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珊(河南大學出版社,河南 開封 475001)
檔案工作模式研究文獻統計分析
張 珊
(河南大學出版社,河南 開封 475001)
摘 要:在對1995-2014年間發表文獻的年度、作者、機構、期刊等要素的統計分析后,得出我國檔案工作模式研究:起步晚,不斷升溫,發展持續穩定;研究多處于自發,缺少有組織的、系統性的研究;沒有核心作者與機構;檔案學期刊對這一問題的關注度高的結論。
關鍵詞:檔案;檔案工作;工作模式;檔案工作模式;統計
模式是指某種事物的標準形式或使人可以照著做的標準樣式。檔案工作模式即檔案工作中被實踐證明并被多數單位認同和采用的某種形式,這種形式可以并被檔案行政管理機構確定為其他同類機構或社會組織比照著做的樣式。研究“局館合一”這一現行檔案管理體制的工作機制與模式,有必要對我國的檔案工作(管理)體制研究情況進行一下梳理。以下是以知網數據庫為樣本池、以主題為檢索項、以“檔案工作模式”為檢索詞,檢索到的103篇文獻所做的計量統計分析。
從樣本的發表年度分布看,103篇樣本文獻分布在自1995年以來的20年間,最高為年14篇,最低為年1篇,平均每年發表文獻5篇。文獻發表20年間沒有中斷,研究具有良好的持續性。20年間將整個檔案工作模式研究分割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95年到2001年,這一個階段研究處于比較低的活躍度,年文獻量處在平均值以下,在2~4篇區間波動;第二階段從2002年到2010年,這一階段文獻發表數量多數在平均值上,少數與平均值相等,個別低于平均值,并有兩個年度達到了整個研究的次高點(11篇),這個階段研究處于波動式升溫過程;第三階段從2011年起到2014年,這個階段可用大起大落來描述研究的狀況。2011年和2012年研究發表的文獻還在4篇的低位上徘徊,2013年一下子就猛增到14篇的歷史最高點。從整體上看,有關檔案工作模式的研究起步晚、發展持續穩定,總體上是一個不斷升溫的態勢。
從樣本的作者分布看,103篇樣本文獻涉及124位作者,其中發表2篇文獻以上的作者有7人,占作者數的5.65%;發表文獻15篇,占全部文獻的14.56%。發表1篇文獻的作者有白雅冰、曹莉、曹佩茹、柴麗等,總占比接近95%。與洛特卡定律[1]寫一篇論文作者的數量約占所有作者數量的60%相差甚遠。研究基本上處于研究者自發的、有感而發的、一過性研究。尚缺少有組織的、系統性的研究。相關研究還沒有核心作者,更沒有核心作者群出現。
在103篇文獻中,2人以上合著的文獻有26篇,占全部文獻的25.24%,合著率高。其中4人合著的1篇、3人合著的3篇、2人合著的22篇。
從樣本的機構分布看,103篇樣本文獻有署明作者所屬機構的文獻66篇,涉及61個機構。其中發表2篇文獻以上的機構有3個,占機構數的4.92%;發表文獻8篇,占全部文獻的12.12%。這3個機構上海市奉賢區檔案局4篇、重慶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篇、上海機電工程研究所2篇。其中檔案行政管理機構與企業占一半。
發表1篇文獻的有東北電力大學、吉林醫藥學院、吉林藝術學院、長春中醫藥大學、寶鋼集團韶關鋼鐵煉軋廠、北京北辰集團、北京航天科技信息研究所、重慶建筑大學檔案館等。在全部機構中,高校及各類檔案館所占比例高,各級檔案行政管理機構的關注度并不是非常高。
在全部文獻中,2個機構以單位作者合作發表的文獻有6篇,均為2個機構作者合作。機構合作的文獻數及占比值均低于個人合作。
從樣本的文獻來源情況看,103篇樣本文獻涉及期刊及其他媒體43種,平均每種期刊發表文獻2.5篇強,最多的19篇,最少的1篇。發表2篇以上文獻的14種,占期刊數的32.56%;發表文獻73篇,占文獻數的70.87%,這些期刊是此項研究的主要載體。
按照布拉德福定律[2],檔案學研究期刊可分為核心區、相關區和非相關區,各個區的文章數量相等(34篇)。表-1中所列43種期刊及媒體中發表2篇文獻以上的14種正好處于核心區和相關區。排名在前2位的中國檔案報(19篇)、蘭臺世界(11篇)。
兩種期刊處在核心區(29篇),發表2~5篇以上的12種期刊處于相關區(43篇)。其他發表1篇文獻的29種期刊處在非相關區,與布拉德福定律相符。
處在核心區與相關區的均為檔案學期刊,非相關區內也有10種檔案學期刊,非檔案學期刊發表的文獻只有19篇。檔案學期刊是主要關心這一問題的媒體。從檔案媒體的層級看,具有檔案行政管理背景的期刊較高校及社會組織背景的期刊對這一問題的關注程度高。
綜上所述,從時間上看,起步晚,發展持續穩定,總體上是一個不斷升溫的態勢。從文獻的具體研究層次看,偏重于實踐性的研究。從作者分布看,研究基本上處于研究者自發的、有感而發的、一過性研究,尚缺少有組織、系統性的研究。相關研究還沒有核心作者,更沒有核心作者群出現,合著率高。從樣本的機構分布看,高校及各類檔案館所占比例高,各級檔案行政管理機構的關注度并不是非常高。機構合作的文獻數及占比值均低于個人合作。從樣本的文獻來源情況看,檔案學期刊是主要關心這一問題的媒體。從檔案媒體的層級看,具有檔案行政管理背景的期刊較高校及社會組織背景的期刊對這一問題的關注程度高。
參考文獻:
[1]洛特卡定律是由美國學者A.J.洛特卡在20世紀20年代率先提出的描述科學生產率的經驗規律,又稱“倒數平方定律”。它描述的是科學工作者人數與其所著論文之間的關系:寫兩篇論文的作者數量約為寫一篇論文的作者數量的1/4;寫三篇論文的作者數量約為寫一篇論文作者數量的1/9;寫N篇論文的作者數量約為寫一篇論文作者數量的1/ n2……,而寫一篇論文作者的數量約占所有作者數量的60%。該定律被認為是第一次揭示了作者與數量之間的關系。
[2]布拉德福定律是由英國著名文獻學家B.C.Bradford于20世紀30年代率先提出的、描述文獻分散規律的經驗定律。其文字表述為:如果將科技期刊按其刊載某學科專業論文的數量多少,以遞減順序排列,那么可以把期刊分為專門面對這個學科的核心區、相關區和非相關區。各個區的文章數量相等,此時核心區、相關區,非相關區期刊數量成1:n:n2(n的平方)的關系。
作者簡介:張珊(1963-),女,河北故城人,館員,研究方向:檔案管理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