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寧,陳剛(中核蘭州鈾濃縮有限公司,蘭州730065)
淺談建筑安裝工程施工現場管理
關東寧,陳剛
(中核蘭州鈾濃縮有限公司,蘭州730065)
摘要:為了提高現場安裝工作效率,實現安裝過程的工序控制等基本目標,保證建筑安裝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本文從如何做好施工現場管理工作談點粗淺認識。
關鍵詞:施工前的準備;工序控制;成本控制;資料歸檔??
隨著鈾濃縮工業的發展,鈾濃縮生產和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蘭鈾公司經歷了五〇四工程、示范工程、三期工程直至現在的四期工程建設,施工現場的管理始終是工程建設中的重點,現場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工程安裝的質量、進度、成本及施工安全。為了做好施工現場的管理工作,要求施工現場負責人、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從施工前的準備入手,合理安排,按工程進度全方位的控制各工序節點目標的實現。
(1)施工現場負責人在接到施工任務后,首先應熟悉施工圖紙,了解施工現場所在廠房的工號、主要的特點、設備和管線實物工作量、安裝中的技術要求及其依據的技術文件和標準規范,擬定出合理且經濟的施工進度計劃。
(2)在施工技術方案的編制上,最好由施工現場負責人或技術人員來進行編制。編制人員能準確的根據圖紙、技術要求和時間進度,確定施工機械的選用、施工方法和主要工序等工作內容的搭接關系,并繪制工程進度計劃網絡圖。這樣有利于現場負責人和技術人員對施工進度計劃、工期保證措施、日程安排、關鍵工序、主要施工步驟、質量和材料的需用量做到心中有數。
(3)施工技術方案在安裝工程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為:施工方案在安裝工程管理中起到了指導、協調作用,提醒施工現場負責人按照施工進度計劃找出決定工期的關鍵工序和關鍵部位,為安裝工程管理提供了技術依據,是安裝工程中的質量管理、工期控制與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以及驗收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且不要只認為施工技術施工方案只是作為歸檔資料用的,以致在編寫過程中脫離了標準、規范的要求,沒有按照規范要求去編寫。更不要將多個子項目編制在一份施工方案中。這樣,會給今后資料歸檔各分部分項工程搭接上帶來很多困難。
質量計劃是保證施工過程中主要工序檢查的重要手段。為了使工程安裝從事后檢查轉向工序控制,達到“安裝技術要求”的目的,必須加強對主要施工工序的質量控制。為了更有效地做好事前質量控制,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嚴格遵守質量計劃,按照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檢驗等工序進行檢查。施工中嚴格執行見證點、記錄審查點、停工待檢點等主要工序控制過程,施工現場的安裝過程控制是工序控制的重要環節。施工中依據標準、圖紙、程序、驗收標準,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施工工序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是進行施工安裝的依據和保障,是確保工序質量的前提,任何安裝人員都應嚴格執行。在執行各工序安裝質量控制中,不要怕煩雜,每道工序都要認真地去做。省略工序將會給工程帶來無法挽回的后果。例如:閥門在進場前未做打壓試驗,管道油漆少刷一遍,管道的焊縫雙面焊改為單面焊,焊縫焊接高度不夠等現象,會給工程工作帶來返工、工作量增加,延誤工期。工程質量也得不到保障。
(2)材料管理。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用大量的材料,對材料的存放位置、數量、規格型號要有一個準確統計。材料的存放要整齊、存取方便,避免二次搬運,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另外,存放也要適合,不要與技術要求相違背,比如,不銹鋼材料是不允許與碳鋼放在一起,更不允許材料受到污染或腐蝕,以免將來多一道工序,給加工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材料到位后,嚴格按照驗收規范和計量檢測對材料進行復檢,檢查材料數量是否符合要求,質量是否達到技術標準。驗收完后要對材料做好詳細的記錄,并辦理驗收手續。對于材料沒到貨、材料質量有問題等影響工程質量、進度的,及時向有關負責人反映,以便協商解決。對于已經影響工程質量、進度的,需辦理相關手續。
(3)批量加工產品時,要充分利用機械設備效能作用,改進加工工藝,運用先進操作方法,提高勞動生產效率,提高工程質量優良品率,杜絕返工損失,節省人工費用支出。工序產品的檢驗可利用制作工裝來進行質量檢驗,這樣既能加快施工進度,又能保證產品質量,只要定期對工裝進行檢驗就行了。
(4)建立健全工序檢驗制度。制定必要的工藝卡,每道工序按照工藝卡技術要求進行產品自檢。下道工序在接收上道工序產品時,應對產品進行檢驗。如不進行檢驗,產品出現質量問題由下道工序負責解決產品出現的質量問題。對于關鍵工序的檢驗過程,專檢人員、監理都要在場,并認可檢驗結果。檢驗結束后向監理、甲方申報工序檢驗結果。
在施工過程中對影響成本的各種因素要加以控制,并采取有效措施,將施工中實際發生的各種支出控制在計劃范圍內,消除施工中不必要的損失和浪費現象。成本的控制,不僅僅是專業管理人員和核算人員的責任,也是項目負責人、現場負責人和作業小組負責人的責任。按照各自的分工和職責,采取有效的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計劃范圍內。如何做好施工現場的成本控制?對此問題談兩點應注意的問題:
(1)做好材料采購計劃。材料計劃是根據圖紙要求和工程需求提出計劃。在提出之前精心測算所需材料的數量,認真做好材料計劃的審核和市場調研工作,避免材料計劃出現問題,導致材料購置有誤、數量短缺或者多余。例如:材料數量報少了,結果會延誤工期;材料選材不合理,能用型材不去用,造成材料來回搬運、加工、借用設備裁剪等現象,結果是費時、費力、費工。
(2)現場材料管理的好壞,對施工項目的進度、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施工過程中需用大量的材料,對這些材料的存放位置、數量、規格、型號需要有一個統計。材料的分類堆放要整齊,存取方便,盡量減少搬運,特別是不必要的搬運。例如:管道上所用的法蘭、盲板等管件,在搬運過程中要輕拿輕放,不要將密封面損壞或受到污染和腐蝕,以免將來多一道工序,甚至造成浪費,給施工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材料到位后,要對材料進行復查,統計一下材料數量是否符合使用要求,質量是否達到標準,半成品是否全到位。作為現場的負責人應對這些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不要因為產品質量問題一錯再錯,造成現場管理混亂。
施工現場管理,除了施工前的準備、工序控制、成本控制等因素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就是工程資料歸檔的問題。工程資料歸檔工作是工程建設中的一項重點內容之一,其資料歸檔是一項煩雜,要求精細的一項工作,沒有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是無法按照程序、標準要求完成的。為此,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工程開始前制定資料歸檔管理辦法及工程資料進度計劃,明確責任,將工程建設的資料歸檔管理工作納入各施工單位的職責考核范圍,明確施工單位技術人員負責施工現場的資料收集與整理。
(2)充分發揮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作用,及時有效的記錄、收集、整理、匯總資料。切實履行承包職責,層層把關,即監督施工進度和工程質量,又保證施工中資料及時收集。
(3)資料形成要盡最大可能貫穿于工程全過程,確保工程資料的真實、準確、完整性。
(4)組織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進行資料歸檔知識培訓,認真學習《國家重大建設項目文件歸檔要求與檔案整理規范》(DA/ T28-2002)及相關的檔案管理制度,明確歸檔要求。包括工程檔案資料整理標準和排列方式,統一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組卷及歸檔標準,為檔案的形成、積累、整理工作提供依據。
(5)工程歸檔資料的現場收集一定要跟施工工序進展同步,這樣不僅對施工現場的工序操作起到監督作用,而且對工程資料的檢驗給予支持。諸如管道加工中的探傷報告、安裝中的壓力試驗報告以及安裝中的設備調平試驗報告等技術參數的見證,都能較好的反映出工程檢驗資料報驗的真實性。不要等到工程施工快結束時,去補救。
總之,施工管理是工程建設能否順利完成的關鍵,其工作量大且繁雜,需要我們認真做好準備工作,建立管理體系,明確職責,恪盡職守。只有做好以上幾個方面的工作,我們才能提高現場安裝工作效率,保證安裝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國家重大建設項目文件歸檔要求與檔案整理規范.DA/T28-2002[S].
作者簡介:關東寧(1961-),男,遼寧沈陽人,大專,經濟師,于1987年7月畢業于衡陽工學院(現南華大學)工業企業管理工程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