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杰
【內容摘要】在初中數學課程的教學中,有效的教學導入將會為一整堂課提供一個良好的開端,并且會為課堂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要善于透過多樣化的課堂導入形式來吸引學生對于知識學習的興趣,并且要借助有效的模式靈活的進行知識引入。這樣才能夠為后續的知識教學打下良好的鋪墊,并且不斷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教學導入 策略
對于初中數學課程的教學過程而言,教學導入的方式有很多。好的導入模式不僅能夠緊密結合課堂教學重點,也能夠充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究欲望,并且可以為后續的知識教學提供有效鋪墊。教師要不斷豐富自己的課堂導入形式,要讓課堂教學在良好的開端下收貨更好的教學成效,并且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不斷發展與提升。
一、借助實物進行教學導入
初中數學課程中的很多知識都和生活實際有著較為緊密的聯系,這也是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能夠在知識教學中取得不錯的成效的基礎。教師也可以以此為切入點靈活的進行教學導入的創設,可以透過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實物來引發學生的思維,并且為知識教學做出有效鋪墊。這種導入形成不僅十分自然,也很容易被學生理解與接受,并且能夠為知識教學提供很好的輔助。
教“軸對稱圖形”這部分知識時,我就向學生展示了中國剪紙、蝴蝶標本、長方形、正方形折紙等不同的實物,并鼓勵學生嘗試對其進行折疊。這樣一來,既讓學生直觀感受到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同時又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以及教學參與積極性,從而為他們更加集中注意力、真正投入到這一內容的具體學習活動之中打下了堅實基礎。初中數學課程中的很多教學知識點都可以借助實物進行教學導入,這不僅讓抽象的知識立刻生動起來,也能夠幫助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與吸收。這些都會為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很好的推動。
二、透過設疑實現教學導入
借助疑問的創設來進行教學導入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這種方法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并且很好的活躍課堂教學氣氛,這也能夠很好的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教師可以創設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還可以設計一些和學生的固有認知存在沖突的情境來引發學生的探究。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教學導入形式。不僅能夠將知識很好的融入思考問題中,學生在問題解決的同時也是對于知識的一種有效獲取。有了這樣的過程后學生對于新知的理解與接受都會更為順暢,課堂教學效率也會更高。
學習“三角形穩定性特征”這一內容時,一上課我就向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自行車車架、學校的籃球架、高大的鐵塔還有建筑工地的腳手架等都呈現三角形的形狀,這是偶然現象呢還是背后蘊含著一定的數學原理呢?……”如此,就借助學生的生活實際向他們營造了一個較強的懸念氛圍,促使他們迅速集中自身注意力、在強烈的探究心理狀態中有效接收我接下來具體講解的教學信息與內容,確保了課堂導入的有效性。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學實例,在很有針對性的問題的引導下不僅很好的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也非常有效的引發了學生對于新知的探究,這些都是為后續的知識教學打下的有力鋪墊。
三、采用類比展開教學導入
在進行教學導入時教師同樣應當有意識的深化知識間的聯系與銜接,可以適當的通過教學內容的類比來鞏固學生對于學過的內容的理解與掌握,并且在此基礎上有效引出新的教學內容,這種教學模式有著突出的教學意義。借助知識的類比展開的教學導入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對于學過的知識進行有效的鞏固與深化,這種知識間的類比也是對于學生思維的一種有效激發,讓大家通過知識間的關聯來很好的理解即將學習的新課內容。這將會很好的降低學生對于新知的理解障礙,類比的過程也非常有助于學生的知識體系的形成與完善。
由于初中數學內容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前后知識銜接緊密,所以由類比導入新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最為常見。例如,分式與分數在表達形式、基本性質、運算法則等方面都非常相似,如果在教學分式時,引導學生將分式與分數進行類比,則關于分式的教學將會更加自然順利。又如,講解不等式的解法時可用方程的解法類比,這樣既能使學生抓住共同點,又能使學生認清不同點。采用這種方法導入新課,是培養學生合情推理的重要手段。教師要善于透過有效的教學導入來培養與發展學生的各方面能力與素養,類比導入就能夠很好的實現這一教學目標。知識間的類比既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學過的知識,這也能夠讓學生在發散思維的引導下深化對于新知的理解與吸收,這無疑能夠極大的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結語
在初中數學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要靈活的進行課堂教學的導入。鑒于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系,教師可以嘗試透過實物進行教學導入,這也會很好的讓抽象知識生動化。教師還可以透過設疑來展開教學導入,這種方法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這也能夠很好的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此外,采用類比進行教學導入也是一種很好的模式,這將會很好的降低學生對于新知的理解障礙,類比的過程也非常有助于學生的知識體系的形成與完善。
【參考文獻】
[1] 賈子俊. 有效教學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吉林教育,2011(4).
[2] 伍建興. 中學數學有效教學的人文視角[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17).
[3] 湯友仁. 淺談如何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實踐“有效教學”[J]. 魅力中國,2010(8).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北蔣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