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鳳萍
【摘要】物理是初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課程,具有理論與實踐并重的特點,高效物理課堂教學的構建,要注重“生本”理念下,物理教學方法及模式的優化與調整。本文立足于初中物理教學現狀,就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提出了若干建議,推動初中物理教育教學的改革發展。本文旨在強化對初中物理教學現狀的認識,并為今后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資料。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物理 高效教學 構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174-01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以“生本”理念為導向下的教育教學改革,強調學生為主體下,教育教學方法及模式的優化與調整。當前,初中物理教學正處于改革發展的時期,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制約了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因此,在新課改理念的引導之下,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成為推進初中物理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抓手。因此,筆者立足“生本”理念,就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提出來若干策略,深化新課改下初中物理教學的改革發展。
一、踐行“生本”理念,創設教學情境
初中生處于個性發展的特殊性,尊重學生個性發展是構建高效課堂教學的基礎。新課改強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生本”理念的踐行凸顯了新課改下教育教學改革的新方向。初中物理課程創設教學情境,促進學生從生活走向物理,進而逐步培養良好的物理情感,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投入到學習之中。情境教學的創設,進一步強化了教學要契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發展需求,基于多樣化的教學形態更能促進教育教學的發展。
情境創設的立足點在于緊扣教學內容、圍繞教學目標,并迎合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貫徹落實“生本”理念下,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學習轉變。首先,情境創設的出發點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以情境帶動行動,更具有導向性。例如,在“液體壓強”的課時教學中,筆者首先讓學生將課前準備的塑料瓶扎幾個小孔,隨著小孔深度的不斷增加,學生們很快發現:水從小孔泄露出的現象日益清晰。筆者見學生十分詫異之際,提問學生,引導學生探究學習,增進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其次,以問題為導向下的教學情境,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舉措。筆者在“大氣壓”的課時教學中,以長頸漏斗作為工具,向其里面灌入紅色的水,然后倒置。學生驚奇的發現:漏斗中的水居然沒有流出來。面對這一現象,學生們討論熱烈,筆者趁勢提問學生:為什么水沒有流出來呢?這與我們今天所講的壓強有什么關系呢?帶著問題,學生的探究、討論更加具有方向性,激活了課堂教學的氛圍。
二、抓住教學的雙向特性,強化互動式教學開展
物理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課程,源于現實生活、緊扣實際生產工作,實現物理教學“接地氣”,是構建高效課堂教學的重要元素。教學是師生雙邊教與學的互動過程,強化互動式教學的開展,既尊重了教學的本質,也強化了教學的有效性。在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之下,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灌溉式教學、牽引式教學,形成“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教學狀態,這顯然難以實現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因此,初中物理教學要緊緊抓住教學的雙向特性,構建學生、教師雙向的教學方式。學生的主體特性充分尊重,強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并掌握其中的內涵。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通過師生交流、生生交流,讓學生在合作探究、合作溝通中,實現全方位的互動式教學。例如,在力學的課時教學中,為更好地引導學生探究“牛頓第一定律”,筆者就抓住教學上向的特性,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生生之間的合作、探究,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并讓學生在互動教學中獲得更多的空間自我展示,增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感情,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三、強化物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部分,也是構建高效課堂教學的重要基礎。在傳統教學模式之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缺乏有效開展,以教師為主導下的驗證式實驗,讓實驗教學流于形式、疲于開展,實驗教學質量堪憂。因此,在強化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中,應切實強化物理實驗教學,在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并逐步形成創新精神,契合新課改的教學要求。例如,在“浮力”的課時教學中,在探究“一定條件下,浮力與物重密度的關系”時,筆者就在實驗教學中,首先引導學生選擇恰當的實驗方法,并在合作中進行實驗;然后,引導學生觀察、討論,并最終形成實驗報告。為更好地完成實驗探究及教學內容,筆者對學生進行分組實驗,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相互幫助、協調合作。如,兩人合作實驗,要及時記錄實驗數據;實驗的過程中,要注意物體不要與器皿發生接觸,影響實驗結果;讀數時,為確保讀數的準確性,應使彈簧測力計穩定后讀數。
總之,初中物理教學的優化與調整,是新課改下初中物理教學的發展要求,也是踐行“生本”理念的必然需求。當前,初中物理教學仍存在教學方法單一、教育理念陳舊等問題,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關鍵在于如何更好地踐行“生本”理念,并強化互動式教學開展和物理實驗教學,從本質上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潘紅文.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策略與技巧[J].數理化學習,2012(12)
[2]苑海芳.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淺析[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4(06)
[3]羅海東.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教研版),2014(14)
[4]焦新建,何麗祥.淺談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的 策略[J].方法與交流,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