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職院校的教學設置之中,古詩詞方面的鑒賞課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高職的課堂教學中除了注重知識技能的培養,還實現了學生綜合能力的不斷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現今的高職院校在“古詩詞鑒賞”課程教學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對其存在的問題來提出了針對性的措施。
關鍵詞:高職院校 古詩詞鑒賞 問題 對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05-0028-01
作為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發展的重要結晶,古詩詞是精神文化發展的重要發展產物,古詩詞是我國文學發展的一種特殊的形式,其不僅具有豐富的語言美和音韻美,同時還能夠實現朦朧上和意境上的美的尋求。古詩詞鑒賞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同時還實現學生在審美素養以及審美情趣上的豐富,最終實現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
1 高職院校“古詩詞鑒賞”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課堂的傳授性教學取代古詩詞的領悟
從高職目前的教育來看,古詩詞的學習與感悟需要足夠的時間與空間,但是由于課堂教師的時間有限而使得教師的教學時間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主要是采用古詩詞的背誦模式來提高教學效率,進而限制了學生的古詩詞領悟能力的不斷提高。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受到傳統的教學觀念的影響使得學生盲目的認為古詩詞的學習主要是依靠學生的不斷背誦,認為只有通過背誦才能夠讓學生慢慢的了解到切中所蘊含的實際含義。
1.2古詩詞的整體性具有非常大的破壞
與其他種類的文學作品,古詩詞具有非常強的語言美和韻律美,這就需要在不斷的古詩閱讀中進行思想的體會。由于受到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使得教師在進行古詩詞的學習過程中,對于古詩詞的整體美缺乏感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進行僵化的學習,這就使得古詩詞被分解的支離破碎,缺乏對于古詩詞整體性的感悟。從表面上來看,教師在進行詩詞的講解過程中表現的十分細致,而學生也實現了知識要點的掌握,但是從長遠的發展來看,學生在學習中卻沒有領悟到古詩中所蘊含的意境,對于作者思想感情的表達也沒有充分體現出來。
1.3固定答案束縛了學生思維上的發展
從我國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在古詩詞的鑒賞更加尋求固定的答案,這就使得教師由于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念的束縛使得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根據個人的觀點以及資料上所提供的固定答案來實現了學生思維上的限制。古詩詞更加講求一種個性化,也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一種詩詞鑒賞方式,學生的答案與參考書的內容基本正確,這就使得學生的思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對于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具有非常大的限制。
2 在高職院校中“古詩詞鑒賞”教學的有效措施
2.1利用誦讀的方式來實現古詩詞教學基礎的夯實
從理性上來看,古詩詞具有非常強的韻律感,只有通過不斷的誦讀體會才能夠實現美感的享受,學生就可以利用古詩詞的不斷誦讀來實現其思想和內容的傳達。教師需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進行古詩詞的閱讀與感受,但是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需要特別的注重情感的表達與氣勢的體現。學生在進行古詩詞的朗誦和閱讀的過程中,通過詩詞中的情境感受能夠讓學生實現自身想象力的發揮,實現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不斷發展,其中需要特別注意到的就是,課堂朗誦與閱讀的重視并不是意味著學生能夠放任自流,教師需要對于課堂中的地位進行明確的定位,實現其在課堂中主導地位的發揮,對于學生的朗誦與閱讀進行科學有效的指導,讓學生能夠從詩詞中實現總體節奏的把握,最終為詩詞內涵的深入了解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
2.2通過科學的引導來實現古詩詞內容的深入了解
從我國文化的發展來看,古詩詞更加講求含蓄的美,這樣學生就能夠在古詩詞的朗誦和閱讀過程中實現古詩詞中所蘊含道理的深切體會以及古詩詞作者中所蘊含的情感的透徹了解,因此,教師就需要通過對于學生的引導來實現教學內容的逐漸深入,學生通過作品的深入了解實現學生的領悟能力以及詩詞鑒賞能力的不斷提高。例如,在《水調歌頭》的鑒賞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古詩作者的生平和創作背景來進行分析,通過更加科學的方式來實現對于古詩詞總體思想的掌握,這樣學生能夠通過基礎的把握來實現學習效率的不斷提高,最終實現其已經上的把握和思想感情的了解。
2.3通過古詩詞在教學的過程中美育功能的發揮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作為人類智慧發展的結晶,古詩詞體現出了優良的傳統美德,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認識到古詩詞本身所具有的美譽功能,讓學生能夠在進行知識豐富的同時還能夠實現其能力上的提高。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古詩詞的美譽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實現了良好傳統的熏陶,還實現了學生道德品質的提高以及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例如,在《長歌行》的鑒賞過程中,其中最為點睛的部分就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其中包含了他對后人的無限督促和規勸,這就體現出古詩詞在教學過程中所體現出的美育功能的發揮。學生通過詩詞的朗誦與鑒賞,學生能夠結合個人的經驗來實現自身能力的不斷提高,對于學生的鑒賞能力和思想道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結語
教師在進行古詩詞的鑒賞過程中,教師需要對于古詩詞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以及科學文化培養上的準確把握來實現學生在美上的感悟以及鑒賞能力、審美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更加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實現古詩詞在教學上的不斷開展以及應用能力上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韓明睿.在高職院校中加強古詩詞教學的分析[J].青年與社會·中外教育研究,2012.(7).
[2]塔娜.如何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J].青年文學家,2013.(8).
[3]李文秀,劉昕.淺談如何在古詩詞的音樂鑒賞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2012.(4).
作者簡介:夏文利(1977年-),女,漢,重慶江津人,學歷本科,哲學碩士學位,職稱講師,就職于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古代文學及高職教育。
讀與寫·教育教學版2015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