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筑娟
【摘要】本研究著眼于通過網絡和新視野大學英語網絡平臺作為學生主動學習、協作式探索的認知工具來創設情境、進行協作學習和交流,將PBL教學模式應用于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培養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聽力能力。
【關鍵詞】PBL模式 自主學習 網絡環境
一、研究背景
教育部2004年1月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規定:新的教學模式應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特別是網絡技術,使英語教學朝著個性化學習、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的學習、主動式學習方向發展。外語教學領域中自主學習的概念是隨著1981年Henry Holec所著的《自主性與外語教學》的問世而建立的,自提出以來就成了外語教育界研究的熱點。雖然學者們對自主學習的定義不一,國內外研究者大量的實驗研究結果表明都強調學習責任從教師到學生的轉移,以學習者為中心,培養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
PBL 是 Problem-based Learning 的英文簡稱,近年來,PBL的P不只局限于Problem,也可以是Project,Product,Process等,這種教學模式最早是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美國醫學教育中發展出來,指學生利用知識和技能解決一系列實際問題,從而達到建構經驗的目的。它強調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學習者的合作來解決真正的問題,從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它是“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教學模式,創造了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新型教學模式。PBL作為一種西方盛行的教學模式,受到很多學者的關注,現在PBL教學已從當初的醫學教育領域走向其它學科教育領域。
二、研究設計
本研究著眼于通過網絡和新視野大學英語網絡平臺作為學生主動學習、協作式探索的認知工具來創設情境、進行協作學習和交流,將PBL教學模式應用于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培養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并通過教學實驗證明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以大學英語一年級四個班學生為實驗對象。其中兩個班為實驗組,另兩個班為控制組。每組兩個對比班的聽力課程由同一老師擔任,使用同樣的教材,每周課時相等。但實驗組以PBL教學模式進行聽力教學,控制組以傳統教學模式授課。實驗時間為兩學年四學期。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完成項目的情況進行評估,在實驗前后對學生聽力水平情況進行對比測試以獲得實驗結果。
1.問題/項目情境的設計。圍繞每單元主題設計難度適中且與學習者生活相關的問題或項目,學習者必須通過基本的學習,做必要的推理和研究,才能得以完成。
2.組織學習小組。教師根據學習主題,依據學習者的興趣、愛好,在相關的實際情景中選擇某種典型的真實事件或真實問題進行分組。為了保證每位學習者的學習收獲,學習小組人員不宜太多,根據具體問題可分3~5人一組。
3.任務的分派。當學習小組成員確定以后,利用網絡將問題分解到每位學習者身上,以達到明確職責和相互促進的目的。在網絡環境下,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提供相應的音頻、視頻、圖片或動畫等給各個學習小組提供現實中真實的問題或構建一種與現實相類似的問題情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成員自主學習。當小組任務和每位學習者的學習任務和目標確定之后,每位成員分頭通過網絡查找資料,嘗試解決問題,完成所承擔的學習任務,實現學習目標。最大程度地發揮他們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學習者自主探索和發現知識的能力。
5.小組討論學習。小組成員獨立探索一段時間之后,小組成員集體討論相互匯報并提出發現的問題和存在的疑慮。一方面小組成員要分析評價自身的收獲,另一方面還要相互分析和評價,相互合作完成小組任務。視情形還可進行全班討論學習。
6.總結評價。最后,學習者對整個問題的解決過程進行反思和總結,反思存在的問題,總結其中的收獲。同時,為小組中的其他成員進行必要的總結,為以后更好地開展學習做好準備。其二,教師要總結和評價每位學習者問題解決的過程、行為特征、解決問題的策略等問題,而非局限于學習的結果。
三、研究結果
通過實驗前后對學生聽力水平情況進行對比測試結果表明,實驗組的聽力測試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自我評估,學生相互間的評估,教師對學生的評估相結合及通過課堂活動和課外活動的記錄、網上自學記錄、學習檔案記錄、訪談和座談等形式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完成項目的情況,主動性及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有了顯著的提高。
聽力教學近年來一直是外語教學的重要環節。在大學英語教學階段,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和關鍵。PBL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和傳統的接受性學習相比,在實施的過程中以問題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和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中心能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元認知能力,合作能力和信息技術操作能力,符合我國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胡曉源,王瓊.網絡環境下PBL的設計與應用分析[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0(6).
[2]馬江濤.PBL教學模式在公共英語課堂上的探索應用[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