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婷
摘 要:媒體工會是維護媒體行業職工利益的機構,媒體工會中“人文關懷”的實現對企業和職工的發展都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面對現代企業職工因環境而產生的種種心理困擾,中共在十七大報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思想。本文主要就媒體工會“人文關懷”實現的途徑及媒體工會“人文關懷”實現的意義做了簡要說明。
關鍵詞:媒體工會;人文關懷;實現
人文關懷起源于西方的人文主義,主要體現在對人性以及人的價值的肯定。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及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企業職工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職工在環境壓力下常出現各種心理、精神方面的困擾。媒體工會要把握好新形勢下的職工需求,注意做好新聞單位內企業人文關懷與職工心理疏導工作。媒體工會“人文關懷”的實現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媒體工會“人文關懷”實現途徑:
(一)開展職工文化教育活動
媒體工會的“人文關懷”,首先體現在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圍繞職工的文化素質和技能素質,在職工中組織開展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如開展“提倡節約,反對浪費”等教育活動,在樓梯口、宣傳欄處張貼醒目標語和圖片,或開展工作競賽,評選職能部門節約標兵,培養職工的責任心與道德觀[1]。工會還要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為職工提供學習培訓的機會,提高職工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如成立“青年夜校”,鼓勵職工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專業技能培訓,既能滿足企業發展要求,又提高了職工的個人綜合素質,一舉兩得。所以,開展職工文化教育活動,多途徑、多角度為職工提供學習機會,也是媒體工會人文關懷的一種。
(二)做好職工文體活動建設
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不僅可以增加職工之間的交流溝通,還能極大地調動職工的積極性,更好的促進教育實施,加強團隊之間的凝聚力與合作意識[2]。如成立職工文體俱樂部,由職工自行管理組織會員開展活動;也可在職工中開展各類文體競賽,如舉辦職工合唱比賽、職工趣味運動會,創新大賽等。活動的開展不僅豐富了職工的業余生活,增進了交流,還能有效地幫員工釋放工作壓力,有利于員工的心理疏導。
(三)堅持“以人為本”,切實為職工服務
人是生活的主體,在工會中人的管理非常重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人為中心,創造良好的環境。媒體工會可通過傾聽職工心聲,對于一些經濟困難的職工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3]。如成立“困難職工幫扶基金”。“以人為本”還體現在:派人去醫院看望慰問生病職工,定期組織優秀員工帶薪休療,年終發放慰問員工物資等,本著為職工服務的原則,真正把企業“人文關懷”落到實處。在媒體企業的發展中,工會要做好員工間疏導工作,當好企業職工的娘家人,對涉及到職工自身利益問題,要做好知情人與報告人,及時向上級反映職工意見,為職工營造一個合理、有序的工作環境。如定期召開職工代表大會,企業與職工共同協商大事,傾聽職工心聲,加強職工的企業歸屬感等。
(四)做好職工心理疏導工作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企業職工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心理問題也愈加嚴重。如因貧富差距而產生的“仇富心理”,工作競爭壓力大而出現的焦慮問題等,嚴重時會導致抑郁癥等。這些精神心理問題如得不到及時解決,職工心理會出現挫敗感、焦慮感等消極情緒,這些消極思想對職工本人和企業發展都極為不利。所以企業一定要積極關注職工的精神狀態,及時疏導職工心理,做好思想建設工作。
二、媒體工會“人文關懷”實現的意義
現在的社會是文明的社會,是以人為本的社會,媒體工會代表的是基層職工的利益。媒體工會“人文關懷”的實現,首先可以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維護職工的利益問題,增加職工的成就感;其次就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職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企業和諧發展[4];另外,工會的職責就是要協調職工間各類矛盾,促進企業和諧共融。第四,企業發展的前提是實現每位職工的進步,因此,媒體工會要做好企業的培訓工作,促進職工不斷學習,提升工作水平,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多動力。所以說,工會是促進職工與企業共同進步的基地。
三、總結
綜上所述,媒體工會“人文關懷”的實現主要途徑有四個。第一,開展文化教育活動,提高職工的文化素質與技能素質;第二,做好職工文體活動建設,激發職工的工作熱情;第三,堅持“以人為本”,切實為職工服務;第四,做好職工的心理疏導工作,關心職工心理、精神變化。媒體工會“人文關懷”的實現,不僅能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促進職工的身心健康,同時還能進一步促進企業的發展,總而言之,媒體工會“人文關懷”的實現對于職工和企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江.淺談媒體工會“人文關懷”的實踐與思考——以杭州日報工會為例[J].杭州(周刊),2013,(06):55.
[2]梅先明.工會在媒體發展中的作用[J].新聞前哨,2013,(09):103.
[3]宋新勇.淺論媒體工會工作者的素質[J].企業導報,2013,(18):149.
[4]索成.工會媒體人的振奮[J].當代工人,2014,(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