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建偉
摘 要: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關鍵,也是促進學生學習能力不斷提升的重要因素。在新課標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設計問題,利用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考,促進學生成長,已經成為每一個小學數學教師積極思考的課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問題設計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問題始終貫穿于整個課堂。優秀的教師往往能設計出精彩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啟學生的學習思維,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那么,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有效設計問題呢?
一、問題設計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思維活動的展開是從疑問開始的。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要設計能夠勾起學生好奇心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學習幾何知識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一道題目:“有一根1米長的鐵絲,將它動手揻成一個學習過的圖形,看看誰的圖形面積最大?!贬槍@樣一個簡單的題目,學生在大膽猜測、動手操作、計算、比較中,強化自己的計算能力,學生在思考和探究中會提出新的問題,這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問題設計要具有彈性,要促進全體學生能力的提高
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合作者,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出有彈性的問題,促使學生在現有水平上都能夠全面提高。問題設計要有彈性,可以從設計開放性的問題出發,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和層次去思考問題,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例如,在學習行程問題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一個題目:甲和乙在九點同時從A地走向B地,當甲到達B地后返回,兩人在C地相遇,如果甲每分鐘走80米,C地距離B地100米遠,這時的問題可以讓學生自己來設計,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設計難度不一的題目,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三、問題設計要結合內容實際,促進學生德育發展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可以結合內容設計,將德育內容融入問題中,強化學生的德育,給學生上一次思想品德教育課。例如,在教學乘法估算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一個家庭塑料袋使用的情況,從一天、一個月到一年的乘法估算,引導學生思考得到什么啟示,這樣一來,學生能夠認識到白色垃圾污染的嚴重性,這樣的問題設計比說教的效果要好很多。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設計問題,教師要注重學生興趣的激發,設計有彈性的問題,提出促進學生德育發展的問題,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編輯 鄭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