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繁華
摘 要:新課改以后,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建立一種“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育模式。就提問式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科學設計、合理運用進行了分析,以求在實施過程中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自覺性,開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思維能力。
關鍵詞:提問教學;小學;課堂教學;實施策略
提問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是常見的教學手段。如何更有效地運用好這一手段,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結合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理念,通過對提問方案進行科學設計,可以有效地運用這種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在這里就提問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施策略進行一些探討。
一、教學計劃的設計
以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各種教學方法的運用都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展開,難免落入就按部就班、單純地以“教學”為主的固有模式之中。然而,面對小學生這樣一群求知欲強但主動性較差的孩子,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就要求更具有吸引力、趣味性并且能夠更快地引導學生對書本知識產生興趣,從而使之產生更大的學習熱情。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提問教學方式對提問方法以及提問的內容進行科學規劃、精心設計。應著力發揮這種方法的優勢,更好地發揮長處以促進學生將知識從抽象概念到靈活運用能力的轉化。首先,提問教學中的問題設計應具有針對性;結合教材根據其中的重點、難點進行問題設計,或者是根據教學過程中學生經常出現的疑問點進行設計。同時也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知識接受情況分別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的問題進行課堂教學。另外,問題設計應具有多樣性,在教學教程中切忌呆板、單一的方式,事實證明,一味地對知識進行灌輸非但不能起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還有可能挫傷學生的求知欲,從而影響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提問的設計應注意多樣性,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和豐富的內容更有助于學生產生對知識學習的興趣,也有助于形成激勵學生進行積極思考以及主動探究問題的內在動力。最后,設計應有整體性規劃。在問題設計上,應參照整個教學大綱進行統一規劃,分步深入。問題設計應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由淺入深,遵循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智力發展和認知能力發展的客觀規律,合理設計課堂提問教程的實施計劃。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通過提問式的方法逐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得學生從難度提升的學習過程中體會其中的樂趣。例如,提問“一只青蛙4條腿,5只青蛙多少條腿呢?”這件的問題對于一年級的學生有一定難度,不宜選用,而對二年級學習了乘法之后的學生運用類似這樣的提問方法,可以及時鞏固乘法基礎知識,又起到了訓練學生靈活運用乘法口訣的作用。
二、提問設計的策略分析
在明確提問式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的基礎上,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實際教學工作中的課堂問題設計是充滿技巧性的工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廣泛應用的是著名的“布盧姆—特尼”提問設計模式,其中就知識(回憶)水平、理解水平、應用水平、分析水平、綜合水平以及評價水平六個不同層次提出了分別設計不同的提問教學應用理念,這啟發我們在提問教學的課程設計中可以從基礎知識的記憶能力入手,逐步通過加深知識點的理解,結合實例靈活應用,知識的深入分析以及綜合應用能力的訓練,最終幫助學生能夠深入地對所運用的解題方法進行比較分析、認真評價,從而形成對知識進行自我認知的主動學習過程。期間不但通過提問的方式鞏固了對基礎知識的記憶,還可以通過提問的引導作用,啟發學生靈活運用基礎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養成動腦勤思的良好學習習慣。
三、在實施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抓住要點,力求難易適中、語言清晰,讓學生更容易接受
在問題設計過程中要有針對性,突出問題所要檢驗知識的要點,避免模糊和空泛化,如此不但讓學生與課堂教學的知識重點相脫節,也無益于緊扣教材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問題的設計應照顧到“難易適中”的原則;另外,提問應采用明晰的語言,便于學生快速了解問題內容,相反,過于深奧、晦澀的語言表達不利于學生正確理解問題,使得教學過程出現偏離預設計劃方案的情況,從而無法達到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并初步探索求知的目的。
2.提問應注意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實際需要
在教學過程中,提問教學方法的運用不但要考慮到學生整體的學習進度的接受能力,也應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留意到是否有出現對提問教學的形式不適應的情況,由于小學生對數學相關知識尚處于啟蒙階段,部分學生對一些抽象的理論知識出現一時難以理解的情況,在學習中缺乏信心,不愿主動參與到提問教學的問答中來。在教學過程中應通過耐心細致的引導,采用更貼近生活的提問方式,引領學生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同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將知識具象化,打消對數學學習的恐懼感,提高學習興趣,并積極主動參與提問,訓練思維、表達能力。
3.充分肯定學生的成績和進步
在提問教學中應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避免急于求成,一味求快,應該讓學生在問題解答過程中有充分的機會進行思維能力鍛煉。對于解答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提示,減少采用嚴厲批評的方式,而盡量采用肯定的方式進行正確引導,以免打擊到學生個性思維的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對問題進一步深入思考。
通過對提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策略的分析,希望能在實踐中促進理論與實際充分聯系,相互促進。優化提問方案設計,提高提問技巧,經由科學的教學方法的運用,在鍛煉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綜合思維能力的同時也培養學生探索求知能動意識,從而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高煒.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 2013(35).
[2]郭佳.對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教學策略分析[J].新課程:上,2013(11).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