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俊馥
摘要: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符合課程改革的要求,也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全新的教學理念。如何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有效落實教學的高效性,真正實現政治教學高效課堂的目標,需要結合一線教學實踐,不斷轉變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
關鍵詞:思想政治 高效課堂 教學策略
對于許多學生而言,高中政治雖然屬于文科,但是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抽象性。學生若想學好政治,必須每節課都能夠學有所獲,每節課都打好堅實的基礎,尤其是在教師講解過程中,更要做到高效。那么如何構建高效的政治課堂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都明白一個道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中政治教學內容主要是以經濟、政治體制與國家政治為主,尤其是哲學部分的內容,學生學習起來難度較大,對于這些內容的講解,不容易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僅僅局限于把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無疑不具備構建高效政治課堂的基本特點,因此,需要教師在備課環節精心準備,力求通過教師的精心準備,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以及通過教師高超的教學藝術,才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給學生講解《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中的《民主選舉》這一內容時,筆者沒有著急給學生講解課本的基礎知識,而是聯系我國今年推廣的基層民主選舉,又舉了村干部選舉這一例子。隨著我國基層民主的推廣與健全,村干部選舉已經走上法治化與規范化,基層民主選舉已經成為我國民主與法治建設的亮點之一,而且一些成年的學生已經參與過農村的基層選舉,對這一內容更有切身的體會。
但是在農村基層選舉的執行過程中,也存在一些違規的情況,比如,一些村干部候選人進行拉票或者是賄選等等,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農村民主的實施。不過一些村干部往往采取的是給選民一些小恩惠,但是最終的決定權還是掌握在村民自己的手中。當給學生講解這部分知識時,有些學生就會產生共鳴,積極性也比較高。
二、提倡自主學習,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在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往往是教師掌控教學過程,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在傳統課堂教學中,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課堂教學情況,但是隨著高效課堂的推進,素質教育的貫徹,這種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也不符合全新的課改理念。如果教師長期掌控課堂,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不能較好的展現,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能較好地調動起來,久而久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會下降,有些學生就會產生厭學、假學的情況。
鑒于這種問題的存在,我們倡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起到引領的地位,然后鼓勵學生的自主學習,這樣會有更好的效果。例如,在給學生講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一節內容時,筆者沒有著急給學生講解,而是提前給學生布置課下作業,讓學生自己設計自學方案,通過查閱資料,或者是通過網絡搜索等,掌握關于世界文化多樣性的相關知識,這樣無疑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興趣與能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點撥,能夠較快地落實教學目標。
三、優化學生認知結構,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政治的教學過程實質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一個構建過程,教學理論認為,學生獲得知識是一個循序漸進,并且不斷深化的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有意識、有目的的進行學生認知結構的優化,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的高效性。
首先,教師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應該遵循基本的認知規律,應該從簡單的知識入手,然后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通過給學生啟發,鼓勵學生的探究,讓學生最終獲得知識的認知。
其次,教師要通過精心備課優化教學結構與教學模式,力爭讓自己的教學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滿足學生的認知需要。
四、設計合理而又流暢的教學流程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教學流程是構建高效課堂的生命線。所有的教學環節,理論論證最終都需要教學流程去真正的落實。筆者在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流程設計上,主要遵循三點。
首先,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發揮主導作用。前面我們已經提高課堂教學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學生的主體地位的發揮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通過有效的教學環節去落實,否則學生的主體地位就容易流于形式,降低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的主導地位,體現在,教學目標的制定與貫徹上,也體現在教學各個環節的銜接上等多個方面。
其次,教師要對教學各個環節進行藝術化地處理,比如,一堂課的導入,雖然導入方式有若干種,但是教師一定要進行斟酌,選擇一種高效又恰當的放入方式。又如,教師在進行設問時,必須注意審問的藝術性和技巧,不要為問而問,應該問的恰當,讓每個問題的設計都是通過深思熟慮,水到渠成的。
第三,教師在課堂教學環節中,要時刻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一節課都保持在高度的注意力集中的狀態。
五、改善評價方式,綜合評價學生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對于學生的評價方式也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這樣不僅提高了評價的科學性,也提高了評價的高效性。對于許多高中生而言,平時主要在學校環境中,對社會大環境了解并不多,許多教材的知識學生并不能較為深刻的理解與把握,因此,許多地方對于學生的評價仍然以分數評價為主。這種評價比較直觀,也比較單調,因此我們強調通過綜合的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這樣才顯得比較科學公正。
在課堂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今年推行課改過程中對于學生的評價手段,力爭做到評價的公正客觀和全面性。當然,對于學生的評價還處于摸索階段,其評價也必然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而不斷地深化,需要教師做到與時俱進。
總之,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一線教師需要為構建高效的課堂而不懈努力,需要結合一線教學實踐,不斷轉變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基礎上,構建和諧、民主的高效課堂。教師應該結合自身的教學情況,不斷落實教學精神,貫徹教學理念。
參考文獻:
[1]劉勇.構建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課堂的探索[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2,(15).
[2]裴啟家.在刷新提速中添彩——淺談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課堂[J].新課程導學,2012,(29).
[3]郭春花.如何構建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課堂[J].快樂閱讀,2013,(06).
[4]夏建明.如何構建新形勢下的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課堂[J].新課程學習,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