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榮
【摘要】小學生進入學校要接觸的最為基礎的學科就是語文,小學語文教學最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啟蒙思維,理解世界,語文教學的魅力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時時處處,可以說語文是最簡單的一門學科也是最難的一門學科。隨著語文教學方式方法的不斷革新,小學語文的教學成就十分顯著,但其中的缺陷問題也日益浮出水面,受到教師和學生越來越多的關注。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怎樣的措施才能推動語文教學走出困境呢?本文將對此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教師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的教學雖然面向的是小學生,但卻比教中學生、高中生語文要難得多,中學生、高中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形成了相對穩定的語文思維模式,而小學生剛剛開始啟蒙,對語文學習完全沒有概念。而現如今教師教學多沿用經驗,但是時代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也應當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演進,有些教學方式停留在經驗教學層面,因逐漸跟不上時代的步伐而形成許多問題,這時候就需要正視語文教學中的問題,根據存在的問題尋找解決措施。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語文教學只局限于課本知識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自身沒有認識到其重要性和對小學生今后學習的影響。小學生所處的年齡段決定了他們無法分辨哪些該學、那些不該學,正是因為這樣,小學生所有的知識來源大多都是依靠教師傳授,而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所教授的內容以課本知識為準,沒有絲毫的知識性拓展,課堂教學單調而缺乏實質性的內涵。并且由于課本的編纂時間與教學時間有差距,實際情況不斷改變,教學內容已經成為定版,因而教學內容多與實際情況不相符合。小學生所處的年代使他們無法理解距離他們年代較久遠的歷史背景,比如小學課本里那些描寫具有悲慘命運小孩子的文章,本意是要讓小學生對課本中的人物產生同情,進而珍惜現在的生活,但如果只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學生就無法理解課本,也就達不到想要的閱讀學習效果了。
(二)教師過于嚴格使小學語文學習成為了學生的負擔
自古以來就有“頭懸梁,錐刺股”等刻苦學習的故事名言,也有“耳提面命”“諄諄教誨”等關于教學方式的成語,這也就使教師們在思維中陷入一個僵局,認為學生如果不刻苦,教師如果不嚴格就無法達到想要的語文學習效果。教師們將嚴格教育奉為金科玉律,在小學生們開始學習語文的時候,嚴格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們嚴肅紀律,規范學習行為,但卻不能長久。也就是說,嚴格教育在學生的學習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卻極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語文的學習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小學生們學習語文本應當是從中享受語言、陶冶情操,但教師們的嚴格教育卻使語文學習這件美好的事情變成了小學生眼中的負擔。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小學生會逐漸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對于學生來說,很多對學科的感興趣程度都是在小學階段逐漸形成的,一旦小學生對某一門課程產生了抵觸心理,就很難在以后的學習中改變印象,可以說小學時期的語文教學直接影響著小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
(三)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師生之間缺乏交流
小學生盡管已經步入學習階段,但他們本質上還是處于童年時期,如果想讓他們對一件事情保持著持續深入探索的狀態,就要讓他們對這件事情感興趣,很多教師在這一方面的不足就是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進行傳授,不在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將一種教學方法延續到最后一堂課,整個教學過程單調枯燥,小學生在學習中昏昏欲睡,學習成績難以得到提高。許多教師的教學觀念不正確,他們認為教師的教學活動僅僅限于課堂,認為在課堂上將知識講授給學生就可以了,忽視了學生本身對知識的接受程度,缺乏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完全不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不重視學生對教學效果的反饋,這樣就成了教師單方面教學。
二、解決措施
(一)聯系實際,高效教學
既然有的課本知識脫離實際,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對課本知識進行補充,聯系現實生活對課本知識作出符合小學生年齡段的講解。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對課本的語文知識進行拓展,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層面上幫助小學生提高課外知識的學習。在教學中,將課本知識立足于現實,輔之以實際的生活背景,以提高小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二)嚴格寬松相結合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嚴格式教學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寬松式教學使學生的學習氛圍較輕松,但會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形成懶散的狀態,不能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就要將嚴格教學和寬松教學相結合,使學生在學習時也能夠勞逸結合,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方式多樣化,加強師生交流
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會使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不高,對此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方式,即學的內容是固定的,但不同的教學方式卻能將同樣的教學內容演繹出不一樣的感覺,教師將教學方式多樣化,使學生從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中領會不同層面的語文知識。教師要多和學生進行課后交流,掌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收集學生對教學方式所提出的建議,根據學生的建議調整教學方式。
小學語文的教學不應只停留在過去的經驗上,而是應該根據實際教學情況的改變不斷地對教學方式進行革新。小學語文教學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小學生,因而在教學中應重點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根據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吸收能力不斷調整教學方式,在探索中創新,找到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使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穆偉,李依萱. 保定市區大班額條件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語文建設,2014(18).
[2]師進福.淺談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3(35).
[3]羅劍寵.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3).
(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