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蓮
摘 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至關重要,影響著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果,課堂教學中等待的教學方法能夠促使學生積極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打開學生的思維,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等待的價值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等待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常常會出現學生的口語表達不清晰,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不能真正回答正確,這樣就耽誤了教學的時間,或者在學生回答錯誤時,老師不給予肯定,不能對學生產生引導作用,促使學生在課堂上都比較緊張,不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在接受問題之后沒有足夠的思考時間造成的,教師對預設的課堂問題比較著急地聽到學生的回答,以便完成教學任務。小學生是成長的關鍵時刻,學好語文能夠幫助學生掌握語文知識,能夠提升學生自身的語文表達能力以及文學素養,這就需要教師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在不斷地動腦筋中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課堂是一個學習的好地方,在課堂上積極的思考能夠使得學生更快地吸收知識,教師要留給學生思考,在等待的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
一、等待能夠開啟學生思維的大門
教師要學會等待,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能夠給學生流出時間,讓學生在充足的時間當中進行思考,能夠在課堂上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逐漸地進步。在語文課堂中,教師在進行提問的過程中,不能缺乏等待。缺乏等待,學生就不能真正地去思考,對問題的看法不夠全面,教師沒有給出足夠的時間,學生不能進行充足的準備,在回答問題時常常會出現卡殼的現象,學生跟不上教師的思維。教師要學會適當的等待,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使學生能夠想出獨到的見解,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對語文的思考,能夠開發學生的思維,比如,在教學《春曉》時,要求學生說出這首詩描寫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讓學生猜一猜詩人此時此刻的心情,教師在提出問題之后,觀察學生是否進入沉思中,教師在這個時候不能提問學生,要稍微等待幾分鐘在進行提問,不斷地學生的手逐漸地舉了起來,這樣能夠充分地展開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真正的學好知識,發散學生的思維,課堂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
二、等待能夠揚起學生自信的風帆
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使得學生的發展出現了差異,學生對事物的認識也各不相同,在語文學習中接受知識的能力也具有差別。教師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清楚地認識到每一個學生主體,知道他們的性格,保護他們的尊嚴。在語文課堂上問問題的時候,要根據學生的性格進行時間控制,要留給膽子較小的學生多一些時間,學生在充足的思考下才可以超常發揮,幫助學生理解,不能給學生帶來壓力,培養學生的自尊心。適當的等待能夠促使學生能夠充分的準備,在進行思考的過程中提升學生自身對語文知識的見解,訓練學生的思維,使得學生能夠對語文產生一種積極性,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比如,在教學《坐井觀天》時,教師要提問學生在學習了這篇寓言故事學會了哪些道理?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提問,有的學生思維快,回答問題比較輕松,面對思考能力較弱還容易緊張的學生要留給他們適當的準備時間,這樣能夠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保護學生的尊嚴,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在充足的思考時間中培養學生提高自身的自信心,提高學習成績。
三、等待是一種教學藝術
教師的教學能力取決于是否能夠帶動課堂的學習氛圍,學生的智力發展是不平衡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用相同的方法幫助每一個學生,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在提問的環節中,學生可能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教師在進行提問時,要運用動作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并學會適當的重復以及等待,并要求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時如果回答不夠準確,教師要進行引導,積極地鼓勵學生回答問題,鼓勵內向的學生積極的回答問題,并給予肯定,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信心。另外,多用眼神和學生進行溝通,安撫學生緊張的心理,使得學生在平靜的心理狀態下回答問題,能夠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等待學生的回答能夠讓學生真正的靜下心來思考,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語文的重要性就是要進行思考,在思考中才能真正的吸收語文魅力。比如,在教學《誠實的孩子》時,教師要根據課文提問學生,為什么誠實的孩子可以得到大家的喜愛,怎樣做一個誠實的孩子呢?讓學生進行思考,教師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要觀察學生的表情,對思考過后躍躍欲試的學生給予肯定的表情,能夠促進學生大膽地進行回答,培養學生的積極性。
總之,在教學環境中,良好的教學環境能夠培養學生思考的能力,教師學會等待,注重學生對知識是否真正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語文的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淮英.等待“問題學生”成長的思考[A].農業職業教育與“三農”問題:云南省農業教育研究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
[2]鄢超云.師幼互動中的等待問題初探[J].學前教育研究,2004(04).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