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金慧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當前公路職工教育培訓工作的現狀,從公路養護現代化的高度,就公路職工教育培訓工作的理念、內容、方式、機制等的創新進行了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養護管理;現代化;教育培訓
2014年10月,徐州市被列為全省養護管理現代化示范市,新形勢下,必須創新有效地開展職工教育培訓,全面提升干部職工綜合素質,建立一支適應公路現代化事業的干部隊伍,為行業新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當前公路職工教育培訓的現狀
截止2013年底,徐州公路系統共有事業在編人員1614人,其中管理人員166人,占10.2%;專業技術人員393人,占24.4%,其中副高以上職稱111人,占專技人才總數的28%;工勤人員1055人,占65.4%,其中工勤人員中技師以上人才56人,獲得省級以上技術能手稱號的15人。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全系統工勤人員比重很高,但高層次技能人才過低,專業技術人員明顯偏少,特種機械操作人才更是稀少。目前徐州公路進行的職工教育培訓主要是進行一些常規的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勤人員技術等級培訓,處于各自為戰,隨意性強,缺乏統一規劃管理的狀況,經了解部分兄弟市處情況,發現職工教育培訓存在以下問題:
1.觀念比較陳舊,認識嚴重不足。部分基層領導覺得公路建、養、管等業務工作才是硬指標,教育培訓多是搞形式、走過場,甚至還存在培訓不僅占用工作時間,還增加單位財政負擔的思想,職工教育陷入了“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尷尬境地。
2.職工惰性較重,缺乏自覺意識。一些職工對教育培訓認識不到位,培訓時懶散懈怠、被動應付,一些基層單位特別是體制內的職工,習慣高枕無憂地捧著“鐵飯碗”,缺乏提高業務水平、工作精益求精的危機感和緊迫感,培訓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都不足。
3.培訓各自為政,缺乏長遠規劃。實際操作中,很多培訓工作由業務部門自主開展,培訓大多強調學習目前知識,而沒有著眼于未來工作,缺少整體協調、長遠規劃的機制,削弱了教育培訓應有的效果。
4.培訓模式單調,內容陳舊死板。培訓大多采取“一人講、大家聽”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比較單一死板,多以理論知識為主,缺少針對性、實用性、先進性,培訓吸引力較弱。
二、創新公路職工教育培訓勢在必行
1.實現公路養護現代化的需要。 要想順利實現公路養護管理現代化,必須依靠一支才智兼備的人才隊伍,在機構編制嚴格管控的現實情況下,通過不斷創新公路行業職工教育培訓工作,幫助職工轉變思想觀念、豐富技術技能、增強競爭意識,從而提升全行業的生產效率、創新能力、服務水平和行業形象,成了迫在眉睫的形勢需要。
2.建設學習型行業的重要途徑。職工教育培訓能夠有效提升干部職工不斷學習、超越自我的思想境界,營造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的濃厚氛圍,作為學習型社會的重要組織成部分,積極創建學習型公路行業,是知識更新的需要,也是順應社會發展的要求。
3.增強單位凝聚力的重要方式。通過職工教育培訓,相對獨立分散的部門之間、職工之間通過培訓平臺得以相互交流、增加感情,不僅提高職工的知識技能,還能增加職工對單位的歸屬感,增強單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營造出團結向上、積極進取的工作氛圍。
三、創新公路職工教育培訓的思路與舉措
1.創新職工教育培訓理念。大力實施人才開發戰略,努力促進單位職工教育培訓的發展,從單位領導到職工個人,都要擺脫對職工教育的錯誤認識,真正將職工教育工作納入到單位重點工作中去貫徹落實,加強考核與督查反饋,確保培訓真實有效。
2.創新職工教育培訓內容。一是加強專技人員創新能力培訓。對技術骨干可采取“階梯式”人才儲備和培養戰略,以超前的眼光重點學習吸收新知識和前沿技術,培養職工大思路、遠視角、跨時空地創新思維方式。二是加大高層次技能型人才培養。對一線工人特別是可塑性強的年輕人集中開展操作技能培訓,大力加強技術能手、新設備操作工的培養,讓他們引領更多人投入到新知識、新技能、新工藝的學習應用當中。三是強化依法治路服務理念。利用好國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戰略的東風,開展新一輪的法治教育培訓,教育引導執法人員依法行政、文明執法。四是增加心理健康知識輔導。加強心理健康科學研究,把職工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常態培訓課題,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心態。
3.創新職工教育培訓方式。一是廣泛開展“互動式”教學。積極探索案例分析、情景模擬、現場觀摩、外出考察、課題研究等形式,加強教學互動交流,激發職工的學習興趣、求知欲望。二是加強建立團隊內部學習新模式。通過開展“我的課堂我做主”、“人人都當主講官”等活動,引導單位各個層次人才都走進課堂,親身講授管理知識,分享心得體會,為職工鞏固知識、展示才能、鍛煉能力搭建平臺。三是深入推進“網絡式”教學。突破時空局限,充分利用手機、視頻會議等信息載體,進行“網絡式”教育培訓。尤其要充分運用現有江蘇公路內網平臺,開辟培訓專欄,建立工程建設、養護管理等各類培訓模塊,開展點播式在線學習、討論、輔導活動,實現教育資源的縱向直達和橫向分享。四是努力創辦“菜單式”選學。本著“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推行菜單選學,即單位出培訓內容菜單,職工根據個人需求選擇培訓內容,實現按需施教的目的。五是不斷推廣“師徒式”教學。在一線開展傳統的“一幫一、結對子、師帶徒”培訓方式,形成教學相長、共同進步的和諧氛圍。
4.創新職工教育培訓機制。一是長遠規劃、統一管理。建立專門培訓機構,制定中長期培訓規劃,按照“統一規劃、分級管理、分層次進行”原則,將教育培訓目標、任務層層分解、層層落實,形成自上而下、齊抓共管的良好發展態勢。二是制定措施,有效激勵。建立職工教育培訓激勵機制,鼓勵專技人員通過繼續教育開展科研活動、撰寫論文,并給予適當獎勵。實行先培訓后上崗,先培訓后提拔制度,將職工參加培訓情況作為職工轉正定級、提拔晉升、績效考核、評先評優的參考依據。三是量化考核,促進落實。要進一步細化、量化,使培訓工作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指標,并納入到績效管理考核中,重點考核教育培訓后的效果,引導職工理論結合實際,更好地進行創新。
公路系統職工教育培訓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不斷完善的系統工程,需要各級領導和職工的高度重視,需要與時俱進地創新職工教育培訓理念、內容、方式和機制,以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和公路職工成長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