件的分析。此問題實際是對A、B、C、D四個項目進行尋優、決策分析。為對電源點進行排序(目標層),所涉及因素有環保、水資源、煤電專業管理、建設條件(包括文物、壓覆礦、規劃選址、土地預審、拆遷、交通運輸等)、工程造價、接入系統、經濟規模等內容(準則層),各項目方案的相應措施作為方案層。為方便計算,假定準則層僅僅為環保、水資源及建設條件三個因素,A1、A2、A3、A4為四個項目的建設條件方案,B1、B2、B3、B4為四個項目的水資源方案,C1、C2、C3、C4為四個項目的環保方案。
2.應用步驟。
(1)建立三層結構模型,分別為:目標層、準則層、方案層(見圖1)。
(2)專家對選定內容相對重要程度的評價。請評估專家進行咨詢,由他們對選定內容的各層次分別進行相對重要程度的評價,自上而下一一評價,建立比較判斷矩陣。
(3)確定各層次選定內容的權重系數。對目標下的準則層(建設條件、水資源、環保)進行兩兩比較和重要程度評分,建立準則層判斷矩陣并計算相應的權重系數。
第一步,將各專家評分的均值作為評判的分值,構造判斷矩陣,準則層原始判斷矩陣(表2)。
第二步,利用比較矩陣進行相應的計算,確定準則層各因素的相對權重次序,計算步驟為:
(1)將準則層原始判斷矩陣按列歸一化。首先,把每一列元素相加得到列總和,然后,用列總和去除該列各元素,再經過上述步驟處理后的矩陣,最后,轉化為準則層標準判斷矩陣表(見表3和表4)。
(2)得出準則層標準判斷矩陣后,求各行的平均值,這些行平均值就是對應行元素的相對權重系數,建設條件權重系數為0.097,水資源權重系數0.251,環保權重系數0.649,見表3、表5。
應用層次分析法的原理,對評價結果進行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按常規邏輯,若A比B稍重要(3分),B比C稍重要(3分),那么,A比C至少明顯重要(至少5分或5分以上),但專家在進行元素的兩兩比較時,可能不一定滿足上述邏輯。因此,需進行一致性檢驗,若一致性比率小于0.1,則說明符合邏輯。
第三步,按準則層權重系數的計算辦法,同樣,可以得到指標層各評價因素的權重系數表。表6為建設條件的方案層各元素權重系數表;表7為水資源的指標層各元素權重系數表;表8為環保的方案層各元素權重系數表。
第四步,用連乘法很容易得到各元素最終的組合權重系數(見表9)。
(4)排序。
從結果可以看出,四個方案最終的組合權重系數:A方案0.261;B方案0.314;C方案0.232;D方案0.232。四個方案的最終排序:B>A>C=D,故選取B,A方案。
四、結論
層次分析法是一種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評價方法,其應用于電源點項目的評估,具有一定的實用性。通過定性描述、數據分析、評價方法,經專家憑經驗打分。從而,得到定量化描述的各影響因素的權重。由此可見,評估結果更加全面、科學、公正、準確,得出有意義、有價值的定性結論。
參考文獻:
[1] 杜本峰譯.數據、模型與決策[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06.(第二版)P344-3451.
[2] 吳建國.層次分析法(AHP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建模.仰恩大學
[3] 彭國甫,李樹丞,盛明科.應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政府績效評估指標權重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4(6)
(作者單位:浙能陜蒙晉能源項目籌建處 浙江杭州 310007)
(責編: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