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
[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抽象思維發展的黃金時期,利用生動、趣味化的情境模擬不僅可以實現學生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有效過渡,而且還可以使他們在實際與理論、感性與理性的矛盾沖突的解決中全面提高綜合能力。以蘇教版八年級下冊《海燕》一課為例,通過角色扮演、播放相關音樂、運用想象和聯想等來創設情境。
[關鍵詞]初中語文 情境教學 途徑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5)160009
所謂情境教學,就是借助學生所熟悉的環境和參考物,將既有的經驗與知識、概念相聯系,進而在經驗的基礎上對新知進行探究學習的過程。從學生思維發展特點來看,初中階段是學生抽象思維發展的黃金時期,利用生動、趣味化的情境模擬不僅可以實現學生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有效過渡,而且還可以使他們在實際與理論、感性與理性的矛盾沖突的解決中全面提高綜合能力。本文以蘇教版八年級下冊《海燕》一課為例,試探討情境教學多途徑的可能性。
一、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指將文章內容以表演的方式進行展示,主要有小品、相聲、啞劇表演等幾種方式。其一方面要求學生能夠整體把握文章的主旨,以在表演的過程中盡可能地揭示主題;另一方面需要學生對課文的重點字句進行剖析,以盡可能地貼近人物的心境。角色扮演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且是他們主動參與的情境,是對教材進行主觀加工潤色的過程,通過體驗、表演等形式,可以使學生對文章思想內容、主題等有更為深入的認識和理解。
在《海燕》一文中,作者高爾基賦予了海燕以人的靈魂,學生對海燕的形象、寓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認識。教師不妨將海燕擬人化,要求學生展示自己的表演天賦,將海燕在暴風雨將來、逼近、即臨的三個不同的情境進行表演:“如果海燕和人一樣具有四肢、表情,同學們能不能根據文字所傳達出來的精神,通過表演來塑造海燕這一搏風擊浪的形象呢?”如“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一句,學生需通過具體的言語、行動、神態來表現出風暴面前海燕高傲的個性、英勇無懼的神情;“蠢笨的企鵝,膽怯地把肥胖的身體躲藏在懸崖底下”一句,則需要學生仔細揣摩企鵝畏縮、膽怯的行為,以突出海燕的英勇、樂觀。
二、 音樂情境
正如羅扎諾夫理論所強調的那樣,“一場精心安排的音樂課可以僅僅用5%的時間完成60%的教學工作”。一方面,音樂作為藝術性的語言,可以為文字提供美的補充,延長學生美的體驗;另一方面,音樂能夠以節奏和旋律渲染氣氛,影響學生的情緒,學習與放松兩不誤,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因此,教師要充分運用音樂這一課堂教學資源,通過音樂情境來營造課堂氛圍,激發學生情感,拉近文字與學生心境的距離。
如在《海燕》一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憑借靜態的文字很難感受到暴風雨的兇猛、海燕的豪情與力量,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命運交響曲》,使學生和著旋律來朗讀課文,感受狂風肆虐之時,海燕遨游于海面與黑暗作斗爭的豪情壯志。學生于緊張的節奏之中,仿佛可以感受到暴風雨將來之前海燕躍躍欲試的蓬勃力量;于激昂有力的旋律之中仿佛能夠聽到海燕的叫喊聲、呻吟聲,具有勇往直前的力量;于不可阻擋的音樂氣勢中,仿佛可以看到海燕戰勝暴風雨的堅強意志和必勝信念。
三、 想象聯想
想象聯想是指有目的的創造性思維活動或心理活動過程,如對某一事物構建新的形象特征或由某一事物想到與之有聯系的相關事物。通過適當的想象和聯想,既能夠得到一定的學習樂趣,有效培養思維能力,又能夠對事物有更為深入的認識,起到透過現象看本質的作用。因此,教師在課堂設計過程中,要善于運用想象和聯想這一手段,以倡導學生發散思維,將書本讀厚。
如在《海燕》一文中,作者主要側重于對環境以及海燕飛翔等形態的描寫,來完成海燕搏擊長空的英勇形象塑造。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展開想象,感受海燕在與暴風雨作斗爭時的內心活動,以心理描寫的方式對文章進行補充。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將海燕在蒼茫大海上高昂飛翔的畫面進行定格,通過繪畫的方式展現海燕勇于斗爭的精神。通過補充文章、繪畫等方式來填補文章本身的空白,這樣既可以利用心理描寫來表達內心的真實體驗和感悟,又可以切身地感受海燕與暴風雨搏斗的姿態。
由境生情,以情析境,“情”與“境”是語文課堂的兩大要素。情境設置著眼于學生的能力發展,以最大限度再現教材知識中具體化的實際事物和生動場景或環境,從而使學生在帶有一定主觀色彩、以形象為主體的表征事物的認識、體驗過程中,逐漸深化對知識、概念的理解。因此,教師在積極探索語文情境教學多種途徑的同時,要充分挖掘、利用多種課堂教學資源,為學生創造多種知識體驗的方式。
(責任編輯 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