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玉霞
【關鍵詞】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8—0081—01
小學語文既是一門工具性學科,也是一門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基礎的學科,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在課堂中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實現教學目標,“攻克”教學難點,突出教學重點,達到預期效果,從而實現高效課堂呢?
一、教師要精心備課
備好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障。首先,要備課標。課程標準是教學的“圭臬”、源頭、方向和方法,其要求必須在每節課中予以落實和體現。其次,要備教材。要鉆研文字,理解字詞句在課文中的意思,邊讀邊畫出生字、新詞及含義深刻的句子,進而抓住課文的重點、難點,在此基礎上朗讀課文。再次,要備學生。要綜合考慮學生的文化程度、生理和心理特點、預習情況、接受程度、文化背景、當地風俗習慣、學生所處的課堂環境等等。最后,要形成高質量的教案。要使教學新穎有趣,寓教于樂,寓智于美,激發學生的興趣。另外,備課時教師雖不可能把每句課堂語言都預設好,但比較重要的過渡語言和總結性的語言還是可以預設的,一定要仔細推敲,使其能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
二、學生要預習扎實
課前預習作為一種良好的習慣,需要堅持不懈地進行。課前預習要熟悉新課文中的生字、生詞、課文大意等,并酌情捋出疑問、查詢答案。具體做法有:一是要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讓學生用多種方法把課文讀流利,進而從讀中悟理、悟情、悟法,使學生初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寫作技巧。二是要查。要求學生通過查詢工具書或者網絡,把生字詞,易錯的字音,較難記的字形、字義記錄在書上或預習本上,切忌從現成的參考書上照抄答案。三是要畫。畫出關鍵詞、好詞佳句以及重點句段。四是要問。要求學生把預習中的疑難問題在書上標識出來。只有預習的目標達到了,課堂教學氣氛活躍了,學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
三、學生要專心聽講
新課改實施以來,多數課堂“熱熱鬧鬧”,各種教學設備長槍短炮,讓人眼花繚亂。這些熱鬧的景象雖然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也使學生誤入“想要操作教學設備”的思維歧途,分散了好多學生的注意力。善于傾聽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之一。就學習本身而言,通過傾聽,從別人的成功中學習經驗,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應算是學習的一條捷徑。教師的注意力不能只集中在那些正在“讀”或“說”的學生身上,而應放在一部分正在“聽”的學生身上。為此,筆者常常在傾聽學生發言的時候,注意環顧四周,以了解學生聽的情況,并對聽得認真的學生及時表揚,對聽得不認真的學生及時提醒。小學生仿效意識強,往往受表揚的是一個,受益的是一大片。這些評價就像興奮劑,能把學生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使其一個比一個聽得認真,課堂實效自然很高。
四、問答要務實精妙
“提問”和“回答”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般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重難點的突破,知識的遷移和延伸,主要都是靠提問來完成的。然而,反觀我們的日常教學問答,大多流于一般性的“是”或者“不是”的師問生答中,有些問題甚至可問可不問、可答可不答。高質量的提問是教師研究教材與設計教學時思想的結晶,它們具有角度準確、形式多樣、內涵豐富、激發力強的特點,在教學上能夠發揮出高質量的引領、激發和牽動作用。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力避課堂提問死板、淺顯,要著力使課堂提問務實、精妙,起到畫龍點睛、承上啟下、調動情趣、渲染氣氛等應有的作用。
五、作業要精講多練
在教改大潮的推動下,小學語文教學有了長足改觀,但教學效率仍然較低,靠增大作業量來獲得高分數的現象不絕于耳。因此,急需精講多練等科學教法、學法的實施和推廣。一方面,精講不是過細講也不是少講,而是內容精要,語言精練,要言不煩,講在點子上。講精華就是講文章中本質的東西,就是文章的關鍵所在;講規律就是要講學生不懂但必須掌握的知識。另一方面,多練不是要回到“題海”中去,是針對課堂上不練或少練說的。課堂上的多練可減輕課外作業的負擔并提高效率,可鞏固應用知識,培養技能技巧。多樣化的練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加深理解,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智力。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