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育數字化日益成為現代教育發展的制高點。數字化教學平臺是通過互聯網或其他數字化內容進行教學和學習的活動平臺,它將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而“翻轉課堂”也是近年來在國內外教育改革中出現的全新模式,它徹底顛覆了傳統課堂中“知識傳遞”和“知識內化”的過程。依托數字化平臺進行翻轉課堂,利用平臺的交互功能,有效提高“知識傳遞”環節師生互動水平及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更好地體現翻轉課堂的優勢。
關鍵詞:數字化;教學平臺;翻轉課堂
“數字化教學平臺”是基于互聯網的教學平臺,是一種新的教學資源管理和組織模式,構建數字化教育基礎設施、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也明確寫入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里。
在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對傳統教學“破壞式創新”的“翻轉課堂”應運而生。它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的師生角色,學生從知識的接受者變成知識的探求者,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變成了學習的指導者。在翻轉課堂中,信息技術和活動學習為學習者構建出了個性化協作式的學習環境,有助于形成新型的學習模式。這也正好迎合了我國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新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
一、基于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型
在翻轉課堂中,知識傳授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在課后完成,知識內化則在課堂中經過老師的幫助與同學的協助而完成。根據翻轉課堂的理論和國內外推出的各類模型,結合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體會,將翻轉課堂分成課前、課中、課后三部分。課前教師開發課程,學生學習先行。教師先確定基于標準的課程綱要,對課程進行頂端設計,列出各章節的知識圖譜,合理設計各知識的進階練習,制作學生的課前自學微課程,將有關的預習內容以課前任務單的形式上傳至E學習平臺。學生在課前根據任務單按要求完成任務,并將反饋情況上傳到平臺上。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在平臺上與學生實時溝通,解答學生的疑問,并根據反饋情況制訂課堂教學活動。
課中,老師以提問的方式進行引導,學生針對問題分組進行討論學習,然后交流學習成果,實現對知識的內化。最后,教師適當配以練習鞏固,當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
課后,學生完成相應的課后練習,鞏固知識。老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對部分學生進行知識拓展加深,部分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內化知識。
二、翻轉課堂教學設計評價
為了對翻轉課堂教學方式進行評價,在實施翻轉課堂的班級中以問卷調查形式隨機抽取51名學生發放了51份調查問卷,共收取有效問卷50份。問卷主要圍繞以下幾方面進行:
1.對翻轉課堂喜愛程度及其原因的分析
調查發現,其中表示喜歡的占44%,不喜歡的占16%。在喜歡的學生中,因為課堂中采用交流討論的方式增加了學習的熱情占77%,因為課前的預習更輕松,資料更有吸引力占50%,因為課后有足夠的拓展資源進行學習占41%,因為課堂中能夠及時完成作業,減輕課后學習的負擔占36%。
而不喜歡的學生主要是因為課后視頻的制作要求過高,增加了學習負擔占75%,課前預習效率不高占50%,課堂習題講解不夠占37.5%。分析原因,首先是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教師安排的課前視頻任務在完成時間上預估不夠;學生對這種完成任務的預習方式不熟悉;預習任務需要通過小組討論共同完成,部分學生在小組活動中參與不夠,導致預習效率不高;對課堂上小組探究活動時間安排過多,導致后面的在線練習和講解時間不夠。
2.對前置學習環節的滿意度分析
調查發現,有78%的學生認為課前學習階段的學習難度適中,12%的學生認為難度較大,8%的學生認為難度太大,表明課前要求學習的內容,學生基本有能力通過觀看微課程掌握。對于課前提供的自學資源,52%的學生認為容量適中,26%的學生認為較多,10%的學生認為太多,有12%的學生感覺資源不夠。表明課前提供給學生的資源基本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但對于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來說,提供的資源還是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其中有48%的學生希望增加動畫、視頻資源,32%的學生希望增加PPT演示,16%的學生希望增加一些文字資源。
3.對翻轉課堂的認可度分析
調查發現,32%的學生認為翻轉課堂的學習效率較高,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及時完成老師的任務,36%的學生認為能按時完成任務,有8%的學生不知如何參與課堂,沒能完成任務。另外,46%的學生認為有利于基礎知識的深入掌握,68%的學生認為有利于自學能力的培養和提高,64%的學生認為有利于溝通能力的培養和提高,54%的學生認為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分析能力、解決能力。
根據調查,66%的學生愿意繼續進行翻轉課堂,8%的學生無所謂,26%的學生不愿意繼續進行翻轉課堂,這表明翻轉課堂還是得到了多數學生的認可和支持。
基于數字化教學平臺的翻轉課堂與其他模翻轉課堂型相比,具有它自身的優勢。首先,它充分發揮了網絡學習平臺的數字化功能。課前教師將自學資料上傳至平臺,學生在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情況來調整學習節奏,對于困惑的地方可以停下來反復觀看微課程。微課程可以讓學生對知識有一個直觀感受,對于一些簡單的概念學生完全可以在預習中掌握,課上教師就可以側重于解決學生在前置學習中的問題,讓課堂學習走向深度學習。同時,學生在平臺上可以在線完成練習,平臺根據預設答案進行自動批改,針對錯題學生可以看解析,也可以在線與同學和老師交流,尋求幫助,使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其次,教師和學生在每個環節中活動任務都明確列出,提高了翻轉課堂的效率。再次,課后的“評價反饋”環節滿足了不同學生的需求。對學習薄弱的學生可以通過練習講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進行拓展訓練提升能力。
課前學習資源在學生“先學”環節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的學習資源還很有限,特別是微課程的內容還很不足,這需要教師不斷去完善和補充。要實現數字化教學平臺走進課堂,對網絡速度的要求相對較高,而目前校園的網絡速度還不足以實現所有學生都能同時在線參與學習。另外,學生課前學習的主動性還是有明顯的差異。部分學生在課前的小組活動中參與度不高,這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加強監督和指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基于數字化教學平臺的翻轉課堂還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中學教育中的應用還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要真正實現這種模式還需要教師們進一步進行理論和實踐的研究,使這種模式更加成熟和完善。
參考文獻:
[1]段玲玲,楊成.數字化教學平臺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74-76.
[2]鄒景平.教育的破壞式創新“上場了[J].中小學新興技術教育,2012(03):15.
[3]張金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因素探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3(10):59-64.
[4]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04):46-51.
[5]黃燕青.翻轉課堂中微課程教學設計模式研究[J].軟件導刊,2013:157-159.
作者簡介:徐清,男,碩士,就職于江蘇省常州市外國語學校,研究方向:物理教學。
?誗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