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林
摘 要: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采用豐富多彩的教育方法創設問題情境,改變煩躁桎梏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對生物學習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讓學生喜歡生動有趣生物課的同時,也能結合已學知識提高對生物學的理解,其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開拓創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關鍵詞:師生關系;課堂氛圍;鼓勵教育;動手實驗
興趣是學習的第一驅動力,生物學的學習也是這樣,生物學是一門復雜的學科。而興趣的培養是完成這一活動的基礎,只有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有利于鍛煉學生智力乃至綜合素質的提高。所以更新觀念、重視生物、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努力提高生物教學質量、培養優秀生物人才是當代生物教師不斷奮斗的目標。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學生的學習態度與老師的教學息息相關。作為生物學科的老師,自然與同學們和諧相處才能為學生的學習打好扎實的群眾基礎。師生關系,主要靠溝通完成。師生之間的感情建立是雙向的,投入與回報成正比,在亦師亦友的情況下,情感優勢更能方便啟迪學生的智慧,有助于學生成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信任,會為生物教學發揮最佳效果創造有利的條件。
二、活躍課堂氛圍
一個課堂,學生比較多,老師很難面面俱到。但是老師要兼顧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進度,努力調節課堂節奏和氛圍,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況且學生的學習效率極大地體現在課堂的聽課上,所以老師上課的魅力也決定了學生對學科學習的興趣,此時,課堂氛圍就顯得格外重要。
1.鼓勵教育
在課堂上,生物教學本來就不是照本宣科,教學內容的跳躍連貫性也側面印證生物學的特殊性。所以哪怕一時的開小差也會影響后面的學習。顧及學生的學習情緒也是生物老師在課堂上的一大難題,然而“喜歡受表揚”是每一個人的共同心理,適當鼓勵學生的學習有助于提高他們對生物學習的興趣。
2.動手實驗
手到腦到心到,動手是最直接集中學生注意力的方法。雖然生物上實驗不多,但都比較精巧,需要耐心和細心的實驗。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安排學生動手實驗,讓他們在動手中感悟生物學的魅力,也是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生物興趣的一個方法。
生物教學要本著一顆教書育人的心,從第一天到每一天為學生創造不同的生物學樂趣,用引領和教導,自然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學得開心,樂趣不衰。生物教學是希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興趣是為了讓學生愛上一門學科的同時鉆研學習,讓學生以學習為樂是老師們持之以恒的任務,并且也是老師樂此不疲為之奮斗的目標。
參考文獻:
張再剛.淺談新改課下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培養[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4(14):1-2.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