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禹 李均鋼 梁魯興

摘 要:該文主要論述供電公司如何構建基于崗位勝任能力的培訓發展體系,從基于能力的培訓發展體系概述,設計方法與步驟等方面進行說明,幫助供電公司全面構建基于能力的培訓體系,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開發。基于能力的培訓體系以各層級、各崗位的能力模型為基礎,突破了傳統培訓需求的來源,以績效目標的實現為培訓導向;通過績效與崗位員工能力的互動分析,分析相關的能力不足進而設置相關的培訓課程,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崗位員工培訓,從而提高績效管理的效能。從培訓管理的流程上規范基于能力的培訓發展體系的管理,為培訓工作提供有效的運作方法。
關鍵詞:供電公司 培訓體系 能力素質 培訓流程
中圖分類號:G7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3(b)-0213-02
中外企業管理界對培訓理論和實踐歷經了不斷的探索,但不管培訓形式的多樣化,筆者認為企業內部培訓主要解決受訓者的工作態度,知識與技能的提升。
績效管理工具在供電企業管理中的廣泛應用,筆者認為一個完整的績效指標體系應包含業績結果指標與素質指標,都是為了實現整體的工作目標而設置,所以績效管理應是“以人為本”,而以人為本的核心是應是“以能為本”。
企業人力資源開發管理中“基于能力的培訓”,指的是為實現戰略目標所需的各方面的能力,企業開展的學習和培訓活動,讓員工能夠獲得或是轉變和工作相關的知識、技能、行為和態度,進而使員工以及企業的績效水平得到提高。
實現公司戰略所需的核心競爭能力需要培訓,因此對培訓體系進行定義需從公司的競爭力著手,通過有關的任務或行為對能力進行定義,使培訓內容更加明確,有針對性的加強培訓,由于對改進的任務或行為更加明確了,可使培訓的方式更具多元化。
1 與傳統的培訓相比,基于能力的培訓發展體系主要有什么不同呢
傳統的培訓模式沒有一條規劃主線,較為零散,而基于能力的培訓是以公司的競爭力為核心而規劃的培訓體系;傳統的培訓是通過調研問卷的形式由各部門自行提供“培訓需求”,需求的表述不是很明確,基于能力的培訓是對先清晰地認知了能力,因此員工對培訓的需求有明確的認識;以教育為主的傳統培訓,學員之間的互動性不夠,而基于能力的培訓以培養“行為”為主,強化各種交互式的培訓方法。
供電企業傳統的培訓主要圍繞團隊建設、領導力、溝通、電網規劃等培訓模塊。導入基于能力的培訓體系后將以各層級、各崗位的能力模型為基礎,績效目標為牽引;通過績效與能力的互動分析,提出相關的能力不足項。每項能力將構建培訓課程,形式的多樣化,如電網規劃專業能力采用電網規劃情景模擬,溝通培訓分析與解決問題培訓等,全面構建電網規劃的單項綜合能力。
2 供電公司應如何構建基于能力的培訓發展體系
2.1 全面構建公司的能力模型,收集和歸納公司的各項能力
能力模型通常由核心價值能力,通用能力,崗位的專業技能構成。核心價值能力是公司權益必須具備的價值觀和工作信念,由公司的價值觀衍生得出;供電公司整體團隊所需培養的能力是通用能力,通過公司對團隊成員的能力要求衍生得出;各崗位人員提供產品和服務時所需的知識與技能就叫崗位專業技能,與崗位描述的職責關系密切。
從模型定義出每個能力維度的各能力項,進行細化定義,從而構建各崗位的能力模型。
能力需求與崗位進行匹配,使得各崗位所需能力明確,按崗位標準匹配的能力等級依層級不同而定,依各層級、各崗位發揮正常績效所需的能力級別。如電力行業知識能力水平,電專業和非電專業的崗位人員要求的級別就有所不同;繼電保護專項能力對操作員和管理層也有不同的要求。
2.2 轉化能力模型中的各種行為描述為培訓模塊的目標和內容
各崗位能力素質模型構建后,對于各種行為的描述,轉化成培訓模塊的目標及內容,用它對培訓內容進行更深層次的指導開發。
根據級別定義能力,按照能力的復雜度和特征,設定相應的培訓模塊。對于供電公司核心價值觀“誠信、責任、創新、奉獻”,依每項的定義描述設定相應的流程,通用能力,崗位專業能力依每項能力的行為等級設定課程。
培訓模塊的另一個重要構成要素是培訓方式,每一個培訓方式都各有優缺點。選取培訓方式從培訓方式的“理論知識深度”和“工作關聯度”兩個方面進行分析選取。
根據供電企業的行業特質,一般常用的培訓方式有:理論知識教育,案例研究,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情景模擬,個人指導,業務流程手冊,實踐演示等。依“理論知識深度”和“工作關聯度”分析。(如圖1)
針對不同的培訓內容選取不同的培訓方式,同時各種培訓方式須借助不同的培訓地點或媒介而定,才能發揮培訓效果。
綜上所述,形成了每個能力項的相應課程,覆蓋了培訓模塊與能力級別之間的聯系及培訓對象;闡明了培訓目標和內容;根據各種培訓方式的特點設計培訓內容對應的培訓方式、地點、媒介等。
2.3 公司整體培訓格局的規劃
供電公司組織管理中存在層級較多,崗位類別清晰梳理較多的特點。所以,供電公司整體培訓格局規劃應遵循:針對組織階層的不同,培訓模塊要階段上升的原則;一般技能模塊與核心培訓模塊相結合的原則;設置必選培訓模塊和可選培訓模塊相結合的原則。
其中,被指是公司核心知識與技能的是核心培訓模塊,所以要求每個層級的員工掌握,而不只是某一部門,一般情況下是由人力資源部門集中組織這類的核心培訓。由各專業部門各自特定的知識和技能需要來確定專業技能培訓模塊,通常是各個相關部門組織該類專業技能培訓模塊,人力資源部只是支持輔助。
2.4 建立崗位模塊
可從崗位與能力的匹配得出,正常發揮每個崗位績效所需的能力,構建了能力發展培訓課程與規劃。
在此基礎,每個崗位適合的培訓模塊,可從能力和培訓模塊的對應得出。在全部的培訓模塊中,人力資源部應主要負責橫向跨部門的核心模塊,對員工的成長負首要責任的就是他們自己,人力資源部分和部門管理分工合作,幫助員工提升自己的能力。
2.5 健全培訓組織隊伍
除人力資源部的培訓專責、基層的教培人員和培訓小組外,供電公司可在機關各職能部室設“學習大使”,從而使公司的培訓組織隊伍更加健全。
2.6 基于能力的培訓流程管理
培訓體系成功與否,除了具有針對性的培訓內容外,合理有效的培訓管理流程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能力發展培訓體系建立的基礎上,培訓計劃制定、培訓評估、維護和培訓發展也是培訓管理流程所涉及的。
基于能力發展培訓體系的特點,供電公司在培訓管理流程設計方面的原則應遵循以下幾點。
(1)與公司的關鍵業績指標、年代計劃工作相匹配,公司的核心能力需求由公司的戰略重點轉化而來。
(2)基于員工的能力評估以及績效考核,提出相應的培訓需求,做出具有針對性的培訓安排。
(3)統籌實施基層和供電公司本部的培訓計劃和培訓預算工作,達到資源共享以及集中管理的目的。
(4)結合外訓和內訓,其中,公司的通用能力、核心價值和外部培訓機構合作開發,在電業方面的專業技能方面以內部開發占主導,而非電專業的專業技能則是外部培訓占主導地位。
(5)培訓的維護是動態過程,人力資源部主要維護通用性培訓模塊,而各部門負責維護相應的專業技能模塊。
(6)除了培訓后及時的反饋外,培訓3個月后進行二次評估,以對學員真正能力的提高進行跟蹤。
綜述,任何一項管理都存在閉環運作的管理,基于能力發展的培訓體系的構建也是如此。通過培訓管理的PDCA循環運作,才能構建更加科學完善的培訓發展體系,實現公司核心能力與員工績效能力的成長,實現公司的戰略目標規劃。
參考文獻
[1] 秦楊勇.平衡計分卡與能力素質模型[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230.
[2] 張俊娟,韓偉靜.企業培訓體系設計全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619.
[3] 眾行管理資訊研發中心.培訓需求分析與培訓評估[M].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3:153.
[4] 易虹,朱文浩.從培訓管理到績效改進[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