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容
摘 要:大型公立醫院在優質整體病房的管理與優質護理中,發揮責任護士的擔當意識、責任意識、管理意識、風險意識和內在動力的全面作用,是確保醫療質量、實施醫療護理安全,有利于護患與醫護關系的和諧,確保護患質量的需要,也是當今醫院深化改革、能使住院患者得到實惠,維護醫院興譽、樹立醫院品牌形象的需要,更是國家在醫藥衛生戰線的一項新舉措、硬制度。
關鍵詞:醫院; 整體病房;責任護士;作用
傳統的功能制護理模式是以疾病為中心進行護理,現已轉變為整體責任護理模式。責任制護理模式是以病人為中心,由責任護士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實施有計劃、有目的的整體護理。也就是病人從住院一開始到出院的全過程實行由責任護士包干制,即在現代醫院病房的管理中由每名責任護士均負責一定數量的患者,整合基礎護理、病情觀察、治療、溝通和健康指導等護理工作,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連續的護理服務。但目前責任護理工作包干制已不完全適應現代醫學模式發展的轉換,有些人為地存在制度與措施的不全面,仍有些流于形式。而整體護理是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護理,是以護理程序為核心,并將護理程序系統化的護理臨床實踐及護理管理模式,按照護理程序的科學工作方式,為病人解決問題,實施有效的整體護理,其護理質量、護理職責與評價、標準及護理計劃、病人在住院期間的管理標準計劃、各種表格書寫及護理質量控制等各個環節皆以護理程序為框架,環環相扣,方式方法能整體協調一致,以確保護理服務水平的全面提高[1]。
一、責任護士在整體病房護理的重要性
責任護士每天要深入病房,為病人提供各種護理和對癥宣教及心理和生理護理,因此在整體病房的護理中要始終保持穩定的情緒,以樂觀、和善、友愛的態度影響病人。且責任護士要以自身的積極主動的言行感染病人,對病人做到主動微笑服務。在整體病房的責任護理中,責任護士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到整體護理的效果[1]。
(一)責任護士在對病人護理中要具有職業的特殊性。責任制整體護理是一種在醫院管理中的護理責任體制,是由醫院在病房中的每位責任護士擔任病人在住院期的全責,從病人的住院到出院都由某一個護士全部承接某個住院病人的責任護理,為住院病人提供整體性、連續性、協調性、個體性的護理服務模式[2]。這就要求責任護士要熟悉掌握護理工作的專業知識、熟悉運用護理程序及護理的方式與方法,并能準確掌握在對臨床病人治療的操作規則與程序、熟悉各類病人治療的搶救措施,并根據醫院工作制度的要求,對患者在醫院整治病情期間進行整體護理與康復治療。也就是說責任護士在對病人的整體護理中要嚴謹地、有計劃地、認真地按照醫囑及醫院護理部對整體病房管理的要求,對患者實施全面的責任護理,且能按規則收集患者在住院期間的各種病史資料及對治療效果與方法及時進行病史的評估,及時配合責任醫生提出護理診斷意見、制訂實施護理措施,確保患者在住院期間的醫療質量和護理質量的安全性。患者在住院期間的安全性是責任護士和廣大臨床責任醫生、相關學科的醫者、醫院管理者、患者及其家屬等關心和關注的重要課題。因醫療行業中的醫院與其它行業不同,它是治病防病的場所,是研究生命科學的前沿,且是特殊的、重要的安全生產領域。
(二)培養具有高素質、高水平的愛崗敬業的責任護士是社會和患者的期盼。在整體病房醫護關系的責任中,醫療質量的全面體現除醫生負有主導責任外,病房中的護理質量也是致關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特別是在整體病房護理的責任護士的人文素質要求與標準是嚴格和嚴謹的。但護士在社會執業中是比較平凡的崗位,之所以現在能被社會和人們把職業護士稱之為白衣天使,不僅是他們每天上班都要穿著白衣工作服,更重要的是在為病人提供優質的醫療護理服務,用一雙雙美麗的雙手“在燃燒自己、照亮病人”,為患者增強為疾病作斗爭的意志、信心、勇氣,用自身的貢獻與責任迎得社會和人們的尊重與認可。臨床護理工作中的護士們每天面對的工作對象都是有思維能動的、且能區分出護理質量及服務禮儀的優與劣的弱勢群體,且都是患有疾病、危極生命的病人。在整體病房中責任護士要做好患者的護理工作,確保病人早日康復,這就要求每個責任護士都應以滿腔熱情的工作恣態和良好的心情去溫暖感受患者、影響患者,且在護理工作的全過程中要用愛的貢獻與責任及擔當精神,在努力不斷地縫合著及全面理解病人的身心、期盼著病人在住院期間要少受些痛苦、心情能高興愉快、主動配合責任護士做好護理工作、能使患者早日康復、少花些錢,這是責任護士的職責與擔當。
二、存在的現實問題影響責任護士在整體護理中的相關因素
現代整體病房的責任護理工作是醫學模式轉換、醫學護理事業發展的必然結果與趨勢的產物。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只有切實轉變觀念,以現代護理觀念為指導,以護理程序為核心,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在護理實踐中完善自我,才能推進整體護理的不斷深化與不斷完善。整體護理的開展標志著護理學科的不斷發展與持續完善,是學科和護理事業持續創新的結晶。但目前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國家衛計委要求對二級以上的醫院相繼推行整體護理,這一舉措自開展以來,在對確保醫療的護理質量和滿足患者的就醫需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與良好的效果,這也決定了現代醫院在一定時期整體病房護理的方向與發展的基本定位。但在實施與落實中仍存在有以下問題:①特別是一些大型公立醫院發展快、新進人員多。有些護士特別是新進的護士護理技能掌握不熟練、不全面,因她們剛從學校步入醫院,沒有經過專門的專業培訓或培訓后對做好臨床責任護理的技巧尚未全部掌握、且缺乏經驗,就做臨床護理工作,僅書本和理論方面的東西多些,而對在臨床上患者的護理工作的經驗不多、能力也不夠,甚至使在學校學的護理理論與臨床護理實際操作工作覺得有的用不上、甚至認為存在有脫節現象,至始有個別護士從學校畢業回到醫院臨床做責任護士時,就不知道從哪里做起,能做到什么樣的程度與水準才算做好護理工作、心里沒有一個底、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和模式;②帶教工作薄弱、專業培訓和禮儀培訓不夠或不到位。有些醫院特別是小型醫院,對新來剛參加工作的護士在帶教的認識上存在有問題,老師是專科、中專畢業學歷也有不少,但部分新進護士都有大學本科或有的是研究生學歷,給帶教工作在起點上增加了難度,加上缺少系統的培訓,易產生高學歷、高文化,低能的情況給患者帶來有診治上的差錯的也有不少;③有些責任護士思想上不重視或不愿意做護理工作。認為做護士工作沒有什么發展后勁,上晚夜班又多,特別在大型公立醫院做護士工作,醫療任務重、責任重、壓力大、工作起來不僅要非常認真,且不能有絲毫的馬虎,又非常勞累,對護理事業與崗位不能正確對待;且還有些護士在剛進醫院工作時認為護士崗位工作還可以,但時間長了,對社會和醫院工作熟悉了,就認為做護士工作沒有發展前途、社會地位又不高、加上在醫院女同志多,就我院女同志占有80%的比例,連找對象也不好找,影響了對護士職業生涯態度與效果,人為的因素引發的護理責任事故也有不少;④對護理的職業要求缺乏正確的認識。有些護士每天面對來自不同生活環境及不同年齡結構、不同病種的病人,特別是一些危重搶救病人,整天在病床上趟著,不能動彈,個人衛生及生活全靠護理維持生命。責任護士對危重患者的認識和心理反應及護理標準和優質服務方面應該把病人當親人一樣同等的、一致的對待。但有些責任護士在對危重搶救病人的思想感覺和感知在責任的行為活動中存在有差異性、偏見性,不能以國際護士蘭格爾的精神為榜樣,發揮責任護士在整體病房護理中的作用,影響護患和諧的也有不少;⑤患者因素。在整體病房中的護理中需要護患雙方共同參與配合,才有可能確保護理質量,滿足患者生理與心理層面上的全面滿意度,這就要求責任護士在整體病房護理活動的開展中,醫院管理層面不僅要全面發揮責任護士的作用,更需要院方加大對整體病房護理的宣傳力度,使社會、患者及患者家屬在入院期間能有效理解護理工作的難處與責任,自覺配合責任護士做好整體護理工作,有效防止個別病人的不遵醫行為、不規定時間服藥或配合治療、以及有惡劣的言行傷害責任護士的也有不少。
三、做好病房的整體護理工作是責任護士的職責所在
確保醫院患者在住院期間的護理質量的可靠性與安全性,加強在整體病房中的責任護理,是當今醫院管理層在責任制護理管理中一直在努力與深化研究與探討的重要課題。盡管如此,目前在醫院責任護理中出現的差錯事故也有不少,對患者的責任護理僅靠醫院的醫療制度的規范與監管是不夠的,更要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責任護士隊伍很重要。
(一)責任護士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到整體護理效果。責任護士是在醫院整體護理要求中賦予護士職業的新的內涵和新的定位。在傳統的責任護理中,對責任護士職業要求的著力點僅放在對患者的康復,嚴格執行醫囑方面而在進行全面的執行醫囑程序的護理。隨著醫學模式及醫療模式的轉換,責任制護理雖仍以患者為中心,但在對患者的生理與心理方面的全面護理中,不僅要堅持以患者的健康為基準的責任護理,更要以嚴格遵照護理程序為核心的護理模式,將護理程序更系統化的護理臨床實踐的趨于更規范化、標準化、執業化的全面融合,緊緊圍繞患者的病癥有針對性地,及時地實施有效的整體護理。做為責任護士在醫院整體病房的責任護理中是圍繞和實現這一目標的責任人,在職業承接方面必須是以始終堅持以病人護理的服務質量和早日康復為中心的責任護理,且能把患者在住院期間的一切需要、能極大地滿足患者的期盼,作為整體病房醫療護理中的基本目標與程序,包括基礎護理、生活護理、心理護理、用藥指導及健康教育等全方位的臨床護理、主動按照及接受醫囑,著力在護理的深度與護理的廣度及范圍方面的護理實踐中,為不斷努力實現責任護理的職業要求的全面體現。責任護士除了具有一定的護理基礎理論外,還必須具備豐富的專科理論知識和各種能力及技巧;責任護士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到醫院整體護理的效果和醫療質量。
(二)做好整體病房的護理工作是責任護士的職責。醫院救死扶傷的職業要求就得培養敬業愛崗、忠于職首、具有高素質的護理人員及責任護士,是醫院建設與發展的基本、管理的核心。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對生命科學的追求更為嚴謹、更為期盼、特別是對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大型公立醫院在護理的整體模式的執業要求與服務內容和水平的要求越來越嚴、標準也就越來越高、責任護士的職業要求也就越來規范與嚴謹,它是醫療衛生事業飛速發展之必然。當今社會上患者來醫院看病住院,首先選擇的是有良好的醫療資源的醫術及具有良好的責任護理。其次再是選擇具有優美的環境,整潔而舒適的病房。這就要求醫務人員、特別是責任護士在整體病房的責任護理中不僅要具有良好的護理專業知識,更要具有文明禮貌和熱情周到的服務態度和優質的護理服務禮儀,在使用與操作先進的醫療設備、搶救設施和極方便的就醫條件中,把患者作為上帝和客人是迎得社會和患者選擇醫院的首要條件。這要求醫院對整體護理模式要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不斷滿足患者來醫院求醫的條件和需要,更要不斷改革和提升臨床護理責任模式、全面發揮責任護士在整體病房護理中的職業職責很重要。
(三)弘揚立德樹人的責任敬業的醫德觀與價值觀,增強敢于擔當的責任意識。習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時提出:“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確立反映全國各族人民共同認同的價值觀的最大公約數”。大型公立醫院在增強責任護士的整體素質的提升中,要堅定不移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增強責任護士后續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基礎工程,樹立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勤學、修德、明辨、篤實”上下功夫。為不斷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深刻理解、準確把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與新標準,知識在于積累與勤奮篤學,只有下得苦功夫,才有可能求得真才實學;只有注重思想品德與品行的修養、才能全面展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有可能全面體現責任護士既立意高遠、又能立足平實,既修好公德、又修好私德,在整體優質病房中的護理中真正發揮作用。
總之,大型公立醫院在優質整體病房的護理與建設中,發揮責任護士的擔當意識、責任意識、管理意識、風險意識和內在動力的全面作用,就得不斷提升責任護士的護理水平和職業素質,不斷弘揚立德樹人的責任敬業的醫德觀與價值觀,是確保醫療質量、實施醫療安全,有利于護患與醫護關系的和諧,也是當今醫院深化改革、推動醫院發展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 李 苑,系統化整體護理責任護士的素質要求,醫學教育網,《護理相關討論版》。
[2] 郭建榮,馬梅林,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管理中對責任護士的定位,中國煤碳工業醫學雜志,2012,(4):600-601;
[3] 崔娟蓮,王亞平,醫療安全之“菲定律”和“海恩法則”,臨床決策研究,醫學與哲學2012年12月12B期總第467期。
[4] 魯謹,汪春玲,整體護理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護理研究》,2004,(2):28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