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喜
摘 要:在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味地將數學僵硬地傳授給學生,并沒有注重使用怎樣的方法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完全的吸收知識,完全應用數學。對此,通過一些分析,在情境教學中對初中數學課堂的實踐進行了探究,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教師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情境教學;數學課堂;實踐
一、營造懸念情境,引起認知沖突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起著指導作用,要使學生真正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還要靠學生自己。筆者認為,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營造學習的情境,讓學生對數學產生好奇心,誘發(fā)學生想要解決數學題目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新課講解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與自己生活經驗相結合,在課程中設計懸念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所要學習的課程有一定的求知欲,從而以此調動學生對數學課程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初中課程“頻率與概率”這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名字寫在一張白紙上,然后相互對折,讓自己與其他人均看不到里面的內容,之間不要進行語言的溝通,然后在將這些墊好的紙收到講臺上。之后讓學生猜想若自己去講臺上抽,抽到的恰好是自己的便提供一些獎勵。如此一來,學生肯定躍躍欲試,對這個活動產生了一定的興趣。在學生抽取白紙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入今天要講的內容,并讓學生在學習頻率與概率之后對自己能夠恰好抽到自己的幾率進行計算。這樣的教學情境活動極大地誘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繼而讓學生充分地學習到了這節(jié)課的內容,有效地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效果。
二、營造應用情境,誘導學生數學建模
大部分的教師對于情境設計,只是單方面的想到引人情境。這樣的觀點是片面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情境教學對于課程的作用。故而,筆者認為可以讓教師在課堂進行情境教學時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設計合理的問題情境,讓應用情境教學進入課堂教學。應用情境教學的教學效果之于傳統(tǒng)教學的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主要表現(xiàn)在應用情境教學可以進一步地誘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例如,在進行“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班級座位來讓學生更加清楚地了解橫軸、縱軸、橫坐標、縱坐標等概念。以班級座位的第一排學生為橫坐軸,中間一列為縱坐軸,同時規(guī)定了中間一列的左邊為負軸,右邊為正軸,隨著橫軸與縱軸的變化,讓學生利用畫圖的方式正確找到自己的位置。通過這樣的應用情境設計,比一般枯燥的數學教學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其效果也有著明顯的提高。
三、營造活動情境,組織學生自主探究
在進行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綜合能力,精心設計情境教學,讓學生自己動手,通過教師的教學內容,自主探究、實踐以及創(chuàng)新,如此方能有效地將數學知識徹底理解,掌握數學知識,引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探索精神。例如,在學習截一個幾何圖形的課程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事先準備一個橡皮擦,在正式上課時,教師讓學生拿出橡皮擦,并切成正方形,同時利用小刀(這是相當于一個平面)去截這個橡皮擦,而學生能夠截出的面又是什么樣的形狀,這就需要學生自己的動手能力了。學生對于這樣的動手活動應該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故而會積極動手操作。學生有著極大的興趣,截出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均不成問題,但對于動手技能較強并有一定難度的七邊形就難以截出了。對此,筆者認為可以通過網絡視頻為學生展示如何截出七邊形。通過這些實際操作,學生對于“截一個幾何體”有著非常濃烈的興趣,愿意主動積極地參與此次活動中,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四、設計數學故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可以通過一段段數學典故與數學故事讓學生對于其反映的知識形成的過程與其反映的知識點本質感興趣,強化學生對自己所學數學知識的理解,同時有效地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提升對數學的審美能力。例如,教師在進行坐標系的課程教學之前,將著名數學家歐拉躺在床上對怎樣確定事物的位置時,不經意間看見了被黏在蜘蛛網上的蒼蠅。歐拉通過這個自然現(xiàn)象,明白了可以通過像蜘蛛網一樣的網格對事物進行確定位置。利用這個故事的引入,讓學生對坐標系產生興趣,積極踴躍地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中去。
以上就是筆者對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引入情境教學的實踐分析,情境教學是在新時代中一個新式的教學方式,將情境教學與數學課程相結合,對于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學習質量,提高數學水平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還有效地提升教師的數學教學效果,讓數學教學不再拘泥于傳統(tǒng)枯燥的教學模式之中,而是與當今社會發(fā)展相聯(lián)系,讓學生獲得充實、有益及與時代相適應的知識。故而,情境教學對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是非常必要的,亦是符合時代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徐雪蓮.淺談嘗試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時代,2013(16).
[2]劉觀發(fā).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嘗試教學法”的應用[J].高中生學習:師者,2013(07).
[3]潘莉.小學數學嘗試教學法初探[J].現(xiàn)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3(0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