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明旭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長期以來的傳統(tǒng)式教學,注重教師的講、學生的記,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的機會較少。即使回答也總是語言啰嗦,詞不達意,條理不清晰,或是根本講不出,讓其他學生聽得一頭霧水,自然聽課不認真了,或是干脆不聽說起話來,而這種態(tài)度又傷到了回答問題的自尊心,長此以往,學生越來越不愛回答問題,課堂教學就成了教師一個人完成的“獨角戲”。學生課堂的語言表達沒有得到教師的足夠重視,更沒有針對性地、有意識地去訓練過學生這方面的能力。
二、我的決定
為了培養(yǎng)學生回答問題的語言表達能力,讓更多的人講得出來,講得精彩,我決定從課堂語言下手,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并清晰地表達,從平時課堂教學入手,不斷地去嘗試,去訓練。
三、我的目標、計劃
目標:一個學期的時間讓全班至少一半的同學能在語言表達方面達到一定水平。
計劃:1.改變原有教學模式,從原來的“單項活動”轉向“多向探討”,給學生一定的思考、表達自我的機會。
2.先從一個小組入手,再慢慢帶動全班。
3.課上有意識地強調,課下個別溝通、輔導。
4.訓練多個內(nèi)容,不斷開展。
5.采用學生互相傾聽、評價等方式不斷提高。
四、實施過程
1.轉變教學方式,教師少說
布魯納說過,教學過程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發(fā)現(xiàn)的過程,讓學生主動地進行學習,強調要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而不應消極地去接受知識,要像數(shù)學家那樣去思考數(shù)學,像歷史學家那樣去思考歷史。看到這些,作為年輕的教師,要主動地去改變教學模式,尋求更好的教學方法,從自己的課堂做起,不斷向學生宣傳新課改理念,從思想上去認識新課改,從行動上體現(xiàn)新課改。
2.主抓一個小組,帶動大家說
一個新的事物得以開展就要先有領頭人,所以我先拿一個學習小組做示范。小組培訓中我先找一個組的學生動員,把我的目的和對他們的希望一一說清楚,先讓每位成員有一種責任感、使命感。我經(jīng)常利用下課的時間讓他們給我講題,講得好的及時表揚,講得不清楚的幫他理清思路,不會講得我就從題目入手,一點一點教他們要怎樣講,怎樣講才能表達得更清楚,才更易讓大家接受。經(jīng)過不到兩個星期的培訓,我的先鋒小組已經(jīng)表現(xiàn)得相當出色,他們積極思考,課堂上能主動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且清晰流暢,經(jīng)常是迎來其他學生贊許的目光和敬佩的掌聲。這樣不但對其他學生做了好的榜樣,也更加激勵他們的學習興趣,每個人都努力讓自己的講述做到最好。班級其他同學也慢慢地嘗試在課堂上組織自己的語言為大家講解。
3.創(chuàng)設氛圍,讓學生愛說
課堂中建立新型的自由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平等的充滿關愛的學習環(huán)境中,去輕松愉快地進行學習,去無所顧忌地思考探索,去暢所欲言地發(fā)表看法和見解。教育學生認真傾聽其他學生的發(fā)言,對于錯誤的,不能互相輕視、嘲諷,還要學會耐心聽取別人的談話,更要真誠地給予一定的幫助。讓學生建立起在化學課堂中說的欲望和信心,積極參與到化學學習中來。
4.訓練不同內(nèi)容,讓學生會說
一般要從講解中體現(xiàn)以下幾個內(nèi)容:這道題知道了什么?最終要求什么?考查什么知識點?依據(jù)什么理論或公式?得出怎樣的結果?最后把形成的答案說出來。經(jīng)過這幾個分解的小問題后,學生就能很清晰地表達出要講解的東西,久而久之,學生越來越會講,也講得越來越好,條理清晰,表達也慢慢的自信起來。大大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鍛煉。講解的過程,是把知識的獲取與發(fā)展化學語言有機結合起來,激發(fā)了學生對空間的探索欲望,抓住契機,發(fā)展說的能力。通過不同領域、不同內(nèi)容的訓練,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話要說、有話可說,說的熱情得到激發(fā),說的能力得到提高。
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訓練,學生能流利地用化學語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大家互相質疑、互相解答的教學模式基本形成。但也有少數(shù)學生的參與面不夠;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還有些學生想表達卻沒有足夠勇氣。總之,要想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每位教師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才能真正達到理想的課堂。
編輯 王愛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