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欣
摘 要:在英語課堂教學不斷改革和創新的背景形勢下,對中學英語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進行多層次、多途徑的繼續教育是一種有效方式。但是就目前我國中學教師的整體素質水平并不能完全適應新時期下中學英語教學的實際需求,我們有必要進一步提升中學英語教師素質。中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素養直接關系到我國英語教育的整體質量與成效以及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英語教師繼續教育為各類學校培養了大批優秀英語教師起到積極作用,該文主要介紹了對中學英語教師實施繼續教育的模式,并且提出了具體實施繼續教育的方法。
關鍵詞:中學英語教師 繼續教育 模式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2(c)-0118-02
中學英語教師的素質對于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有直接的影響,在中學英語教學創新和改革過程中,提升中學英語教師的自身素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繼續教育和培訓是塑造、培養中學英語教師素質的一種重要途徑,繼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使教師能夠將自己目前擁有的知識和技能最大的發揮出來,深入挖掘學生的潛能。而且通過繼續教育的方式可以擴寬教師的知識面,使教師的知識結構更加系統、完善,從而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然而,當前我國中學英語教師實施繼續教育現狀不容樂觀,并沒有取得很大的效果,我們應制定有效、科學的繼續教育模式,采取多種多樣的繼續教育方法。
1 中學英語教師繼續教育模式
1.1 繼續教育培訓的主要目標
對中學英語教師實施繼續教育主要是為了實現以下幾個目標:(1)通過繼續教育使英語教師能夠明確意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從而調動教師積極參與到繼續教育工作中的興趣和熱情。(2)豐富中學英語教師的專業教學理論知識,指導教師能夠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結合。(3)根據新中學英語課程改革標準的要求,對于語言的實踐性更加重視,而且也強調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這對中學英語教師的語言交際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繼續教育希望能夠增強英語教師的語言實踐能力,設計出更多的課內外交流活動。(4)提高中學教師的整體素質是教師繼續教育的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繼續教育應從教師心理品質、文化底蘊、教師潛能開發等各方面著手,增強教師的職業素質以及綜合能力。
1.2 中學英語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的主要內容
(1)對教師培訓的課程設置結構進行改革。對于中學英語教師的培訓不能僅僅局限于英語這門學科,應該進一步拓寬培訓學科的范圍,高效整合培訓課程,豐富教師的知識結構,培養教師的綜合知識應用能力。就英語教師而言,需要開設教學論、英語學科課程、外語學習理論、翻譯、心理學、教育學、二語習得、現代教育技術、外語測試理論等多門課程,在授課的過程中應盡可能采用英語教學,從而使教師能夠在提高各種專業知識及技能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英語知識應用能力。細化教學培訓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內容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基礎教育教學理論,像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學;外語教學方法,像交際法、聽說法、任務型教學法等;語言教育教學理論,像普通語言學、應用語言學、對比語言學、心理語言學等。
(2)教育教學理論知識的豐富。教師教學指導、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高是建立在教育教學理論知識鞏固的基礎之上的,若沒有教學理論的支撐,教學實踐中難免會出現差錯,又或者是達不到預期效果。至此,絕大多數的中學英語教師教學準備的過稱都是“按部就班”,純憑多年的教學經驗來進行組織,教學效果都是依靠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得到的,這樣的教學實踐投入與效果不成比例,要想成為專家型教師,單憑教學實踐是遠遠不夠的。師資教育概念中指出,現代英語教師除了要掌握基本的教學規律以外,還要通過一定的方法讓他們自發對教學實踐過程中所體現的觀點、知識、態度以及思維方式進行探討研究。理論教學可以促進教師擴展視野,循序漸進地對他們的教學方法和態度產生影響,逐漸建立思考、研究、探索的教學能力。
1.3 教學內容
作為英語教師,不僅僅要求教師能夠充分理解掌握外語的知識及其結構,學習一些必要的英語教學技能,同時要求教師能夠不斷反思、總結自己的實踐,以一個研究者的身份審視當前的教學理論及實踐。而且,應營造一種和諧的研究氛圍,形成一種學研相長、學研結合、自我反思的良好風氣,培養出更多具有創新精神、開拓精神的教師。掌握教學研究的技巧后,對于教師而言,教學不再是應付工作的“苦差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也成為了一種研究方向,教與學在互相影響的進程中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教學問題的出現和教學研究形成良性循環,推動教學效果向好的方向發展。教學思想和境界的提升,在提升教學水平的同時也讓英語教師們認識到了教學既是工作也是藝術,工作積極性大幅度提升。
1.4 加強口語教學培訓,注重培養教師聽、說能力
應以提高英語教師的口語表達能力為主要目的,指導教師能夠設計出抽查方式、提問技巧、課堂問候、評語、檢查作業等各種具體項目。同時,應訓練教師增強自己的辨音能力以及拼讀能力,加強訓練教師的聽、說技能。
2 具體實施繼續教育的方法
2.1 有機結合考試和自學
基于理論層次分析,教育理論學習、外語教育教學理論學習、語言學理論學習等都可通過教師自學的方式完成。關于教育主管部門,可結合實際教學需要列出一些參考書目,然后讓教師們自己制定一些學習計劃,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自己自學,然后再組織統一考試,如果考試不合格則需要進行集體培訓,直到合格為止。
靈活性和針對性是考試和自學有機結合繼續教育模式的兩大優勢,教師通過多年教學經驗的累積可以對自己的教學模式弊端有充分的了解和認識,這種考試、自學結合的方式可大大提高考試的實效性,而且也可以給教師更多自主空間,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進行針對性的學習、補充。不管是工作之余還是生活中的空閑時間里,把“理論”看做老師,通過學習、鉆研培養找到教育教學問題的方法。相對于其他繼續教育方法而言,這種方式沒有強加規定,時間掌控比較自由,而實用且嚴格的考試機制又給教師們帶來了壓力,讓他們對繼續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從而對繼續教育不再產生抵制情緒,培養教師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2.2 有機結合自學和脫產
不同教師之間肯定具有一定差異,大部分教師只要通過自學、監督就可以解決問題,但是部分教師很難通過自學塑造一種素質,因此學校應綜合考慮教師之間的差異,統籌安排,實施短期或長期的具有實用性、針對性的脫產培訓。比如,英語教師的口語素質很難通過自我完成,因為我國并沒有良好的口語學習環境,而且口語訓練條件和機會不多,這就需要進行集中培訓以及脫產學習,學校或教育部門可以統一組織,與專業高校簽訂協議,分批、分組進行強化培訓。自學是提高教師專業化程度的重要手段,而脫產培訓也是提升教師自學素質的重要措施,在繼續教育中應實現兩者的有機結合。
2.3 應有機結合校本培訓和校際交流
校際交流主要是指學校之間的交流,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加強校與校之間的研討,實現資源共享,共同進步、發展。校本培訓主要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家引領,自我反思是教師不斷提高自我,發展自我的重要方法,學校應制定一個具體、可行的檢查方案,有效督促教師反思。同伴互助也就是集體研究、探討,將教研組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強化校內教研活動。專家引領主要是指專門聘請一些具有權威性的專家到學校授課、聽課、評課,指導教師教學。這種方式體現了繼續教育的節約性和實用性,然而就當前狀況來看,校本培訓和校際交流的繼續培訓受到了資源的限制,基本上只停留于形式,并沒能發揮太大的作用和效應,因此,需要對有效資源的開發問題有所重視。
要想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一言堂”的教學狀況不再出現,教學質量有所提高,必須要讓教師課堂話語的有效性得以體現。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只有在學生對知識內容有所了解的前提下,教師才可能獲得教學反饋。因此,預留一定的學習時間和空間是十分必要的。想要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認真地設計自己的教學用語,簡單明了、邏輯清晰是最佳標準。簡潔的教學語言在減少教學用語的同時提高語言質量,空留的時間可以讓學生提出疑問,讓知識的理解同化更加徹底,教師和學生的交流機會增加。只有教師對教學內容認真研究,且充分了解到學生的學習需求后才能做到教學邏輯清晰,清晰地邏輯能夠讓教學語言的實效性大大加強,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之上與同學、老師相互交流的過程中找到共鳴,全面提升英語課程的教學效率。
2.4 小組活動探討
有的區域受到課題組織形式的限制,只能在活動形成的過稱中進行變通,而小組活動這個環節的可變通性最大。教師在對活動內容和主題進行設計時,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需求和能力,向他們明確活動要求。小組的分配可以既可以依據學生的能力水平,也可以按照活動內容來分類,不管哪種活動,都要保證每個小組成員都分配到任務,教師還要對其表現進行關注,結合活動要求做出合理評價,這樣一來,學生們自主活動的質量才能夠得以提高,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學生語言學習的機會和效率都會有很好的發展,達成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目的。
3 結語
綜上所述,中學英語教師的綜合素質直接決定著英語教學成效,學校應重視對英語教師的繼續教育和培訓,根據英語教師的實際需求制定針對性、實用性的繼續教育計劃,采用多種繼續教育方法,全面提高中學英語教師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薛維.西安地區英語教師繼續教育教與學探索[J].教育與職業,2009(11):63-64.
[2] 劉暢.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現狀及新構想[J].教育與職業,2012(20):177-178.
[3] 何源.論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9(S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