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京
摘 要:當前,高效課堂的構建已成為教育改革的一種潮流,也是課改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要求激發學生探索學習的激情,讓學生始終處于積極學習的狀態,提高課堂效率。以語文學科為例,探討在高效課堂的背景下,如何設計出更加出色的導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一開始就感受到語言美的魅力。
關鍵詞:高效課堂;導語設計;學習興趣
在大力提倡并推廣高效課堂的今天,導語的優劣對于高效課堂的創建尤為重要。
一、注重導語設計的新穎別致
追新求異是學生共有的心理,學生對新奇的事物總是懷有極大的興趣。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緊緊抓住并充分利用好學生的這一特點。如,在教學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時,我設計了如下導語:“同學們,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魯迅先生?(學生簡介)那么大家知道嗎?作為一代文豪,魯迅的童年也充滿了無窮的樂趣,他也曾有一個玩耍的樂園。今天,老師帶領大家一起去看看,就當作一次心靈的春游吧!”第二課時教學“三味書屋”部分,我就以新穎別致的導語開場:“同學們,魯迅先生的樂園如此新鮮有趣,那么,他的‘小學時光又是如何度過的呢?他的老師是位什么樣的先生?”如此設計導語,其目的就在于讓設計的問題緊扣學生的好奇心,在最短的時間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二、導語設計要注重美感性和情感性的結合
語文教師的語言本身就應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導語設計更應如此。而作為一節課開始的導語,教師語言的情感性更應得到充分體現。美感與情感并重的導語能積極有效地感化學生的心靈,為整節語文課做好鋪墊。《春》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歷來為重點品讀課文。在教授這一課時,我先在黑板上用綠色粉筆寫了一個“春”字。“同學們,看到這個字,你的眼前將會浮現出怎樣的畫面?你又能聯想到哪些優美的詩句呢?經過嚴寒的冬天,誰不希望春天的來臨呢?現代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就飽含激情地向我們展現了一幅春天的美好畫卷!今天,我們共同學習《春》。”這個導語最大的特點是美感與情感相互交融,同時實現了古典文學與現代文學的輝映。
三、導語設計應注重知識性
我們在注重導語的新穎別致、美感性與情感性結合的同時,切不可忽略導語的知識性。在《孔乙己》一課的導語設計上,我安排如下環節:“同學們,魯迅先生的散文我們學習了不少,你能回憶一下嗎?(生答)魯迅先生的小說更是塑造了很多鮮明的藝術形象,‘孔乙己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許多舉動讓我們忍俊不禁,但笑過之后讓我們又泛起絲絲酸楚,究竟是什么樣的人物讓我們哭笑不得?答案就在文中。”這樣的設計既注重了知識的疏通和探究,加強了知識的回顧與積累,更重要的是抓住了“孔乙己是一個怎樣的人”來巧布疑陣,讓學生對課文產生興趣。
四、導語設計應注重多媒體的運用
感性直觀的知識對初中生有著莫大的吸引力。在導課階段,新穎別致的多媒體資料總能一下子抓住學生的眼球,把他們的注意力從課間拉回來。在說明文的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效果更加突出。例如,在講《蘇州園林》一文時,考慮到絕大多數學生并沒有去過蘇州園林,我設計了如下導語:“同學們,有沒有去過蘇州園林?今天老師當一回導游,帶領大家來一次免費的旅游。”我把蘇州園林的假山、池沼等用投影展現出來,這樣再結合課文講解,真正實現了圖文并茂。
綜上所述,導語的精心設計因課而異,語文教師要走好打造“高效課堂”的第一步。
參考文獻:
李炳亭.高效課堂22條[M].山東文藝出版社,2009.
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