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公關人才培養應以學生的公關職業能力為主線,通過科學設置課程內容、靈活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和實施有效考核方式來構建《公共關系》課程全新的教學模式,從而達到高效培養現代公關人才的目的。
關鍵詞:公共關系;職業能力;教學模式
隨著公關營銷時代的到來,公共關系不再是營銷策略中的促銷方式之一,而是企業戰略管理層面的重要內容,它能有效提升企業的知名度、美譽度、和諧度,幫助企業樹立良好形象,營造和諧生存發展環境,從整體上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穩定地發展。在現代社會,和諧營銷理論已經深入人心,新媒體帶動的傳播效應使企業越發重視公共關系工作的開展與良好公關效果的達成,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高職院校也越來越重視《公共關系》課程的開設與現代公關人才的培養。
為了使課程開設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為《公共關系》的任課教師,就必須清楚現代社會對公關人才的要求是怎樣的,以及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學生究竟要增長什么樣的才干,獲得什么樣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研究如何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教學模式,切實提升公關人才培養水平與培養效果。
1998年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級課題《國家技能振興戰略》首次把人的能力分成了三個層次:職業特定能力,行業通用能力以及核心能力。公關人員的職業特定能力即公關員職業資格認證所要求的能力,如溝通協調、信息傳播、調查評估、專題活動管理及危機管理能力等,學生通過《公共關系》課程的學習,就應該具備這些能力,并能勝任企業基層公關工作。《國家技能振興戰略》中還提到了行業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相較于行業通用能力,核心能力適用范圍更廣,它是從事任何職業和行業工作都需要的、具有普遍實用性和更廣泛遷移性的技能,主要包括自我學習、信息處理、數字應用、與人交流、與人合作、解決問題、創新和外語應用這八大能力。如果學生在校就能通過學習《公共關系》等課程習得這些能力,可以說,他們將獲得終身發展的能力基礎,其影響和意義極為深遠。
目前,社會對公關人員的要求已經非常明確,即他們必須具備正確的公關意識、高尚的職業道德、良好的心理素質、合理的學識結構和出色的公關能力,這也是高職院校公關人才培養的方向和目標。在這個目標的指引下,高職公關人才培養就可以以公關職業特定能力和核心能力為主線,通過科學設置課程內容、靈活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和實施有效考核方式來構建《公共關系》課程全新的教學模式,從而達到高效培養現代公關人才的目的。
1 合理設置教學內容,幫助學生獲得從事公關工作必備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根據企業對公關人員和中級公關員職業資格認證的要求,《公共關系》課程的教學內容可以按照工作系統化的設計思路,以形象塑造、傳播溝通與關系協調為課程教學的核心內容,并以此為依據,安排七大學習項目,它們分別是組織形象塑造、公共關系傳播、公共關系溝通、公共關系協調、公關專題活動、公關危機管理和公關文書寫作,其中,每個學習項目對應相關技能,如下所示:
1、組織形象塑造:學生能夠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提出形象定位、設計、推廣、更新與矯正的建議,并能為為某企業進行CIS設計。
2、公共關系傳播:學生能夠掌握公關傳播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尤其是掌握在新媒體時代公關傳播的特點和應對之策,能夠用新媒體的工具、方法和手段為企業設計一套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傳播方案;
3、公共關系溝通:學生能夠掌握口頭溝通、書面溝通、非語言溝通、電子媒介溝通的優缺點和適用范圍,在面對不同公眾時能夠采取合適的溝通方式,同時還能運用各種媒介代表組織對公眾進行信息的公布與傳播,如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和記者招待會等。
4、公共關系協調:學生能夠運用相關公共關系技術協調好對內對外的關系,如企業與員工關系、股東關系、顧客關系、政府關系、媒介關系、社區關系、社會名流關系等。
5、公關專題活動:學生能夠獨立或同他人一起開展公關專題活動,從調研、策劃,再到執行及效果評估,都能至始至終參與其中,并在過程中不斷積累和總結活動經驗。
6、公關危機管理:學生能夠熟悉并識別企業公關危機的類型,幫助企業設計危機處理預案,同時具備處理公關危機的基本能力。
7、公關文書寫作:學生能夠掌握公共關系文書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并能獨立完成公共關系信函、請柬、簡報、廣告、新聞稿等文案的寫作,甚至能根據不同的文章類型(郵件、新聞稿、信件、微博、微信等)和不同受眾,有效調整文風和措辭,以實現準確的傳情達意。
可以說,以上七大學習項目構成了《公共關系》課程的完整教學內容,再結合有效的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就為培養學生公關職業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 靈活采取多樣教學方法,有效鍛煉和提升學生的公關職業能力
1、任務驅動+團隊學習法。該教學法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驅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以企業形象設計、公關專題活動的調研、策劃、執行和評估、企業危機管理等真實任務為主線,貫徹 “做中學”、“學中做”的職業教育理念,學生通過自己和團隊成員的努力,出色完成各項任務的同時,也極大地加深了對公關知識的理解程度,具備了相應的公關專業能力,其團隊寫作、信息處理、數字應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能力也得到較大提高。
2、案例教學法。任課教師在具體運用該方法時,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選擇采取不同的方式,一是任課老師選擇典型的或最新的公關實際案例講解公關工作的相關知識、技能、規范及工作流程,增強教學的真實感和指導性;二是任課老師選取一些容易存在爭議的真實公關案例讓學生在課堂上開展討論,并要求他們在一定的時間內達成共識,在此基礎上,每個團隊派一名成員到臺前來展示觀點;三是讓學生自己上網查找相關公關案例,制作成PPT,到課堂上來展示、分享。通過案例教學法,學生對公關知識、理論理解得更透徹,同時,自身的創造力、表達能力、思維能力也大大提升。
3、情景模擬法。情景模擬法是指在課程上,教師引入真實的生活或工作情境,幫助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具體情境當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往往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深刻體會到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處境,也自然會去揣摩怎樣去做才能做得更好。如在講授公關禮儀時,筆者叫學生上臺扮演不同的商務人士,模擬他們握手、遞名片、自我介紹、相互介紹、彼此寒暄等活動,然后讓在臺下觀看的同學點評,教師最后總結。通過真實情境的模擬,學生的溝通能力、應變能力、解決問題等能力將得到極大提升。
4、實踐教學法。學生可以通過去知名企業參觀、到某企業公共關系部門或公關公司實習、參加大學生公共關系策劃大賽以及為某企業制定危機管理方案等真實公關實踐活動,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大力提升自身的公關能力。
5、自主學習法。在新媒體時代,互聯網上優質的教學資源和先進的技術讓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成為可能,并必將成為必需,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公關知識,成為知識探究者和學習建構的主體,真正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通過以上教學方法的有效實行,學生的公關特定能力得到培養和鍛煉,同時,他們的核心能力如自我學習、信息處理、與人交流、與人合作、解決問題、創新這些能力也能在課程教學和項目進行中得到明顯提高。
3 采用合理的考核方式,引導和激勵學生提升公關職業能力
在課程教學模式的構建中,考核方式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它直接關系到到教師怎么“教”和學生怎樣“學”。要培養學生的公關職業能力,可將《公共關系》考核分為平時、學業和期末考試三部分,平時成績占30%,學業成績占40%,期末考試成績占30%。其中,平時成績主要包括出勤和答問,學業成績主要由組織形象塑造、公共關系傳播、公共關系協調、公共關系策劃和公共關系危機管理等單項專業技能訓練打分而成,期末考試采取開卷考試的方式,設置的題目大多與公關專業技能相關。也就是說,整個評價體系圍繞學生的公關職業能力展開,這將對學生起到較大的引導作用,并能有效激勵學生認真學習和積極實踐,最終大力促進他們職業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甄珍.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公共關系"課程教學模式研究[J].中文信息,2010(17).
[2]岳炳紅.高職院校如何培養學生公共關系素質能力[J].職業教育研究,2008(2).
[3]王培才.公共關系實務[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07
作者簡介
周雅琴(1981-),女,漢族,湖南衡陽人,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公共關系教學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