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畤洋
摘要:高校輔導員隊伍作為我國高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主力軍,是大學生學習、生活、工作等方面的領導者,學生非常容易受輔導員思想、行為等的影響。在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的背景下,計算機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在社會各個領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處于信息化時代的大學生,受網絡的影響日趨加深,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帶來了嚴峻的考驗。高校輔導員是學生在校接觸時間最多的老師,肩負著對學生教育、管理和服務的重任,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網絡輔導員以網絡為載體,通過網絡功能積極開展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內容,培養大學生與時俱進的創新意識,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為國家和社會輸送更多的人才。由此可見,打造一支業務精、政治好、管理強、素質高的網絡輔導員隊伍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高校;網絡輔導員;隊伍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5)06003602
引言
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生活的指導者、思想政治的引導者、心理健康的輔導者,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學習、生活等有著直接的影響。隨著全球經濟化和信息網絡化發展,高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信念迷茫、責任感缺失、思想道德觀念差等問題,制約著大學生健康成長[1]。建立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素質全面的高校網絡輔導員隊伍,積極主動占領大學生網絡教育的主陣地,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手段,及時高效地對大學生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適應現代化經濟建設與發展的需求。本文就高校網絡輔導員隊伍建設工作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強網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相關措施。
一、高校網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必要性
1.大學生對網絡高度的依賴性
據不完全統計分析,在我國網民中,學生所占據的比例為30%左右,其中25%多為在校大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大學生習慣利用網絡查閱資料、交友、購物以及娛樂等,在網絡中形成了形式各異的群體,比如娛樂群、購物群、校友群、旅游群等,對網絡的依賴性越來越高。在網絡信息化的背景下,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人際交往等發生了較大的改變,一些不利因素制約著大學生的健康發展。因此建立一支高校網絡輔導員隊伍,以網絡為載體,積極有效地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網絡信息化時代的必然需求。
2.互聯網的開放性和復雜性
互聯網具有開放性和復雜性,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聯網上發表自己的言論,但由于網上信息良莠不齊、真假難辨,大學生因社會經驗少,對網上信息缺乏正確的判斷能力,導致學生信謠傳謠,影響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十分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因此建立一支高校網絡輔導員隊伍,通過及時了解網絡信息,對大學生進行網絡輿情引導,積極解決大學生網絡所提出的問題,幫助學生正確面對和處理網絡和實際生活之間的關系。學校將相同類型的問題及工作任務劃分給一組網絡輔導員,確保網絡輔導員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迅速收集和整理各類信息,及時了解學生動態,在網上與學生積極交流,化解矛盾,從而確保高校校園的安全穩定。
3.網絡上意識形態斗爭激烈
大學生是黨和國家未來的接班人,國際敵對勢力利用互聯網在網上發布大量信息,宣傳和灌輸他們的政治立場和價值觀念,高校大學生就是其進行思想侵蝕和滲透的重點對象。部分大學生在西方思想觀念的沖擊性下,容易降低自身的社會責任感,扭曲價值取向。因此組建一支專業的高校網絡輔導員隊伍迫在眉睫,輔導員隊伍應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為其創造一個良好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環境[2]。
二、加強高校網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措施分析
與傳統高校輔導員隊伍相比,高校網絡輔導員不是通過上課或者面對面給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是以網絡為載體,與大學生進行思想交流、答疑解惑和引導教育,從而實現對大學生網絡群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網絡信息時代背景下,高校應根據實際情況,加強高校網絡輔導員隊伍建設工作,積極采取相關措施,使其真正做好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進大學生健康發展。
1.加大輔導員配備力度
高校在選拔和培訓教育工作者時,必須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嚴格選聘標準,建立一支政治目標堅定、思想素質高、業務水平精湛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從而確保我國高校教育者整體質量[3]。在選聘高校輔導員時,應注重人員的學歷水平,德才兼備、樂于奉獻,熱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事業,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已接受專業上崗培訓并取得合格證書。同時在選聘程序上,應采取組織推薦和公開招聘相結合的形式,由學校人事、學生工作部門以及院系相關單位負責選聘工作,確保選聘過程和結果的透明度與公平公開性。在高校網絡輔導員隊伍組合上,需要從年齡、性別、職稱結構等方面優化隊伍選配組合,不斷提高輔導員學歷層次,確保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2.提高網絡輔導員隊伍的綜合素質
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發展,一些不良信息被加工后,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容易被欺騙,最終影響其身心健康。高校網絡輔導員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工作時,應努力學習教育學和心理學,不斷提高自身理論水平,增強自身責任感和政治敏感性,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輔導員隊伍應掌握完備的計算機網絡知識和技能,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威信,才能在網絡上對學生反饋的問題準確地處理和解答。學校應定期組織網絡輔導員隊伍進行專業化培訓,強化其網絡道德與法規素質,培養學生良好的法律意識,提倡文明上網,從而為教育工作的開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4]。
3.完善網絡輔導員隊伍建設機制
除了上述提到的嚴格的選聘機制外,高校還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完善考核制度和激勵制度。科學合理的考核機制有利于提高網絡輔導員的專業素質,通過多種考核機制相結合,如上級部門與學生評價考核、定量與定性考核等,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核和評價輔導員綜合素質,以期獲得家長和學生的認可。另一方面,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有利于調動網絡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激勵措施包括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兩方面,比如崗位津貼、福利以及晉級獎勵、職務聘任等,通過職責考評和培訓考核等形式對網絡輔導員進行信息激勵,并將考核和評價結果與輔導員工資報酬直接掛鉤,充分挖掘網絡輔導員的潛能,從而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努力培養大學生的責任感和思想道德素質,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
結束語
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成為了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主動走向網絡,通過博客、原創評論、論壇跟帖等形式,加強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化解相關矛盾。在網絡信息化時代飛速發展的背景下,高校應根據自身發展水平,建立一支業務精、政治好、管理強、素質高的網絡輔導員隊伍,以網絡為載體,幫助和引導大學生積極處理和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大學生與時俱進及創新意識,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和人生價值觀,這也給高校網絡輔導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因此高校應加大輔導員配備力度,提高網絡輔導員隊伍素質水平,完善網絡輔導員隊伍建設機制,全面提高網絡輔導員綜合能力,促進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業飛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崔寶華.高校網絡輔導員隊伍建設研究[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3,5(2):44—47.
[2]宋菊芳.試論高校網絡輔導員隊伍建設[J].中國青年研究,2010,(12):108—110.
[3]侯智坤.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創新探析[D].青島:青島科技大學,2014.
[4]唐亞陽,張坤,王莎,等.加強高校輔導員博客團隊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9):120—123.
[5]付巖志,王海寧.網絡環境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0,(4):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