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慧蘭
【關鍵詞】 低年級;數學作業;趣味性;
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10—0059—01
從教十七年來,筆者一直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充分了解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深感作業是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課堂學習的補充和延伸,對鞏固知識、培養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具有顯著作用。
傳統教學中,都是教師布置作業,學生完成作業,作業的內容、形式、方法高度統一。這種“一刀切”的作業,大大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壓抑了學生的個性,以致學生產生了怕做作業、討厭作業的消極情緒。
由此可見,我們不但要關注課堂,更要關注數學作業的有效性,必須要設計出具有趣味性、情趣結合,使學生愿做、樂做,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業。
筆者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重視趣味性作業設計,學生們反應良好,效果明顯。所謂低年級數學趣味性作業設計,是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設計具有趣味性、吸引性、激勵性的數學作業。趣味性的作業設計有助于學生的求知興趣持續發展,能夠延伸課堂空間,使學生學習、研究數學的潛力得以充分發掘,使學生成為一個數學探究的參與者和主體者。特別是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趣味性的作業更能讓他們親近數學、熱愛數學,從而使數學學習成為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輕松的活動過程。下面,筆者就小學低年級數學趣味性作業的設計,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趣味性作業設計,作業形式要多樣
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注重學生的實際情況,形式要多樣,要富有創造性,既能夠讓學生通過趣味性作業,輕輕松松學好數學,又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如,以游戲類、親子互動類為主的玩味型作業,以畫圖、實踐類為主的操作型作業,以解題闖關為主的競賽型作業,以概念總結、與家長交流為主的“說”型作業等。這些作業充滿趣味,能夠給學生營造一個再學習、再創造、再發展的歡樂園,能夠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感覺生動有趣、充滿智慧、身心愉悅,愿做、樂做,真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種形式多樣的趣味性作業,大大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又明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學生的數學素養及能力。
二、趣味性作業設計,作業內容重設計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科學合理地、有針對性地設計作業顯得尤為重要。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教師在布置數學作業時,要在考慮共性的同時,兼顧學生的個性,使作業的內容及形式能夠給學生足夠的自主空間和活動的機會,滿足他們自我激勵、主動學習的需要,從而使作業成為學生個性得到自由發展的手段。同時,設計不能停留在對知識的重復模仿、機械記憶上,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設計方案,使內容具備開放性和可選擇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凸顯學生的主體,使學生變被動的完成任務為主動地探索研究,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 趣味性作業設計,要體現趣味性
數學作業是數學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它不僅能檢查教學效果,還能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起到一個導向的作用。趣味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產生興趣,其做作業的熱情必然會高漲,作業效果必然會顯著提高。因此,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充分考慮到作業的趣味性,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積極地學,靈活地學,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了喚起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作業設計要擺脫機械重復、枯燥乏味,要讓作業充滿生機,以激發學生的作業興趣。設計一些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可選擇的作業是很有必要的。讓學生自由選擇完成自己喜歡的作業,這種方式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并且縮短了所謂“差生”與“優生”的距離,使每個人的知識水平都發揮到最佳狀態,使每個學生都能在作業中找到樂趣。
總之,就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來說,學生的未來是多元的,發展是多極的,作業不再是單純為掌握知識和技能而設置的練習,而是為了讓每一個學生發展得更好。數學趣味作業的設計與布置絕不是靈機一動、信手拈來的,而是一項充滿創造性、藝術性的行為。美國教育家克萊恩說:“學習的三大要素是接觸、綜合分析、實際參與。”而趣味性的作業正好符合上述要素。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要“敢入未開化的邊疆,敢探未發明的新理”,在教學中,設計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充滿智慧與情趣的趣味性作業,使數學回歸本原,讓快樂與數學同行。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