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信之
【內容摘要】在初中物理課程的教學中,開放性教學可以體現在很多不同的方面。首先,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教師要有意識的滲透開發性的教學理念,教師要善于以教學素材為依托有效的展開課堂教學的拓寬與延伸,并且給學生們引入更多好的信息與學習資料。同時,在教學模式的選擇以及教學過程的設置上也應當相應的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思想,教師要借助豐富多樣的課堂教學形式來提升大家對于物理課程的教學參與,并且要透過靈活的教學形式在課堂上更好的展開對于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鍛煉。
【關鍵詞】初中物理 開放性課堂 教學
創設開放性的課堂教學才能夠更好的展開對于學生各方面能力與素養的培養,并且促進學生對于教學知識的理解與吸收。在初中物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的給學生們創設開放式的課堂,并且要透過各種靈活的教學方法與教學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不僅能夠更好的展開對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有效鍛煉,這也會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
一、教學內容的開放性設置
開放性的課堂教學首先可以體現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這也是讓學生們能夠從課堂教學中有更多收獲的基石。教師要善于以教學素材為依托有效的展開課堂教學的拓寬與延伸,并且給學生們引入更多好的信息與學習資料。課本知識畢竟有限,對于某個特定的知識講解也不可能做到絕對的深入與透徹。想要深化學生對于教學知識點的良好掌握,這需要教師不斷做出課堂教學的發散與延伸。教師可以以課本知識為依托搜尋一些和教學內容相關的題材,可以將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紹給大家,讓大家對于這部分知識能夠形成更為全面的認知。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構建更為完善的知識框架與知識體系,這也是對于課堂教學的一種非常有效的促進。
在教學《磁場現象》相關知識內容時,多數學生知道鳥類可利用地磁場來為自己導航。而此時教師則可以在此基礎上,繼續進行知識內容補充。如,近期德國的一些科學家在反復的實驗中發現,鳥類是用他們的右眼來發現地磁場的。如果把鳥類的右眼遮住,它們將不能進行導航,而如果只是把左眼擋住,它們則可繼續導航。另外,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向學生講述一些物理發展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熱情,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開放性的教學內容與知識講授才能夠讓學生獲取更多和學科相關的研究成果,并且透過有效的教學引導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念。這些都是開放式的課堂教學中可以實現的教學目標,這也會推動學生知識層面以及知識應用能力的不斷發展與提升。
二、教學過程的開放性設置
開放性教學還可以很好的體現在教學過程中,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組織與設計才能夠讓大家對于物理課程的教學更加投入。教師要針對教學內容的特點合理的創設課堂教學,要讓整堂課能夠有張有弛,讓學生的思維能夠充分在課堂上得到激發,并且很好的鍛煉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這些都有賴于開放式的教學過程的設計來得以實現,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的組織與設計上一定要更為合理,這樣才能夠更好的鍛煉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教學過程的開放性可以體現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在遇到一些抽象知識的講授時教師一定要注重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通過合理的教學過程的設計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相關的物理過程,促進大家對于知識有良好吸收。例如,在講到將相同體積的水和酒精攪拌在一起,最終得出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各自體積相加的結果時,但這并不能讓學生完全理解分子間隙的存在。這時教師就可以將分子比喻成罐子里的黃豆,將芝麻倒入罐子里可將罐子填滿,以此來形象的描述分子之間間隙的存在,可讓學生對所學的抽象知識有著更直觀而又透徹的了解。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開放式的教學過程的范例,透過這種形象的類比學生立刻對于抽象的知識有了認識,對于這部分內容的吸收也更加透徹。教師還應當不斷給學生創造條件,增加學生之間的學習經驗交流,并且要有意識的開發多種交流渠道,促進信息交流的多元化,這些都是開放式的教學過程的良好體現,并且能夠不斷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教學模式的開放性設置
開放性教學同樣可以很好的反應到課堂教學的模式上,教學方法的選擇也是決定課堂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師要借助豐富多樣的課堂教學形式來提升大家對于物理課程的教學參與,并且要透過靈活的教學形式在課堂上更好的展開對于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鍛煉。這不僅是對于知識教學的良好鞏固與深化,也能夠幫助大家對于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這才是開放性的物理課堂上應當發揮的積極教學功效。
隨著學生積累的知識的不斷增多,教師要有意識的在課堂上創設一些思考問題來檢驗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可以透過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來活躍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的知識應用水平。例如,在一個盛滿水的金屬水管的一端敲打一下,此時在金屬水管子的另一側會聽到幾次響聲?請計算出聽到聲響的次數與金屬水管的長度?(v=340 m/s,v=510 m/s,v=16000 m/s)。我們可以發現這是一個開放性的習題,即可以實現“一題多解”。教師通過設置這樣的開放性問題,學生在解答的過程中,思路是開放的、發散的,不僅能夠使學生掌握解題技巧,還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開放性的教學模式才能夠為學生的思維鍛煉提供更為寬闊的空間,并且可以促進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良好培養與鍛煉,這才是高效的課堂教學中應當有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 王新春. 初中物理開放性問題的設計原則[J]. 當代教育科學,2005(21).
[2] 邱德樂. 新世紀實施新課程教師應具備的教育新理念[J]. 教育探索,2003(03).
(作者單位:江蘇省建湖縣慶豐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