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銳
摘 要:在MOOCs趨勢的影響下,高校公選課改革的形式迫在眉睫。通過分析高校公選課的現狀和MOOCs教學的特點,尋找MOOCs教學在高校公選課教學中的發展道路。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我們要通過現象深入分析MOOCs趨勢下高校公選課教學改革的路徑,以便創造出適合多層次學生需求的公選課教學體系。
關鍵詞:MOOCs;高校公選課;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15-0187-02
公選課就是在高校基礎課和專業課計劃以外的、以不斷“提高大學生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教育為核心”[1]的公共選修課。它對優化學生知識結構、培養學生興趣和個性、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方面具有重要意義。MOOCs的教學模式憑借互聯網形成了開放性、低成本、廣參與和易介入的特點,在我國高等院校迅速興起,并受到學生們的熱捧。
一、高校公選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推進,學分制教學管理已日臻成熟。各個高校積極開展公選課教育,努力實現文理滲透,不斷滿足學生個性發展和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需要。然而,目前我國高校公選課的教學質量和效果令人擔憂。特別是進入MOOCs時代以后,傳統公選課教學模式越來越不適應學生需求。
目前,許多高校開設的公共課缺乏嚴格的把關制度,課程設置的內容和大綱不明確。學校教學主管部門只履行審批程序,沒有對公選課進行質量評估和教學監督,直接影響學生對公選課的興趣。公選課教師往往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制定授課內容,不能滿足學生需求,嚴重影響了學生上公選課的積極性。公選課實行學生自主選修,導致一些熱門的課程往往選修的人特別多,出現“搶”選修課的現象。然而,一些冷門的科目,往往因為選的人少,被迫停止開課。而且,由于各種條件限制,許多高校公選課開設的門類單一,大都安排在晚上或者周末上課,大部分老師都不愿意上這樣的公選課。跨專業、跨學科的師資力量缺乏,也影響了公選課開設的門類。高校的公選課一般都是年輕老師開設,而具有高級職稱的老師不愿意開設公選課。年輕老師閱歷淺、經驗不足,嚴重影響了公選課的質量。學校對公選課的監督和管理也不到位,教師提前下課或者遲到的現象時有發生。公選課本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公選課教師都是應付著完成工作任務,隨便選取教材,嚴重影響了公選課的教學質量。有的教師直接選取專業課教材,教學內容過于專業,不能滿足不同層次選修學生的需要。并且大部分學生“功利主義思想嚴重”[2],抱著修完學分的目的去上選修課。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就聽,沒興趣就逃課,完全沒有考慮到自己知識體系的完整性。教學主管部門、教師和學生都沒有重視公選課的設置,最終公選課成為一種形式,沒有實際效果。特別是MOOCs時代的到來,可以為學生提供不受時空限制、教學資源豐富的內容、教學效果也比較好,傳統的高校公選課教育模式受到嚴重沖擊,高校公選課的改革迫在眉睫。
二、MOOCs的特點及其對高校公選課教學的影響
MOOCs教學模式更適合于具有主動學習的愿望、具備基本的網絡知識和能力的學生。高等教育階段的學生擁有基本的網絡技能,而且求知欲望強烈,MOOCs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學生在教室接受學習的形式,為學生提供新穎的傳播知識方式和自主靈活的學習機會,能夠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MOOCs教學模式便應運而生,而且取得了良好效果。
MOOCs具有“大規模”“開放”“在線”[3]等特點。參加學習的人數可以不受限制,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可以有幾十萬人同時選擇同一門科目進行學習。MOOCs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準備情況,自由安排時間學習自己喜歡的課程。通過連接互聯網的終端,例如ipad、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都可以輕松學習。而且,它還擁有與傳統課堂相似的內容。可以進行學習、作業、反饋、考試等,擁有一套完整的教學模式。MOOCs提供了優質教育資源以及個性化的教育服務,對高校公選課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MOOCs教學突破了傳統公選課教學的時空限制。它實際上就是利用網絡資源優勢進行教學,對教學的時間、地點、空間要求較低,學生的人數多少不受限制,可以將學生零碎的學習時間充分利用起來,不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現在高校學生大都有智能手機、iPad、手提電腦和平板電腦等,可以隨時隨地學習,也不再受學習的時間、地點和內容的限制。老師和學生都可以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擺脫出來,自由支配時間,從而節約教學成本、提高教學質量。MOOCs教學比傳統公選課資源豐富、形式更多樣。它能夠提供文字、圖片、視頻和音頻等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擁有大量的輔助學習資料,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對公選課的要求,全面提升學生的知識面和認知水平。MOOCs教學比傳統公選課教學質量高。它不但改變了傳統的教學理念,而且使教和學的形式和內容發生了根本改變。教師從傳統的教學的主導者,變成了學生的服務者、指導者、資源的提供者。學生也由原來的被動接受學習內容,變成主動選擇感興趣的內容進行研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設計個性化的學習方案。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這就要求老師必須制定高水平的教學內容來吸引學生學習,否則開設的課程就可能被淘汰。在MOOCs環境下,“豐富的教學資源,高質量的教學內容、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個性化的學習方案”[4],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由學生被動接受學習變成主動要求學習。MOOCs教學靈活地把教與學結合起來,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MOOCs教學比傳統的公選課教學更易于監督和管理。這種教學可以把老師講課、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進行網絡監督。對于學生的表現、教學質量和教學評價進行全面監督和管理,把過去管理型的教務機制變成服務型的教學管理和支持學習的服務機制,“實現管理為教學服務,教學為學生服務的思想轉變”[5]。改變了對學生一考定論的模式,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章節測試、平時表現考核、期末成績以及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的多層次考核體系。加強對公選課的監督和管理,不斷激發教學參與主體的積極性,提高公選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三、MOOCs趨勢下高校公選課教學改革的深度思考
MOOCs趨勢下,對傳統的高校公選課教學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MOOCs教學確實是適應了社會發展需要,能夠滿足學生對公選課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但是,對于高校公選課教學改革過程中,如何發揮MOOCs教學模式的優勢,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1.充分發揮傳統教學優勢和MOOCs教學優勢,推動高校公選課教學改革。從社會發展角度講,MOOCs教學優勢明顯,對傳統教學模式產生巨大沖擊,高校公選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需要在全國高校大力推行這種教學模式。積極探索MOOCs教學的優勢和傳統教學優勢相結合,推動網絡學習和教師講授、共同探討的高校公選課模式,比較符合社會發展需要并且受到學生的歡迎。公選課的教師可以通過MOOCs對其研究領域感興趣的學生給予指導和幫助,“通過多種形式和途徑履行課程導師和學習向導的職責”[6]。通過師生互動交流、解答難題、共同開展研究,把高校公選課變成一種混合模式教學,可以使教學內容生動活潑。切實把高校公選課打造成一門研究型教學推廣開來,從而增強高校跨專業、跨學科研究,培養出大量適應市場需求的綜合性人才。
2.如何調整學生參與MOOCs公選課教學中的學習動機。MOOCs教學為學生提供了感興趣的課程內容,可以使學生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可以滿足自己對某些學科知識的需求。然而,還是有一些學生是為了修夠學分,而不得不參與公選課教學。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對當前MOOCs參與公選課教學的一個挑戰。通過MOOCs教學服務,給學生提供個性化和多樣性的學習體驗,不斷提高在線學習的效率。學生通過MOOCs學習時,還要加強同專業老師和同學之間的交流和探討,才能充分收獲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制定MOOCs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創造良好的互動模式,鼓勵學生課下互相交流、探討。教師要把握授課的難易程度,以飽滿的情緒講授教學內容,帶動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去。同時,也讓學生以輕松的心態參加到學習中去,建立起和諧的學習氛圍。
3.高校公選課教師是否符合MOOCs教學要求。與傳統的高校公選課教學相比,MOOCs教學要求教師必須經過專門的訓練,對語言表達和肢體動作都有特殊要求。而且,MOOCs教學需要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擔任。經驗豐富的老師一般由于年紀較大,不適應運用新技術從事教學工作,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MOOCs時代的到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公選課,教師傳統的權威地位被打破。如果只把學生作為被動的接受者,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MOOCs教學創造了一個教師和學生平等、民主的交流平臺,可以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的精神。在公選課的教學過程中,使教師既能獲得教書育人的滿足感,又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體會到學習樂趣。
參考文獻:
[1]黃漢芬.高校提高公共選修課教學質量的路徑選擇[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0(11).
[2]費水蓉.淺論高職院校公共選修課現狀及對策[J].高教前沿,2010(1).
[3]徐永順.MOOCs的研究綜述及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啟示[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4(3).
[4]張和平,張博.MOOCs教學模式對高等教育的影響[J].江漢大學學報,2014(8).
[5]張妙華,武麗志.多校區大學公選課網絡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課程教學與研究,2008(6).
[6]焦煒.MOOCs背景下我國高等教育教學模式的變革與創新[J].電化教育研究,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