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彬
摘 要:隨著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城鎮化的不斷深入,教育行業已成為一種朝陽產業在各個縣市良莠不齊地蓬勃發展。本文拓展運用委托-代理理論,創新機制優化校區與家長之間的委托代理關系,降低交易成本,增強雙方信任、提高教學質量,進而提升校區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教育機構;核心競爭力;委托代理理論
一、委托代理理論的創新應用
1930年美國經濟學家伯利和米恩斯研究發現企業所有者兼具經營者存在著極大的弊端[1],進而提出“委托代理理論”,倡導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委托-代理理論更關注企業的內部組織問題,研究代理者的逆向選擇、委托者的道德風險、信息不對稱等問題。而企業是一系列合約的聯結,有些企業與外部合約締結的委托代理性質非常明顯,比如私人醫院與患者、保險公司與入保者、教育機構與學生家長等[2]。如果能夠通過設計合理機制降低兩者間的信息不對稱、減少委托者和代理者之間的不信任、防止或者緩建由于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造成的交易成本,那么交易雙方會彼此信任,交易將更加容易進行,顧客的認可度和忠誠度將大大提升,企業產品及服務的銷量將快速發展。
本文探討家長與教育機構間的委托代理,即家長對孩子進行投資,校區收取費用進行服務(代理培養),這種模式本身也是一種委托-代理行為[3]。兩者間往往存在信息不對稱或不信任。而增強這種信任是校區獲得顧客忠誠度、良好聲譽、充足市場的有力保證。所以校區應當在降低家長的委托代理成本上下功夫,讓家長放心,讓家長信賴,讓家長說好。進而拓展業務,提高競爭力,謀求長發遠展。
二、降低委托代理成本的創新討論
(一)無效退款協議
合同的契約可以將委托代理成本降低至最低,顧客通過合同往往能夠放心并信任對方[4]。家長往往愿意孩子得到提高,也愿意去承擔經濟風險去接受較高的價格為孩子報輔導班。所以這份無效退款協議可以根據家長的風險偏好程度酌情去設置。此外應當將員工績效與退款協議銜接,對于成績沒有得到提升或者提升不大的任課老師進行處罰,施加壓力。對于提升空間很大的任課教師應當給予獎勵。通過績效將無效退款協議進行有效分解,使得無效退款協議起到良性的循環作用,并能成為內在的一種動力推動校區的發展。
(二)家長會創新模式
校區定期進行中期檢測,并及時和家長溝通,就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以及校區老師和學管平時的觀察與家長進行討論。一是為了讓家長知悉孩子在校區的進步和表現,增加教育和服務的透明度,減少家長的誤會和懷疑,增強其可信賴程度。二是為了從家長處了解孩子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以教育專家的身份進行疏導和糾正,進而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學習障礙和問題,使之得到提升。
(三)課后跟蹤學校反饋機制
課后跟蹤應當包括三個方面。1.期后對學生的免費再檢測并給出意見。利用校區的優勢資源定期組織模擬考試并進行集中或者一對一的糾錯分析,次舉不僅可以增加校區人氣,也可彰顯校區的專業形象和責任意識。2.跟蹤家長,進行不以銷售為目的的電話訪談。回訪家長則不應以銷售為目的,這一點應該在學生培訓期間建立起良性的溝通習慣,并將我們溝通的宗旨和目的告知家長,以教育問題專家甚至是教育醫生的形象為家長提供支持。3.親自或者與家長一道詢問學校任課教師。跟隨家長邀約任課教師了解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和問題。如此更能展示校區服務的專業,展示校區的責任感和職業良心。逐步建立起家長對校區的信任和依賴,并以此建立起數據庫,對家長的問題進行集中綜合建立問題庫便于員工借鑒學習。
課后跟蹤和數據庫的運用是一個非常復雜耗時的工作,所以不可能都做,一是要選擇重點顧客,二是盡可能找到可以依賴的科學方法。此外利用學校的任課老師作為兼課老師或者作為客座教師建立長期業務聯系。這也將是校區的強勁動力之所在。
三、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其他途徑
(一)優化教師資源
教師最為最直接接觸學生的員工,是校區最為寶貴的人力資源和根本動力[5]。應不惜以較高的工資吸引在外工作的高學歷人才。民營教育機構很難招聘到高學歷的應屆畢業生,但是一部分在學校任教的優秀教師因為沒有編制工資又低,往往是我們的一個重要資源。此外有經驗的人員的返鄉就業,也可以提供給一定的選擇機會。更為實際的是選擇就近籍貫的師范本科類應屆畢業生。雖然沒有工作經驗但是具有較強的可塑性且便于價值觀的灌輸和人才管理,一經培養往往能夠在校區穩定后發揮重要作用。
(二)教育服務專業化
校區應健全職能部分,設置學管、課程顧問、市場拓展、教師團隊、教務、財務六大職能進行細分。更加面對家長和學生,服務到位,考慮全面,而且更加側重于個性化服務,跟蹤式服務,反饋式服務。這種服務方式是一般的培訓班不具有的特殊服務方式。
(三)準確定位專業輔導模式
有效合理的品牌經營必須以明晰的辦學目標和教學定位,比如一對一輔導、小班輔導、大班集體集中授課等模式。 辦學的目標和定位問題要以教育機構的經營理念以及機構本身的競爭實力等為主要依據[5]。
參考文獻:
[1]王國順.企業理論:契約理論[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
[2]史建華.中校外教育機構管理實踐與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
[3]劉文華.委托代理理論在教育中的應用[J].煤炭高等教育,2010 (3):73.
[4]吳嵐.高等教育視閾中信任研究的理路與進展[J].求索,2013,(3):21.
[5]胡婷.民營教育機構的品牌營銷策略淺析[J].新聞傳播,201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