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杰
【內容摘要】中國的山水畫講究的是一種留白的藝術,這種留白相對于整幅畫而言,會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留下一種留白的美。初中語文的講課過程也是如此,教師在上課過程中給學生留有一定的空白,往往比一字不落的授課取得更顯著的效果,會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學習效率,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留白藝術 初中語文 教學應用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留白藝術的方式
1.課堂語言描述的留白
教師在上語文課時,時不時的會有對某些課文的朗讀或是對某些場景以及景色的具體描述,在這些朗讀和描述時,老師可以適當進行一些刻意的停頓,而不是一口氣的毫無層次的講述,這些停頓便構成了語言上的留白,讓學生在體會到語言描述場面的同時,產生無限的遐想。例如,在我講到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時,在對“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進行朗讀品味時,我會刻意地將其中的停頓讀出來“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這樣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有足夠的空檔去對康橋此時的夜景產生自己的想象,想象到詩人眼中的別離之夜,以及四下的寂靜。如此徐志摩對康橋的情感,對離別的惆悵便會盡現眼前。
2.課堂提問時的留白
傳統的語文課堂,往往是教師在課上講而學生在底下聽或做筆記,課堂上很少有提問,就算教師提出了一些問題,也很少會留有足夠的時間給學生思考,教師便公布了正確答案。在我看來,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習慣,教師應當在提問過后留有幾分鐘的時間讓學生思考,說出自己對問題的想法,最后再公布答案。這樣學生才會有主動思考問題的機會,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對所提問題進行大膽的猜想,就好比我在講崔顥的《黃鶴樓》的最后一句“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時,我常常會問學生這句話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復雜心情,并留有一定的時間去給學生思考,而學生在我上課提問的“留白”和詩句所述情景的“留白”結合之下進行思考,便能有足夠的遐想空間來想象詩人崔顥的眼前之景,并能對他的心境有所體會。因此,教師上課提問時留有一定的空白,能讓學生有積極思考問題的機會,讓他們真正自主掌握學習,提高其學習和解答問題的能力。
3.講授知識時的留白
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時候也應注意適當的留白,而不能不加思考地將自己所知道的全部知識都講給學生聽,這種強行將所有知識都“喂”給學生的教學方式是不利于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例如在我講到課文《及承天寺夜游》時,會對其作者蘇軾的身世有個課外知識的拓展,并對其一生有個簡短的概括,而他的人生中具體發生的一些大事和軼事我便只會一帶而過而不會詳細講述,這樣便能很好地設置懸念,讓學生的心中留下疑惑,如此,學生便會在課后自行去尋找相關知識,來補充自己的知識缺陷,從而他們的知識網絡就會越來越全,越來越細,完成一個知識體系的構建。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留白藝術的作用
1.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教師教學時適當地留白,能讓學生心中對所學內容產生一定的疑惑,會激發起他們對課堂知識的求知欲,慢慢地,便會對這門學科產生興趣,在這種興趣的驅使下,學生便能培養起積極主動思考的習慣。這樣,學生便會得益于語文教學中的留白藝術,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例如,我在上課的時候當講解到一處學生有疑惑的地方,我會看情況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解釋,而不是完全的解答,另外我便會對學生說:“那么這個問題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呢?自己去想吧。”如此,學生內心的求知欲便會有所提高,能積極主動地去尋找、核對答案。
2.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增強學生信心
教師上課提問時留有一定的空白,能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問題,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在教師的帶領下,培養起獨立思考的能力,留白后,學生往往能有足夠的想象空間去對問題產生一個合理的想象,如此,學生在長久的培養下,便會越來越習慣于各類問題的解答,正確率也會越來越高。這樣,教師課堂上的留白不僅能提高學生的信心,更能讓學生的思維更加發散,提高解答問題的能力。
三、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留白藝術的注意點
當然,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留白的次數不宜過多,應當適可而止,過多的留白很多情況下非但不能達到預期提高學生求知欲,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目的,反而可能會讓學生心中的疑惑積聚,無法理解教師上課所講內容,達到相反的負面效果。同時,講課時的留白之處也應該仔細思考,選出合適之處,不能隨便拉一處就進行留白。在講授那種固定的,很嚴肅的結論時,不宜運用留白藝術,以避免學生的判斷不準,而對真理的理解產生偏差。
結論
總而言之,留白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授課方式,課堂上適當的留白不僅能讓學生產生無限遐想,有一個獨立思考,更能通過這些知識的空白來激勵學生思考和查閱,以激發學生濃烈的求知欲望,這樣,學生的知識脈絡便會得以補充和完整,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也會得以提高,更能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陸啟贊. 留白藝術在初中語文有效課堂中的應用,《中國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4年02期.
[2] 吳雄明. 初中語文留白藝術淺析,《學周刊·B》,2012年1期.
(作者單位:甘肅省舟曲縣峰迭新區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