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蓉
摘 要:英語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從《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視角,結合教學實踐經驗,闡述了英語課外活動的組織、原則、形式和意義等問題。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外活動;活動原則;活動形式
學生學習英語和進行素質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英語課堂教學,而課外活動是實現英語教學目的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整個英語教學過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與英語課堂教學密切相關。以下筆者就開展課外活動的幾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論述。
一、活動準備
1.成立指導小組活動
指導小組是課外活動順利開展的保證和關鍵。成立以英語教師為組長,英語科代表、英語小組長為成員的活動指導小組,負責課外活動的開展并制定相關的職責。組長、組員各司其職,各盡其能。
2.制訂活動計劃
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及個性特征,制訂詳盡的活動計劃:排出活動時間表、定出具體活動負責人。做到計劃周全、活動可行、措施到位。
二、活動原則
1.自愿參與原則
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但并非是強制性的。教師應通過鼓勵、引導使得學生自愿樂于參與其中并發(fā)揮出積極效驗。
2.知識趣味原則
布魯姆說:“一個帶著積極情感學習課程的學生,應該比那些缺乏熱情、樂趣的學生或比那些對學習資料感到焦慮和恐懼的學生,學習更加輕松,更加迅速。”因此,在選定活動內容時,要兼顧活動的知識性與趣味性的結合。
3.學生主體原則
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是活動的主角,而教師則起輔導作用。由學生組織、學生參與、學生評價。
4.循序漸進原則
活動的開展應由易到難,由簡而繁,讓學生在活動中品嘗成功,在成功中增加樂趣,這是活動堅持開展下去的原動力。
三、活動形式
1.創(chuàng)造型活動
這類活動和課堂教學聯(lián)系較緊密,活動或任務與課本內容要求相關,通常是課前教學的鋪墊和課堂教學的延伸。這些活動或任務可以是調查、采訪、設計、繪畫、編寫對話或改寫短文等等。
2.常規(guī)型活動
(1)唱。即演唱英文歌曲。英文歌詞朗朗上口、經典且旋律優(yōu)美。唱英語歌曲可以陶冶情操,又使人愉悅,且還可以記牢歌詞中的詞匯和表達法,一舉多得。有不少同學因喜歡唱英語歌曲,而愛上了英語學習。
(2)說。說英語的方式很多。主要有①英語朗讀或誦讀:此為英語語言國家近年來倡導的一種有效的語言訓練方法。②講英語故事:故事可以給人以心靈和智慧的啟迪。可選用英語原版故事或從中文故事翻譯成英文。③英語演講:此為提升英語口語精確表達的好方法。集語言熟練、反應敏捷、交流技巧于一體。④英語角:為學生創(chuàng)造使用英語的機會。在用中學,學中用。⑤英語廣播:由語言素質好的同學訓練后,擔任播音。在課余,播出同學喜愛的節(jié)目。由學生推薦或撰寫英文稿件,播自己的新聞、講自己的故事,貼近生活、新鮮有趣。
(3)演。課外活動中的表演項目,主要有①角色扮演:主要練習情景對話,選定課本中好的語言材料,讓學生先模仿再表現出來。此活動費時少,見效快,很有成就感。②課本劇:根據教材內容改編或自選或推薦適合學生水平的材料。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充分發(fā)掘學生的個性特長和藝術潛能。③英語晚會:如圣誕、新年晚會,英語藝術節(jié)晚會是學生最喜愛的活動形式之一。因為它能充分展示學生的英語水平和文藝才能。
(4)寫。在英語課外活動中,寫算是一個重頭戲,很多項目都需要寫作為支持。這里主要論及單純寫的活動:①編寫手抄報,集書寫、繪畫、版面設計于一體。內容可以是課文改編、課文背景、寓言、英語語言國家人文地理、生活習俗、諺語和格言等。②編寫英語小報,班級或年段定期編印一份英語學習小報,刊登一些學生習作、精選文章等與手抄報相類似的文章。二者的不同是,前者由學生手工書寫完成,后者由電腦打印,規(guī)范且有連續(xù)性。③編譯標志牌,將校園的漢語標志牌配譯英文。
(5)游戲可激趣,調節(jié)氣氛。時間安排可長可短。常用的游戲有:①單詞接龍,游戲規(guī)則和漢語的成語接龍一樣。該游戲可用于復習詞匯,檢測詞匯量及反應速度。②同聲傳話,學生分成若干組,老師(或主持人)同時低聲告訴每組的第一個同學一個詞或一個句子,然后由其將聽到的往下傳。看哪個組傳得既快又準確。可檢測學生的聽說能力。③快速回答,事先準備若干問題,寫在紙片上(類似“幸運52”中的問答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比如1分鐘)聽答,以答對多者為勝。如:Whats the first day of a week?Is Washington D.C the capital of the USA?等。可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反應能力及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④Word puzzle 或Crossword,讓學生根據英文提示或方格中的字母提示,寫出單詞或填入合適的字母組成單詞。可檢測學生的詞匯量、單詞的熟悉程度及反應能力。
(6)社會調查結合教學材料,精心設計任務型課外活動,讓學生深入社會,就話題任務進行廣泛了解調查,并得出結論。如生日調查:在教有關生日話題材料時,筆者便組織小組設計以下任務,讓學生課外完成。①調查10位學生,他們的生日是怎樣過的?在生日時各收到什么禮物?②調查10位家長,他們是怎樣給孩子過生日的?孩子生日時是否會購買禮物,買什么?以及對現在孩子生日講排場的看法。社區(qū)/小區(qū)污染調查:學習了相關話題后,設計任務,組織學生對其生活的社區(qū)/小區(qū)的生活環(huán)境進行調查,①該社區(qū)/小區(qū)的生活面積及人口狀況。②社區(qū)/小區(qū)的綠化狀況。③社區(qū)/小區(qū)的衛(wèi)生狀況。在取得第一手資料后,由學生進行分析、綜合并形成一份小組調查報告。這是一種新穎、有效的教學嘗試,對提高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習熱情有獨到的作用。
四、活動意義
英語課外活動突出“做中學”,學會用英語做事。它的意義在于:①更能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逐步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②克服課堂教學的局限性,增加語言實踐的機會;③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④有利于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
英語課外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拓展,它為學生的體驗參與提供了一個平臺。學生在課外活動的參與、體驗、合作與交流中,鍛煉了他們的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這是一個有益的、值得提倡的嘗試。
參考文獻:
[1]李英,黃艷明.新課程教學設計[M].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