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淑玲
摘 要:在“學生主體”課程觀念的引領下,教師應做到“教學生學”,把學生作為教學的出發點,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具體做法有:創設情境,以“興趣”退學;學案引導,以“能力”導學;結合實際生活引導學生分析案例,自主學習。
關鍵詞:情境教學;自主學習;學案引導
德國一位學者有過一句精辟的比喻:將15克鹽放在你的面前,無論如何你難以下咽。但是,當你將15克鹽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湯中,你就在享用佳肴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將15克鹽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識,猶如湯之于鹽。鹽需溶入湯中,才能被吸收;知識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顯示出活力和美感。
比如,在教學“算法概念”時,先讓學生玩一個Flash益智游戲——野人過河。游戲規則是:3個傳教士和3個野人過河,船一次只能載2個人;當岸上任何一邊野人數量多于傳教士時,野人將吃掉傳教士。如何過河才能確保傳教士的安全呢?學生一看是游戲,立刻興奮起來,紛紛嘗試。有的學生失敗了,重整旗鼓,再試一次。游戲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情境教學不僅體現在導入環節中,在信息技術課堂中更適宜體現在大量的練習中。在讓學生練習PS選取工具使用時,學生的問題不斷,如,問題1:“電視機的傾斜怎么做的?”我拿出一張紙問學生:“你是怎樣讓這張紙傾斜的?”提示學生在鼠標移動到變形工具的四個頂角拖柄時的形狀變化。學生馬上試一試,最后電視機的傾斜成功。問題2:“人物的另一只手是怎么從屏幕中伸出來的?”我拿出一張紙,問:“怎么讓你的手從紙的另一端出來而且不破壞這張紙?”學生回答:“那就只能把手和身子分離了,好慘呀!”周圍同學笑了。我說:“對,但PS進行圖片處理不用分離身子和手,把人物復制一層,一層放在電視屏幕里,刪除要放在電視外的部分,另一層只留下手,放在電視外,和另一層手位置重合?!睂W生開始琢磨著做,不時有學生制作效果成功,發出高興的聲音:“太神奇了?!闭麄€課堂學生都認真積極地做著練習,有些學生做完后成就感十足。
課后,我深感教學情境是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因素,傳統的“去情境”學習,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造成“教師教得很辛苦,學生學得很痛苦,學生也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所以,我們應該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活動和感知上。有價值的教學情境,可以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興趣,所以創設好的教學情境,是信息技術教師的重要追求。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