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景勝
【摘要】翻轉課堂提倡“以學生為主,以教師為導”的教學理念,實現了課前與課堂教學的有機互補。這有利于促進高中思想政治傳統教學模式的轉變,培養學生興趣與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
【關鍵詞】翻轉課堂 高中思想政治 教學模式轉變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069-01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在課上講授知識,學生在課后完成相應的練習,鞏固知識點。而翻轉課堂的訣竅在于“先學后教”,即學生在課前學習教學材料,然后帶著問題到課堂上討論,完成知識內化的過程。借鑒這種教學模式,探索其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中的應用,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學質量,對于思想政治課堂實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翻轉課堂的內涵及特點
翻轉課堂是依托課堂在線讓學生課前觀看教學視頻,完成知識傳授的環節,而在課堂進行討論、探究問題,達到深化知識的目的,其本質在于提倡“以學生為主,以教師為導”的教學理念,帶來了學生與教師的角色轉變。
一方面,對于教師而言,教師以往在課堂傳授知識的環節轉化為了教學視頻,教師需要在課前制作好相關視頻供學生觀看,同時為學生推薦各種豐富的學習資源。在課堂上,教師以回答學生問題為主,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中,幫助學生掌握和運用教學視頻的新知識和技能,擴展學生掌握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成為了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引導者;另一方面,對于學生而言,學生需要花大量的時間預習知識點,完成視頻教學內容的學習,歸納知識點,發現難點與疑點,接著在課堂上與教師、同學互相討論問題,成為了課堂了主角。可見,翻轉課堂顛覆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學步驟,轉變了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定位,有利于實現教學過程課前與課堂、線上與線下的有機互補,提高教學質量。
二、高中思想政治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重點與難點難以突破
高中思想政治知識點較為抽象,不利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與社會生活聯系在一起,形成理解上的障礙,增加了思想政治授課的難度。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展示視頻、圖片、講述等手段幫助學生理解,但課堂時間有限,教師重在教授知識點,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非常不利于學生將思想政治學活。
(二)課堂氛圍不活躍
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為主,教師根據已經制定好的教學內容按部就班的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這種填鴨式與灌輸式的教學,不利于師生之間互動,讓學生覺得思想政治既枯燥又乏味,最后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三)不注重學生興趣與能力的培養
傳統教學模式上,多數學生認為思想政治是一門死記硬背的學科,甚至不能理解思想政治中的首要、根本、核心、本質等概念。教師若能從學生特征出發,關注學生,理解學生,選擇學生喜歡的話題切入課堂教學主題,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大膽提出自己的看法與意見,才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三、翻轉課堂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應用
思想政治教學中引入翻轉課堂可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有效克服前述問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
(一)圍繞教材,選取知識點,制作教學視頻
教學視頻的制作是翻轉課堂的第一步,制作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學生掌握知識點的程度。因此,教師在制作教學視頻過程中,需要主要三點。
一是選取適當的知識點,不一定所有的思想政治知識點都適用于翻轉課堂教學。例如,學習“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一節中,該節的知識點通過視頻教學,學生會難以接受,會引發學生的排斥心理。對于這些陌生、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應事先在課堂上進行討論,讓學生的認識更具體與深刻,之后才考慮使用視頻教學傳授知識點。
二是教學視頻的內容要緊扣教材,重在教學方法。視頻內容應避免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具體來說,視頻表現上要更加立體、形象、動態化將知識點呈現給學生,內容上要注重思想政治的科學性,加強理論與實際的聯系,注重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例如“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一節中,可以通過講述現實生活中的案例以及教師自身經歷等,或者播放一段人們商品交換的視頻,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商品的價值與使用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是教學視頻的個性化。每個高中學生在記憶、思維、知覺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因此,其對于思想政治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也不盡相同。因此,為了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在第二天課堂上對視頻教學內容都有差不多的基礎,可以設置不同的版本,有些版本語速較慢,可以給予基礎薄弱的同學更多的思考時間,而有些版本語速較快,能夠滿足基礎較好的同學需求。
(二)圍繞問題,加強師生互動,引導學生自我探討
在課堂上,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可以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我探討,尋找問題的癥結所在,并且適時的給予點評和引導,糾正不正確的觀點,幫助學生內化知識。對于探討的形式,可以有小組討論、課堂表演以及學生辯論等形式,并且在探討過程中,教師要起到監督作用,督促學生積極參與討論。
1.小組討論
選擇一個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小組規模應控制在5人左右,且每組設立組長、記錄員、計時員等,明確小組分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協作能力。例如,在講述政治生活中的民族問題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提問:抵制日貨的愛國形式,大家覺得好不好?然后由各小組進行討論。最后,可以讓每個小組選取代表在課堂上論述觀點與理由,或者讓小組提交一份報告。
2.課堂表演
針對一個問題,設立情境,由學生扮演相關的角色,促使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和探究知識。例如在講述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時,可以讓學生扮演買著與賣著的關系,通過角色扮演了解商品的基本屬性。
3.學生辯論
對于思辨性問題,可以通過辯論的形式,將學生分為正方與反方兩組,讓學生在交流辯論中拓展自己的思維。例如在依法治國一節中,可以提問:治國之道是人治還是法治,由學生展開辯論,通過辯論中了解不同治理方式的優缺點,從而更深刻的了解當前的法治社會的原因與意義以及所存在的不足。
總之,將翻轉課堂運用于思想政治教學中,需要基于思想政治課堂的特點,選取適當的知識點,制作教學視頻,達到傳授知識的目的,然后巧妙的設置問題,圍繞問題,通過小組討論、課堂表演、學生變量等形式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對話,幫助學生內化知識,提高思想政治教學質量和效益。
參考文獻:
[1]曾淑煌. “翻轉課堂”的理論意蘊與實踐探索[J]. 教育評論, 2014 (10): 118-120.
[2]張金磊, 王穎, 張寶輝.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 遠程教育雜志, 2012 (4): 46-51.
[3]郭哲男. 翻轉課堂哪些不能翻轉[J].教學與管理, 2014 (9): 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