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子商務行業迅速發展,帶來巨大的人才需求市場。前程無憂的數據顯示,2012年5月份電子商務行業的人才需求達到14萬,中高職院校紛紛開設電子商務專業,然而學校輸送的專業人才卻難以滿足企業需求,企業反饋,來到企業的學生需要進行再培訓,才能勝任崗位,獨立完成工作,所以,如何提升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及素質,縮短專業教學與企業崗位要求的距離,是改革電子商務專業實訓教學體系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校企合作 實訓教學 課程體系
【基金項目】北京市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工程·優秀青年骨干教師培養計劃項目資助。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225-02
一、概述
近年來,互聯網的普及、大眾消費觀念的轉變帶動電子商務行業飛速發展,電子商務模式不斷改變,伴隨行業分工逐步細化,崗位分布與崗位工作性質的轉變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中等職業學校電子商務人才的能力與企業需求間的吻合度,把學生培養成企業所需的人員,必須加強企業市場調研、崗位能力分析,以校企合作為專業建設基礎,共同建設有效的實訓教學體系,強化訓練學生實踐應用能力。
原有的實訓教學不夠系統,隨意性強,不足以構成體系,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1.課程設置遺留學科化特點,難于構建與其相配合的實訓教學體系,制約學生實踐專業核心職業能力,不能實現職業綜合能力培養的三維目標要求,導致學生質量與企業需求存在差距;
2.教學方式傳統,大多以先講理論,再去實踐為主要方式,不能充分開展理論實踐相結合的項目實訓,造成技能訓練與實際工作相脫節;
3.原有教學組織實施重視學生認知能力遞進規律,輕視“三崗合一”職業能力強化與綜合培養的要求,與企業開展項目合作不夠密切,實訓教學效果不明顯。
據此,電子商務專業加強企業調研,統計學生就業情況,篩選適合中職生從事的職業崗位及人才規格,確立符合行業需求,適合中職層次的專業培養目標,進一步分析職業崗位,與行業、企業專家共同開展職業能力分析,建設“工作導向,突出綜合崗位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構建完善有效的實訓教學體系,實訓教學內容以企業真實工作流程和操作規程為導向開發教學與訓練項目,實訓教學組織突出學生綜合崗位能力訓練,與企業合作教學,增加崗位實戰訓練,提升學生的競爭力,確保實現培養目標。
二、構建電子商務專業“四階段”職場漸近式實踐教學體系
我校電子商務專業作為示范重點建設專業之一,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建設目標,進行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改革,成立校企專業建設委員會,共同研究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定位,開展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分析,整合分析專業核心職業能力,形成以“職業”為主線的實踐教學體系,開發支撐實踐性學習的教學形式與途徑。
我校電子商務專業與企業緊密合作,在凡客誠品、白領時裝網上商城、上海商派、蘇寧易購等校企合作企業的支持下,校企協同培養從事電子商務日常運營活動相關的客戶服務、網絡編輯、網絡營銷崗位工作的技術服務型人才,分別在課程開發、教學組織與評價、實訓項目開發與實訓教學、頂崗實習環節進行相互協同。充分利用校內校外實訓基地雙平臺,開展三崗核心能力與通用能力培養。從崗位職業能力分析出發,構建專業核心能力培養課程體系、四階段職業技能訓練體系。根據學生職業成長規律和認知規律,開展“四階段”專業技能培養,將培養階段劃分為行業認知、項目訓練、崗位體驗、職場實踐四個相互關聯的階段,實施電子商務運營服務人才培養。
1.實訓教學體系設計思路
依據“強化應用、注重實踐、突出創新”的實訓教學體系設計思路,按照學生專業能力提高規律,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綜合地設置實訓內容,形成行業認知、項目訓練、崗位體驗、職場實踐“四階段”職場漸近式實踐教學體系。使實踐教學整體貫通,在時間上全程化,在結構上層次化,在形式上多元化。
2.“四階段”職場漸近式實訓教學體系內涵
依據職業能力不斷遞進的人才培養過程,將學生能力培養的8個學期分為四個階段,即:
圖1 實訓教學體系圖
?誗行業認知階段:為第一階段,安排在1-2學期。通過專業教育、企業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專題講座、企業參觀,認知電子商務行業特點和發展趨勢。
?誗項目訓練階段:為第二階段,安排在3-5學期,通過商品E化,網絡營銷、客戶服務,網站內容編輯、網店運營等項目,分步實施三個崗位群核心能力的訓練。
?誗崗位體驗階段:為第三階段,安排在第6學期,通過商城運營綜合實戰、訂單班崗位輪訓,體驗崗位工作流程,了解職場要求,領略企業文化,確定職業崗位。
?誗職場實踐階段:為第四階段,安排在第7-8學期,通過頂崗實習,熟悉職場規范,提高崗位技能,提升職業素質,融入企業團隊,部分學生實現創業。
“四階段”職場漸近式實踐教學體系,幫助學生從對崗位的初步認知到基礎職業技能訓練,打通技術壁壘,形成網絡營銷意識,熟練運用互聯網工具從事電子商務日常運營中的營銷推廣、客戶服務與商務溝通、網站內容更新與信息編輯工作,最終達到崗位技術技能要求。實踐教學體系科學系統地訓練了學生的職業技能,實現三類崗位工作的定向訓練與輪崗實訓,確保學生崗位專項能力過硬并具備一定遷移能力。
三、實施“四階段”職場漸近式實踐教學體系,穩步提高學生崗位技能
落實實踐教學體系的教學目標,實現穩步提高學生崗位技能,在實踐教學項目、教學組織、教學方法等方面開展配套改革。校企廣泛合作,以企業真實工作流程和操作規程為導向開發教學與實踐訓練項目,結合行業企業標準考核學生;實踐教學組織突出以學生為主體,與企業合作教學,聘請企業一線教師進課堂,指導學生應用實踐。
實踐教學在時間安排上要貫穿到課內、集中實踐教學周、課外和假期,整個四年全部時間內不斷線。在空間分布上要延伸到實訓室、校內外實訓基地、乃至整個社會的全部空間中[3]。
1.課堂實踐教學
課堂實踐教學采用任務驅動教學,任務源自企業,教師分析任務內容、任務完成方法及任務要求,將其整合為適用于教學的學習任務,以企業常用工具軟件為載體,企業任務要求作為教學評價標準,實踐教學時數占本課程教學時數50%以上,如:商務辦公軟件應用課程主要實現辦公軟件應用能力訓練,以電商企業常用辦公軟件2007版Office為載體,完成電商企業常用辦公文檔處理任務,包括處理常用的公文文檔、數據分析與編寫報告、項目案例PPT制作,整理項目資料等任務,訓練學生掌握電商行業常用的辦公文檔處理技能。
2.課外實踐教學
課外實踐教學活動是實訓教學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對課堂實踐教學的有機延伸和拓展,是與課堂教學共同實施和完成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目前,我專業實施的課外實踐教學活動包括技能小組訓練,目標是強化學生技能,給學生提供一個創新實踐的平臺;校內外技能大賽,實現以賽促學,激勵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企業專家講座報告,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拓寬學生的視野,指導學生確立職業目標。一般利用課下或晚自習時間組織相關活動。下面是我專業部分課外專業技能訓練計劃:
3.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教學將課堂教學延伸到社會,將學生的課堂實踐技能,在企業項目實施中得到檢驗和升華,社會實踐教學中學生的技能運用是綜合的,是對學生職業能力和專業素質的綜合反映;此外,社會實踐教學模式所達到的教育目的是多維的,學生的認知發展、技能形成、情感體驗、品格修養和生活態度都可以在此過程中得以形成和確立。[2]
企業社會實踐主要安排在假期,實踐內容與專業培養定位相關,確保實踐的專業性與實踐的質量,實踐地點是與專業合作的校外實訓基地,地點相對穩定,有良好的實習實訓場所和企業專業指導教師。如:本年度暑假,電商專業15名學生來到校外實訓基地“大運通州網”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社會實踐,實踐內容包括“企業宣傳冊”制作、論壇推廣、編寫實施方案三個項目運作,在企業專業教師指導下,學生反復調整修改自認為已經很好的項目成果,扎實自身專業技能,期間,企業定期組織講座,給學生展現自己的機會,鍛煉學生表達的能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生既得到了學習和實踐的機會,也在實踐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專業技能及職業素質得到提高,可帶動班內的學習氛圍。
4.電商實戰訓練
與企業深入合作,在第五學期,設置校企合作課程電商規劃、商城運營、網店運營等專業核心課程,圍繞三崗定位,與企業共同設計貼近崗位的教學內容,并邀請一線企業人士承擔教學任務,訓練單項崗位能力,確保教學內容及標準與企業要求對接,兼職教師帶來行業最新信息及動態,拓寬學生專業視角,保證實訓教學效果。
第六學期,設置電商規劃、電子商務實戰等專業核心課,教學內容是承接企業外包項目,由學校與企業教師共同指導學生團隊完成項目制作,實現工學一體教學,學生實現輪崗實踐,在校期間,學生能夠積累崗位實踐經驗,電子商務專業初次與上海商派合作,在校內實訓基地,校企合作實施“商城運營”實戰教學,教學組織采用集中4周授課的形式。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校企共同設計教學內容,制定教學計劃及考核方案,以多數企業常用的商城管理系統為載體,邀請企業一線人員主導課堂,指導學生實戰商城運營,通過項目,學生以組為單位,實施網絡商城搭建,完成站內站外營銷推廣、體驗淘寶分銷,實踐客戶服務,訓練學生崗位技能,學生掌握實用并符合企業標準的崗位技能,形成全網全程理念。此外,校內專業教師跟隨課堂,協助管理學生,并收集行業標準,整理教學實施過程資料,形成教科研成果,供專業開展教學研究使用。
5.訂單班教學
訂單班教學是我專業實訓教學體系中訓練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另外一種教學形式,教學地點在校外實訓基地或合作企業,教學時間在第六學期,經過學校推薦與企業面試,在學生與家長共同意愿下,專業每年組建1~2個訂單班,委派老師跟隨學生下至企業,一方面與企業共同管理學生,指導學生生活,教學結束后,與企業共同評價學生;另一方面,教師完成頂崗實踐,提升自身專業實踐能力,收集崗位工作任務及行業標準,作為未來課程教學的參考資源,訂單班教學給學生提供體驗企業工作環境的平臺,一方面訓練學生綜合職業能力,提升工作經驗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環境塑造人,學生體驗企業的管理制度及企業文化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職業素質,在企業與教師的共同指導下,逐步從學生轉變為職業人,形成責任心,樹立自信心,磨煉抗壓力,避免學生因不適應環境改變帶來的不良后果,為頂崗實習做好技能及心理上的準備。
6.頂崗實習
頂崗實習為期一年,安排在第七、八學期,是實訓教學體系中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學校培養學生專業能力、企業培養合格員工的重要途徑。學校借助于校外企業安排學生頂崗實習, 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就業培訓, 使學生全方位熟悉相關崗位能力的要求, 使學生在專業知識、職業素質和技能諸備方面達到預期的要求, 在培養鍛煉學生的綜合技能的同時, 讓他們去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適應社會, 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3]最終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成為企業需要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
四、結束語
電子商務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在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基礎上,構建切實提升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實訓教學體系是十分必要的,實訓教學環節不能脫離企業的參與,校企深入、全方位合作是達到實訓教學目標的唯一途徑。此外,加強實訓教學體系管理監控制度,保障實訓教學質量;改善實訓教學環境建設,滿足實訓教學的需要,是校企實施實訓教學過程中進一步研究和解決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姚杰,張國琛,剛健,韓延波《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保障實踐教學質量》,《中國大學教學》
[2]丁孝智,馮小燕(肇慶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廣東肇慶526061),《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社會實踐教學模式探析———以肇慶學院為例》,[A],《職業技術教育》
[3]張哲(沈陽廣播電視大學, 遼寧 沈陽),《中職學生頂崗實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中國校外教育》
作者簡介:
劉冬美(1978.1-),女,山東人,本科,北京市商業學校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建設、校企合作教學模式改革、信息化資源建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