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偉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日趨完善,這給企業的發展既帶來了無限的動力,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傳統的社會主義經濟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市場需求,應不斷創新企業經濟管理模式,提升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力。本文在介紹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基礎上,對其現狀問題進行了分析,注重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市場經濟條件;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問題
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日趨建立和完善。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其傳統的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社會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和實現社會經濟效益,企業應不斷優化經濟管理模式。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創新與發展,是企業是否能夠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關鍵。探索出一條何種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經濟管理模式,已成為當前企業管理研究的熱點。
一、企業經濟管理模式概述
了解企業經濟管理模式,應首先應正確把握企業經濟管理含義。所謂的企業經濟管理,指的是對企業進行有計劃、有組織、有協調、有控制的經濟活動,以實現企業價值和經濟效益的提高,最終實現盈利的活動總稱。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經濟管理以生產型管理為主,注重重視生產,而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經濟管理以生產經營型管理為主,注重生產經營。對于企業經濟管理來說,一方面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和生產經營規律,制定一系列相關資源控制和管理制度,以確保資金利用率和投資收益率的平衡;另一方面則根據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規律和發展要求,保證企業所有經營管理活動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我國企業經濟管理模式隨著社會經濟體制的變化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已經歷了兩個階段:一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經濟管理模式以國家劃撥資金為主,企業的盈虧都由國家政府負責;二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在遵循企業經營目標與方針基礎上建立,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競爭為核心、充分結合生產與流通的關系,充分結合經營戰略與具體戰術的關系,充分結合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的關系,并且在結合企業自身生產經營特點的基礎上實現的。
對于企業經濟管理體系來說,首先應明確企業最高管理者職能,一方面企業最高管理者應加強企業經濟規章制度與經濟法律法規的重要性,策劃相關企業經濟管理體系,制定企業經濟管理方針與目標,確保企業經濟管理體系的完善性;另一方面企業最高管理者應保證企業經濟管理要求、方針、目標符合企業自身發展需求,保障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其次,明確企業經濟管理體系代表的設置與智能,通常情況下企業經濟管理體系代表由企業最高管理者指定,并授予一定權限或職責。建立、實施和保持企業經濟管理體系運行,定時將企業經濟管理體系業績或需要優化問題向企業最高管理者匯報,從而促進在企業經濟管理體系內部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運行。
二、我國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國民經濟水平日益提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日趨完善。但是與之相比較,國內企業在經濟管理方式或手段方面仍處于相對落后的局面,在整體上處于摸索階段。由于國內有關經濟管理方面起步較晚,現行企業經濟管理方法多數以引進或照搬國外企業經濟管理模式,雖然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國內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形成和發展,但是受經濟體制影響,現行企業經濟管理模式仍不能適應我國特有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偟膩碚f,國內企業經濟管理模式仍存在著一系列不合理問題,具體主要表現有:
1.在管理制度方面,企業經濟管理體制完善性欠缺。當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促使部分企業加強了對企業經濟管理的認識,但整體上企業對于經濟管理重視度不足。部分企業雖然制定了一系列相關的企業經濟管理制度,但多數流于形式,一些規章制度仍沿用了先前較為陳舊落后的企業管理理念,使得企業經濟管理制度未發生根本性改變。與此同時,對于企業經濟管理制度的制定與實施,企業內部無論是企業管理層人員還是企業普通員工,都缺乏相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未切實可行將相關制度落實到位,最終造成了企業經濟管理制度未達到其預期效果。
2.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缺乏科學有效的方法或手段。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建立和實施離不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但當前國內部分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缺乏科學性,主要由于企業員工整體素質水平偏低、企業相應員工激勵機制不健全以及企業人員流動性偏大等導致。具體主要表現有:一方面,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內部員工缺乏正規的培訓,導致員工工作能力、道德水平及職業素養等水平普遍較低,不利于企業良好形象的樹立;另一方面,多數企業在對員工激勵政策方面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導致員工在工作積極性或主動性方面存在嚴重不足;此外,企業內部人員流動過于頻繁,致使企業部分工作項目不能很好的順利開展,這對于企業工作進程具有不利影響。
3.在企業組織方面,過于模式化而缺乏必要的靈活性。受傳統經濟體制影響,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仍存在著較多不成熟和完善地方,這極大的影響了企業組織機構的設置。當前,較多企業在組織機構方面仍存在著過于死板僵化、缺少變通性和靈活性等問題,這顯熱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要求相悖,對于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具有不利影響。此外,部分企業為追逐眼前利益,過于重視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而對于企業組織結構的科學合理性不夠重視,這對于企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具有嚴重不利影響,對于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經濟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實施具有消極作用。
三、企業經濟管理模式規范化實施建議
如何促進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規范化,可采取以下幾方面措施,具體有:
1.建立健全企業經濟管理體系與組織機構。作為企業最高管理者,其同時也是企業經濟管理最高規劃者和指揮者。一方面,加強企業經濟管理制度與國家經濟相關政策法規的配合性,并做好相應的宣傳工作;另一方面,監督和管理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實施,確保其實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保障企業各種資源能夠更好的為企業經濟管理服務;此外,及時對企業經濟管理模式進行評估、反饋和改進,促進其與市場經濟條件相適應。
2.加強企業經濟資源管理工作。企業經濟資源出公司中物質和資金資源外,還包含了專業技術人員、技術技能培訓、經濟管理相關人員業務素質能力等。通過提供各種技術培訓或其他技能教育活動,提升企業員工經濟管理水平和素質,同時促進其認識到企業經濟管理活動的重要性,確保企業經濟管理質量。
3.對于企業經濟管理相關文件應加強完善工作。作為保障企業經濟管理有效開展的一個關鍵因素,企業經濟管理文件既包含了國家經濟相關政策方針,同時也包括了企業經濟管理活動計劃書、企業經濟管理活動記錄以及企業經濟管理執行手冊等文件。
4.在企業經濟目標實現的策劃方面,以產品(項目)經濟目標的實現策劃、與相關方(顧客)有關要求的確定、評審和確定有關方(顧客)經濟要求、與有關方(顧客)進行溝通四方面為主。
5.針對企業經濟管理中不符合相關管理制度事件的處理,首先,對事件發生原因進行查明取證,采取相應的緊急處理措施,將不符合制度事件影響最小化處理或直接消除已發現不符合事件;其次,制定相應的處理方案,將不符合制度事件停止,并防止其不利影響繼續蔓延。對于不符合制度事件處理過程應作出相應記錄,以便后期遇到相近事件處理提供參考。
6.收集、明確和分析企業經濟管理中的數據,促進企業經濟管理體系的科學合理性與實施有效性。通過對企業經濟管理數據分析,評估企業經濟管理體系改進優化必要性,為企業決策者決定是否調整或改進企業經濟管理體系提供參考。
7.加強對企業經濟管理體系的優化和改進,針對前期潛在不符合制度事件發生因素和企業經濟管理中的數據分析,為避免不符合制度事件再次發生,應加強對企業經濟管理體系的改進和優化,通過在企業經濟管理實踐中,摸索經驗和總結教訓,制定一系列相關預防措施,保障企業經濟管理運行。
四、小結
總而言之,企業經濟管理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對于企業社會和經濟效益的實現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作為現代企業管理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企業經濟管理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應提高重視。
參考文獻:
[1]雷真.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01).
[2]沈莉莉.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經濟管理模式[J].企業管理,2011(08):131-132.
[3]毛春燕.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經濟管理模式探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