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花
21世紀,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資源,正深刻地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優化課堂教學,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的能力,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有效的網絡資源,創造生動課堂,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讓學生動手、動腦,利用網絡資源幫助學生預習課文
預習,是學生在課堂學習前,對要學知識進行大體了解、質疑的課前學習。做好了充分的課前預設,可以讓學生滿腔熱情地投入學習新知識的課堂教學中,使學生的潛力充分發揮。如,在教學《開國大典》之前,讓學生通過“百度搜索”等多種方式搜集開國大典的圖片及文字資料,還有在網上觀看影片。學生通過主動了解搜索資料,不僅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致,還能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創設情境,讓學生融入意境,感受學習的樂趣
多媒體網絡課件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它通過聲音、圖像等創設文本所描述的情境,讓學生如臨其境。例如,學習《小小的船》一課時,教學前,我從互聯網上搜集了各種有關月亮資料,并以多媒體網頁課件的形式貫穿在各教學環節中。教學中,我用多媒體出示畫面并配上音樂,聲情并茂地誦讀課文,學生進入了美妙的境界,同時也領會了文章的內容,體會了文本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到了語文學習的樂趣。
三、景物再現,讓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容
豐富的網絡資源為學習語文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通過生動的影音再現了課文所表達的事物、景象,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認識抽象的事物。例如,教學《海底世界》一文時,我利用多媒體播放海洋館里的景色和各式各樣的海洋生物,通過制作課件展示海底寧靜奇異的景觀,讓學生身臨其境、興趣盎然。這樣,既能豐富學生的感知,誘發學習的精神需要,又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四、利用網絡資源,拓寬學生的閱讀面
計算機網絡為我們提供了快捷的、豐富的信息資源,拓展了學生的閱讀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在《七律·長征》的學習中,我從各網站將有關紅軍過雪山草地的所有資料編入自己制作的課件中。教學時,加上學生自己上網查閱的相關資料,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擴展了學生的閱讀面。課前指導學生搜集資料,增加對作者、背景的了解;課中插入相關資料,增加對課文的理解;課后推薦讀物,拓展學習內容,提高閱讀能力。這種穿插網絡教學的方式是切實可行的。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充分合理地運用網絡資源,不僅能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提高課堂效率。我相信,語文課堂插上了網絡資源的翅膀,課堂就會充滿生機活力,學生也會學而不厭,課堂教學質量也會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