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嬌
摘 要:隨著世界經濟交流的日益頻繁,在社會發展中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升,而在當前市場經濟體制深化的背景下,我國的就業形勢異常險峻,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成為越來越多人關注的問題。如今,我國大部分高校已經將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及服務納入到日常的教育活動中,從理論到實踐教育都為大學生的就業創業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相關部門也正加緊制定政策規范,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完善的制度環境。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指導及服務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增強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對于我國人才強國的實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該文將探討為大學生的就業創業提供更加全面、科學的指導與服務的策略,以期為大學生的長遠發展提供積極的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 就業 創業 指導 服務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4(b)-0223-01
1 更新觀念,提高對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的意識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社會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更加強烈,同時對人才的要求也更加專業、細化,為了適應社會經濟建設對人才的要求,高校應該積極更新觀念,以高度的責任感與服務意識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
高校要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就業創業觀,通過思想政治課、辯論賽、座談會等形式,促進大學生對社會就業形勢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認知,幫助大學生克服急功近利、浮躁、迷茫或者盲目樂觀的思想觀念,并充分建立科學的職業規劃,從而調整對就業、創業的期望值。
樹立正確的就業創業觀念,是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的前提,只有在全面了解自身、了解社會及現實國情的情況下,大學生才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并結合自身的特點與實際形勢來明確職業理想。目前,我國大部分大學畢業生選擇到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就業或創業,造成這些地區人才過于擁擠,而西部及一些偏遠地區卻缺乏相應的人才,一些就業崗位少有人問津,因此,高校要引導大學生轉變就業觀念與心態,到基層去就業創業,實現自身的職業理想。在對大學生教育引導的過程中,應該切實幫助大學生找準自身的定位,把握時代發展的整體環境,不斷提升自身的知識與技能,從而使自身的發展更進一步滿足市場的需求。
2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形成科學合理的就業創業服務機制
高校是培養現代化人才的重要基地,為促進大學生順利就業創業,高校應該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切實了解并掌握社會需求的方向,來調整人才培養方案,通過科學合理的專業設置,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使大學生的就業與創業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
為建立全面的就業創業服務機制,高校要高度重視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指導與服務體系的建立,如建立專門的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指導小組,負責高校大學生的統籌與指導工作,建立良好的制度規范,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指導與服務工作協調有序地進行。另外,很多高校還開始了大學生職業規劃指導課程,通過理論與實踐聯系的方式,為大學生的就業創業提供切實有效的指導,如求職注意事項,求職方向指導、創業教育等,同時還聘請了比較成功的創業人員或優秀校友進行實踐指導,使大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接受就業創業的教育,提升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的效率。
不僅如此,高等院校還可以加強與社會的合作,建立創業基地等項目,為大學生提供更加充實的鍛煉機會,讓大學生能夠將自己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創造性地運用創業實踐活動中,提升大學生對創業的適應力,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理念與精神,促進大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創業,進而提升大學生整體的創業起點。
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應該成為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通過建立完善的創業就業教育體系,使高校教育能夠與社會、學生形成更加密切的聯系,促進高校能夠更加充分地整合并利用社會資源,以更加創新、全面的模式來提升大學生就業創業的競爭力。
3 構建合理環境,增強學生科技創新與創業能力
大學生的思想活躍,追求進步,對新鮮事物接受度高,這是大學生在就業創業上的優勢,高校及社會應該對大學生持包容、激勵的態度,為大學生構建科學合理的環境,激發大學生的創造力,促使大學生能夠運用自身的知識與技能來增強綜合競爭力。
如高校可以舉辦科技競賽、科技文化節等活動,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并將科學技術與就業創業聯系在一起,在增強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同時,也幫助大學生積累經驗,為順利就業創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另外,高校也可以借助教育校園環境與資源,形成良好的就業創業氛圍,激勵大學生就業創業意識,讓大學生主動地建立并實踐自身的職業理想,在創業實踐的過程中,大學生不僅能夠逐步形成良好的就業創業品質,也會在不斷的挫折與困難中更好地鍛煉自己,形成更加堅強、勇敢的創業精神,在心理承受力、心理健康上也會為今后的創新就業創業提供更加有力的保證。
將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與學校教育、學生發展緊密聯系起來,協調各方面的資源,通過建立一支高效率、高素質、專業性強的就業創業指導團隊,使大學生能夠有更加充分地機會鍛煉并表現自己,如將當地的高新技術創業園、開發區等作為有效支持,并鼓勵大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組織、管理及經營能力,使大學生能夠全面體驗創業的過程,進而在就業創業中真正有所作為,有所收獲。
對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并非一蹴而就的。因此,高校應與社會各界形成長效的合作交流機制,及時了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變化,并反饋給學生,幫助學生更加全面深刻地建立起自身與社會的聯系,對不同年級、專業的大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教育,從而促進大學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為社會發展創造更大的價值。
4 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生的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既是促進大學生長遠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為社會經濟建設與發展提供支持的有效方式。在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社會背景下,高校、大學生、社會等都應該積極展開行動,尤其是高校作為大學生教育的主要陣地,更應該以高度的責任感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完善的指導與服務,促進大學生形成科學準確的就業創業觀念,幫助大學生建立對自身以及就業環境建立更加明確的認知。同時建設職業規劃與指導課程,對大學生在就業創業中的具體問題進行系統有效的指導與服務。通過與社會資源的協調整合,促進大學生更勇敢地走近社會,體驗就業創業的過程,使大學生能夠在就業創業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教訓,真正在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中快速成長,為順利就業創業提供更加充足的動力。
參考文獻
[1] 朱綠,張薇薇.大學生就業及創業問題研究[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9(2)
[2] 陶海生.試論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體系的構建[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4):29-30.
[3于海麗.加強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的探討[J].技術與市場,2013(10):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