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虹 魏凱 楊珊
基金項目:自治區職業院校“十二五”德育課題:新疆高職院校全員崗位育人工作體系構建研究——以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項目批準號:XJGZDY016)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本文通過對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的實證調研,指出新疆高職院校全員育人工作尚存在全員育人意識淡薄,重視不足;工作系統不完善,難以形成合力;育人隊伍存在結構性質量問題;育人機制不健全,影響育人效果提升等四個方面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全員崗位育人;現狀
作者簡介:
蔡虹(1976-),女,新疆人,現任新疆庫爾勒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宣傳部部長,教育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
魏凱(1983-),男,寧夏隆德人,現工作于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副主任,講師,法學碩士,研究方向為民族地區思想政治教育。
楊珊(1979-),女,湖南寧鄉人,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思想政治工作處,講師,碩士學歷;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與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17--02
為進一步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關于全員育人的精神,準確把握學院當前全員崗位育人工作開展的狀況,有針對性的提出全員崗位育人的有力措施,構建高職院校全員崗位育人工作的科學體系,“新疆高職院校全員崗位育人工作體系構建研究”課題組于2012年4月—5月對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全員崗位育人工作進行了調研。本次調研分為“教書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三個調研小組,分別對教書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的工作現狀、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進一步開展全員育人工作,構建全員育人工作體系提出了具體的對策和建議。
一、全員崗位育人工作的現狀
(一)育人管理體制和工作體系較為完備
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院高度重視全員育人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成立了院、系兩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領導小組,設立了思想政治工作處,每月召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會,全面統籌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步形成了院黨委統一領導、分管院領導負責、各職能部門及各院、系齊抓共管,專兼職隊伍相結合、學校教育與學生自我教育相結合的三級管理體制與工作體系。在訪談中發現,教職工普遍認同學院這一管理體制,通過參與全員育人工作體系能夠有效解決各類問題。
(二)育人渠道不斷拓寬,途徑多樣化
近年來,學院積極開拓育人渠道,保證第一課堂、活躍第二課堂、延伸第三課堂。首先,學院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積極推進顛覆性教學改革,結合學生專業特點和思想政治教育實際,以教學理念的轉變和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堅實土壤。其次,學院各教學單位在院、系兩級黨團組織的領導下,以社團組織為依托,以主題班、團會為載體,開展了融知識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為一體的精彩紛呈的校園文化活動。最后,學院重視學生公寓建設,通過學生黨組織進公寓、學生團組織進公寓、政治輔導員進公寓等工作不斷加強公寓工作。
(三)育人評價機制不斷完善
學院對教學機構、管理機構、服務機構和學生組織等進行科學分類,準確定位教師、管理人員、工勤人員、學生干部等各類人員的崗位工作職責。建立了各類人員的考核評價制度。學院建立了從政工管理人員、教師和服務工作人員的考核細則和獎勵制度。考核評價制度做到了全員覆蓋。
二、全員崗位育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全員育人意識淡薄,重視不足
課題組調研發現,學院雖然重視全員育人工作,不斷加強宣傳和教育,但在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全員育人意識淡薄的問題。教職工往往注重自己工作任務的完成,而忽視對學生承擔的育人職責。教師隊伍存在只“教書”不“育人”,管理服務隊伍存在只“干活”不“育人”。
(二)工作系統不完善,難以形成合力
雖然學院建立了院系兩級全員育人領導機構,初步構建起了從學院到班級的工作體系,但依然存在教學、管理和服務各自為政、各行其是,沒有形成整體聯動。三者看似職責分明,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但在育人責任歸屬問題上存在著混雜不清、互相推誘、德育資源無法共享等諸多不足。容易出現 “誰都該育人,誰都不育人”的現象,難以形成育人的合力。
(三)育人隊伍存在結構性質量問題
學院教職工隊伍整體數量足,質量高。但在三塊隊伍中,管理和服務兩支隊伍存在比較劣勢和結構性質量不高等問題。首先,管理隊伍專業水平有待提高。調研數據顯示,有21%二級學院(系部)管理人員在上崗前沒有經過專門的學習或者培訓,缺乏對高校管理的科學認識,在對大學生這一群體進行管理時,采用“空洞的”或者是“灌輸式”的說教方式。其次,服務人員數量缺乏,質量不高。比如,服務維修人員只有6人,需要及時地進行補充以滿足后勤管理的需要。同時,服務崗位工作人員整體文化水平較低。從對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服務崗位人員基本情況調查發現,本科學歷只占1%,專科學歷占19%,高中學歷占46%,初中以下學歷占34%。服務崗位人員素質不高的情況, 嚴重影響了服務工作的質量,更會影響到育人的效果。
(四)育人機制不健全,影響育人效果提升
首先,崗位職責育人功能未凸顯。在調研組掌握的各類人員崗位職責中,大部分重視崗位專職類職責的定位,缺乏對育人職責的要求。尤其是難以形成硬性的明確職責。
其次,評價機制缺乏規范。學院目前的評價考核制度較為完整,針對不同工作類別制定了相應的評價考核制度。如教學服務類有專門的年度考核制度,輔導員、班主任有月考核制度。但由于育人工作很難用量化指標來衡量,所以在各類考核制度中缺乏對育人工作的量化考核指標,而更偏重于專業工作業務量的考核評價,德育工作的定性工作推動不夠,考核工作容易流于形式。同時,考核方式單一,缺乏監督和反饋機制。
三、提高全員崗位育人水平的對策及建議
(一)加強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強化全員育人意識
首先要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輿論的先導工作,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意義深入人心,使廣大教職工明確“育人是天職”、“育人者光榮,不育人者可恥”,使育人成為高校教職工的自覺行動。通過師德師風建設、“轉變作風 提高效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等活動加強教職工育人意識教育。其次要加大先進典型的宣傳工作。在選擇典型的時候要注意挖掘本校教職工隊伍中的典型,注意代表的先進性、導向性和代表性,榜樣易于為廣大教職工接受和認可。
(二)暢通工作體系,形成育人合力
學院層面由黨委統一領導并成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小組,在宏觀上把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制定長期目標和發展規劃,并使之與學校總體發展的目標規劃結合起來。各二級單位黨總支負總責,黨政配合,齊抓共管。同時,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組織,利用社團平臺開展育人工作。尤其要加強課外時間、民族團結、社會實踐和企業頂崗實習方面的工作機制建設。逐步形成領導掛帥、分工負責、齊抓共建、相互協調的運行機制,形成高校黨委統一領導、部門緊密配合、教職工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有效地保證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建立規范、高效的育人機制,增強育人效果
在認真分析崗位特征的基礎上,對教學機構、管理機構、服務機構和學生組織等進行科學分類,準確定位教師、管理人員、工勤人員、學生干部等各類人員的崗位職責與育人職能。將育人職責和要求變為崗位職責的“硬指標”,凸顯育人工作。建立“育人為本”相一致的科學合理的教職工考核評價體系和“育人為本”的激勵約束機制。要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對師德部分考核不及格者,應予以批評教育,直至緩聘或解聘,在表彰先進的時候要全面,不僅要表彰那些教學、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師,也要表彰那些師德高尚、“育人”成績突出的教職工。
全員崗位育人倡導的是教書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的全面育人機制,有利于增強高職院校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通過全員德育真正形成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良好氛圍和工作格局,增強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真正把高職院校德育落實到實處,為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2004年.
[2]陳正元,唐新華.“師生共建”—全員育人的新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02第3期.
[3]史紅嬌,鐘沖.高職院校全員育人實踐模式探析[J].職業教育研究,201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