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賢
摘 要:對于一個公司來說,在治理過程中企業內部的審計工作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發展情況和經營狀況,所以一定要做好企業內部的審計工作。同時內部審計還是公司治理一個重要的部分和環節,也是保證公司能否正常運轉的有效因素。因此,在公司的發展過程中,要及時發現企業內部審計的不足之處,并且還要采取相應的對策來提升公司內部審計管理的效率和效益,才能保證公司能夠更加快速的發展。
關鍵詞:公司治理;內部審計;需求
一、前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使得我國公司的經營環境變得越來越難,同時導致公司之間的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公司要想更快更好地發展,能夠永遠立于不敗之地,那么公司的內部審計就需要不斷地開拓新的服務領域,使得公司的治理結構能夠更加完善,從而使得公司的價值能夠不斷地增值。
二、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發揮的作用
1.內部審計與各管理層相協作。由于內部審計機構直接歸董事會或所屬審計委員會管理,使得其在公司內部的權威性是非常大的。這樣在公司的治理過程中,內部審計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其一,內部審計可以對公司內部的一些事情進行控制,不僅能夠對公司的財務報告進行風險分析,與此同時還可以對公司內部的舞弊行為進行分析;其二,內部審計還能使得公司內部各管理層之間的信息溝通變得更加方便迅捷,這樣在不僅減少了委托代理成本的同時,還能使得公司的治理效果變得更好;其三,內部審計還可以幫助管理層對公司風險分析進行相應的風險控制,為公司內部之間的一些改進提供可靠的參考意見,從而協助公司能夠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發展目標;其四,內部審計還能協助外部審計開展工作,使得外部審計人員在進行公司資料收集的時候能夠更加方便,在使得大大降低公司審計費用的同時,還能保證公司財務報告的準確性和可信度。
2.內部審計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機制。對于一個公司來說,最熟悉其整體業務的就是公司的內部審計,因此內部審計能夠幫助公司做出最科學合理的決策,能夠幫助公司更好的風險控制,從而使得公司的治理結構能夠得到不斷地完善;除此之外,內部審計還能為公司治理提供有效完整的信息反饋系統,這樣公司在進行財務審計、社會責任審計、咨詢服務的時候,就能夠更好地進行治理;最后,內部審計還能對公司的內部控制進行相應的監測,這樣一旦發現有重大的控制缺陷的話,就能及時地向審計委員會進行報告,從而保證公司的利益。
三、公司內部治理需求
1.股東及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對于一個公司來說,其最終的所有者是公司的股東,公司發展的好壞,對公司的股東影響是最大的。因此,為了保證股東的利益,就必須要做好公司的內部治理。不過,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其運營過程中所需要進行控制的因素越來越多,如果這些因素控制不好,那么會極大的損害股東的利益。比如在一家公司,股東在對其經營狀況進行了解的時候,主要是根據公司的財務數據來進行了解的,然而這些財務報表都是由公司的經理人來提供的,而經理人的利益與公司股東的利益是不一致的,如果公司的經理人為了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最大化,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傷害公司股東的利益。因此,為了保證公司股東及其相關人員的利益,公司還不斷的完善和健全內部審計的機制,并且還要制定出具體的規章制度對經理人的行為進行監督和管理,從而保證公司股東的利益不會受到侵害。
2.董事會的需求。在對公司進行治理的過程中,公司內部最高的權利機構就是董事會,它是公司治理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它是把公司的股東與公司的管理層連接在一起的一個紐帶。對公司進行內部審計,不僅可以對公司進行相應的監督,同時還能使得董事會與高管層之間信息流動變得更加方便,從而使得董事會能夠及時的了解公司的實際經營現狀。
3.管理層的需求。對于一個公司來說,對其進行治理最為重要的動力之一就是公司的管理層。對于公司的管理來說,內部審計能夠幫其提供公司具體的經營狀況,從而使得公司治理的薄弱環節能夠及時地得到改善。同時,管理層要想提高公司的經營效率和經營利益,還需要借助公司內部審計的力量來完成,這樣才能保證內部的管理能夠井然有序地進行。
四、公司外部治理需求
1.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維護公眾利益的需求。對于一個公司來說,其會計信息的質量高低所造成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因為其不僅會影響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利益,同時還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國家的經濟秩序。據相關研究表明,以前我國有很多的公司經營失敗,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公司的內部審計機制不夠健全,從而使得公司內部的財務數據不能更加清楚可靠地體現出來。面對這一問題,最為直接的解決辦法就是依靠公司的內部審計來進行解決,因為內部審計不僅能夠對公司的財務進行相應的監督,同時還能將所發現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進行及時改正。因此,為了提高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使得公眾的利益不受到傷害,需要相關的外部監督機構借助公司內部審計機構的力量,來做好公司會計方面的工作。
2.完善審計監督體系的需求。目前,我國的審計監督體系主要由三種審計方式構成,第一種審計方式是內部審計,第二種審計方式是社會審計,還有一種是國家審計。在這三種審計方式中,國家審計雖然能夠對公司進行全方位的監督管理,但是這個審計過程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且這種審計方式大多是事后審計,因此審計效果不是很好;對于社會審計來說,雖然能夠對公司進行全面、專項的審計,但它主要關注的是公司財務報表的真實性,而對于公司其他環節的監督力度不大,這樣也導致了公司審計效果不夠好;至于內部審計,雖然在獨立性上比不上國家審計和社會審計,但是它不僅能夠監督公司內部的管理機制,同時還能對公司的業務流程進行監督,這樣就能夠對公司內部的一些事情進行事前和事中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彌補國家審計和社會審計的不足,從而確保能夠為公司提供更加可靠的審計信息。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一個公司來說,內部審計對公司發展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不過,為了確保公司內部審計的質量,就必須要做好公司治理工作。同時公司在加強內部審計工作的同時,還需要對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不斷的完善,從而才能保證企業不斷的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高文進.基于價值增值視角的內部審計功能研究[N].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1:45-47.
[2]馮妍婕.淺談T公司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J].新財經,2014 :335.
[3]王鑫磊.內部審計與公司治理研究[J].財會探析,2014(1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