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初
【摘 要】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擴大詞匯量是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前提。在新課標理念下,詞匯教學是貫穿整個高中英語教學過程,對學生運用語言能力的形成至關重要。英語教師只有轉變觀念,改進詞匯教學方法,才能達到提高學生詞匯運用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新課標 高中英語 詞匯教學
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的基石。詞匯教學的成敗,對開展聽力、口語、閱讀、寫作教學有著極大的影響。正如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斯所說:“沒有語法,人們不能表達很多東西;而沒有詞匯,人們不能表達任何東西。”英語教學脫離了詞匯,就成了無源之水, 無米之炊。但是,如果一個人掌握了豐富的詞匯,做到了學以致用,他的英語水平就能大大提高。《新課標》對學生的詞匯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英語教師的詞匯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高質量地完成詞匯教學目標是每位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為此,本文從新課標對高中生英語詞匯的要求出發,分析了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現狀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從教學現狀看,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一、當前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存在的問題
1.認識上的不足
多數老師對于詞匯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學生只要抄抄背背,自然會記好單詞。
2.重視上的不夠
“意識是行動的先導”,由于認識上的不足,執行起來自然也不可能那么精心。現實表現:一是領導們在檢查教學情況時幾乎不過問詞匯教學;二是老師們把時間越來越多地花在培養閱讀能力和應試技巧上,花在詞匯教學上的時間和心思不夠;三是學生“學以致用”的觀念淡薄,學習詞匯僅僅停留在“記住、應付考試”的層面上。
3.方法上的失當
老師們的詞匯教學方法大同小異:(1)讓學生死記硬背,然后聽寫檢查;(2)詞文分離,課前課后讓學生抄寫單詞,不注重在具體語境中分析詞匯的意思;(3)學用分離,只讓學生孤立記住單詞,導致學生沒有“使用意識”。
從學生的學習效果來看,現狀令人擔憂。隨著英語學習中語言知識的增多、內容的加深,尤其是詞匯量的持續增加,很多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力不從心。在詞匯學習方面,普遍存在記憶方法單一、遺忘現象嚴重、死記詞義不知辨詞、使用困難等問題。這種情況在普通高中尤為明顯。我們統計分析了本校高二1186名學生的期末試卷,語法填空題失分嚴重,得分率還不到45%。其中書面表達,除個別同學外,絕大部分同學詞匯量極為貧乏。單詞拼寫錯誤百出,如把quite 寫成 quiet 或quit,cheap寫成trip,甚至有41名學生出現空白作文。這是詞匯教學不被重視的結果表現。
為了從根本上改變詞匯教學的現狀,加強詞匯教學,高效擴大學生詞匯量,特提出如下建議。
二、改變詞匯教學現狀的措施
1.轉變詞匯教學觀念
《新課標》認為,詞匯量過低難以形成一定的語言運用能力。所以提高了學生的詞匯量要求。新教材語言地道、時代感強、貼近生活,體現了新課標時效性、新穎性和實用性的特色。然而,事實是,老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究其原因,傳統教學法一直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占支配地位,教師對新課程理念和新高考要求理解得不夠透徹,使目前高中英語詞匯教學難以適應新的目標和要求。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質量,不利于高中生英語學習成績和綜合應用能力的提高。
新教材詞匯量大、信息量多。教師要對課本詞匯進行必要地篩選,區分課標詞匯、重點詞匯和非重點詞匯。教詞匯時要從運用的角度出發,而不是采用傳統的領讀、朗讀的直入式詞匯教學。詞匯量的大小直接影響一個學生各項語言技能的發展,如果詞匯貧乏, 詞義含混,就會造成理解和表達的障礙。隨著高考新增語法填空題型的出現,詞匯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因此教師要轉變觀念,領會并實踐新課標詞匯教學理念,提高詞匯教學質量。
事實證明,很多學生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學習詞匯,卻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主要原因是他們缺乏有效的詞匯學習策略。《新課標》指出:高中學生應該形成適合自己學習特點的學習策略。在學校里,學生最大的收獲不僅僅是得到某種知識和技能,最重要的是學會了如何學習。因此,在詞匯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詞匯學習策略。如根據構詞法學習和記憶詞匯;通過語境猜測詞義;對詞匯進行歸類整理;利用圖像或想象、對比、聯想等科學的學習方法建立自己的詞匯系統;運用艾賓浩斯遺忘規律及時復習等。培養學生良好的詞匯學習習慣(如課前做好詞匯預習、正確使用詞典、通過閱讀擴大詞匯量等),培養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參與和探索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獲得自主學習詞匯的能力。
2.改進詞匯教學方法
單純的讀寫、聽寫留給學生的只是機械地記憶,這也是導致很多學生不會學以致用的重要原因。為此,我們要從新課標的要求出發,從根本上改進詞匯教學方法。
(1)利用多種方式呈現單詞,激發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
中學生精力旺盛,興趣廣泛,注意力容易分散,持久性不強。因此,教師在講解詞匯時,如果教學語言單一、枯燥,學生必然會覺得索然無味。反之,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想方設法用多種方式呈現新詞,學生就會覺得新鮮有趣。利用體態語、簡筆畫、錄音機、投影儀,甚至實物呈現等多種媒體相結合,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參加記憶,從多種渠道輸入,使學生對單詞的記憶更加牢固、準確。例如,我在處理NSEFC必修1 Unit2中的生詞rescue時,先用投影儀展示一張汶川地震時一名男孩被救的畫面,通過問題“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引導學生說出“We can see a boy was rescued.”直觀形象地引出了rescue一詞,學生印象深刻。另外,詞語接龍、競賽、音樂、表演、猜一猜、小品等游戲的形式都能有效防止學生產生疲勞或厭煩心理,活躍課堂氣氛。endprint
通過多種方式呈現單詞,增加刺激渠道和程度,有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給學生以強烈的再現刺激,加深感知印象,引起學生的興趣。
(2)融構詞法、比較、聯想等教學方法于詞匯教學之中
英語詞匯量雖然龐大,但它本身卻有其內在規律可尋。許多詞匯都是由詞根加詞綴構成的,《新課標》增加的詞匯中派生、轉化、合成的詞占到了很大的比例,如access、 accessible。高考試卷中把高考要求詞匯的同根詞不作為生詞對待。詞根、前綴、后綴是構成單詞的三個元素,是擴大詞匯量的三把鑰匙。所以我們要充分地利用它們去打開詞匯寶庫的大門,讓學生積累盡可能多的詞匯。
同時,不要忽視比較, 聯想等重要的詞匯教學方法。在詞匯教學中, 運用比較、 聯想可以使學生加深理解、增強記憶, 提高學習效率。如詞形相近的詞:impression和expression;由care 聯想到careful、carefully、 carefulness、 careless、 carelessly、carelessness等。
(3)培養學生在語境中使用詞匯的能力
我們要牢記“詞不離句,句不離篇”這個教學原則。要有效地掌握詞匯,就應該將詞匯與句子、語篇結合起來。理解了它的內容,就容易記住,理解得越深刻,記憶得越牢固。詞匯的意義存在于特定的語境中,只有在上下文中詞義才能明確和具體,詞匯離開了具體的語境就會失去生命力,不知所云。比如 “cover”一詞,在The journalist was sent to cover the traffic accident. 這個語境中是“ 采訪”而非“覆蓋”之意。因此,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在具體語境中運用詞匯而不是對單詞死記硬背。如通過造句、復述課文、自編對話或故事、進行相關的寫作練習或開展看圖說話、演講比賽、征文比賽等活動,培養學生創造性運用詞匯的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3.用好“考試”這個導航器
考試既有“診斷和評價”功能, 又有“導向” 功能。凡是考試中遇到的問題,都會引起高度重視。我們可在考題中出一些在具體語境中運用詞匯的試題,如緊扣新課標高考題型(語法填空)等以引起對詞匯教學的關注。
總之,詞匯教學對高中英語教學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我們要根據新課標對詞匯教學的要求和指導建議,改變詞匯教學的現狀,改進詞匯教學方法,擴大學生詞匯量,提高學生詞匯運用能力,從而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朱純.外語教育心理學[M].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