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小蓉
摘 要:法律作為我國依法治國的根本,也是維持我國正常發展的根本。《安全生產法》在通過全國人大的修正后,法律法規更加完善,這次修正是我國建設法治社會的前進成果,也是表達我國堅持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為了全面發揮《安全生產法》的作用,必須積極進行傳播與實踐,通過科學的方法,全面提高我國法治建設水平。
關鍵詞:安全生產法 傳播 實踐 宣傳 意義
中圖分類號:D9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3(b)-0227-01
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決定,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正的《安全生產法》,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從強化安全生產工作的擺位、進一步落實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政府安全監管定位和加強基層執法力量、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追究等四個方面入手,著眼于安全生產現實問題和發展要求,補充完善了相關法律制度規定。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新《安全生產法》,營造行業安全生產氛圍,提高民航依法管理航空安全事務的能力和安全生產法治化水平,從2014年11月初開始,民航局就貫徹落實新《安全生產法》開展了一系列宣傳活動。對于民航系統如何貫徹落實新《安全生產法》,民航局副局長李健指出:安全是民航一切工作的核心,新《安全生產法》的每一處修訂都會對民航安全管理和安全監管工作產生重要影響。他要求全行業要進一步提高認識,落實李家祥局長指示精神,運用多種途徑進行學習、宣傳和培訓,讓新法入心入腦;要盡快把行業規章標準與新《安全生產法》對接起來,進一步梳理、健全、完善民航的規章標準體系;要全面加大依法行政力度,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推進民航法治建設。
1 新《安全生產法》的重要意義
此次修正的《安全生產法》,指出了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明確了安全生產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安全生產工作應當堅守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條紅線,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在修改之后,《安全生產法》增加了立法理念、責任體系、工作措施等內容,為企業安全生產創造了良好的執行環境。本次修改提出了十個改革方向:事故隱患需要提前進行排查治理;隱患治理需要監督管理;重大事故直接上報領導部門;制定安全生產制度;采取安全工程師專業審核制度;采取安全生產保險制度;依法實施危險物品、停電、停供管理措施;嚴重違紀通報制度;分級分類執法監管制度;高危企業人員任免通知制度。
新《安全生產法》規定,企業必須建立職工、企業、政府、行業、社會共同參與的綜合監督制度,使安全生產職責更加明顯。新法規定了安全生產責任,并且規定了“三個必須”,即業務與安全必須共同管理,行業與安全必須共同管理、經營與安全必須共同管理。通過人民政府的安全生產監管部門,有效執行監督管理工作,有關部門在行業范圍內開展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并且將其與企業負責安全生產管理的部門進行統一,共同開展合作管理。有關部門在職責范圍需要對行業安全生產進行全面的監督管理,明確部門的具體職責,并且依法開展行政執法工作,對企業生產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新《安全生產法》對企業安全生產職責進行了明確劃分,而企業基層生產線則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安全生產基礎。由于不同企業的經濟水平、生產方向存在較大差別,尤其是安全監管不足、監管人員較少、事故問題集中等情況,直接影響了《安全生產法》的傳播與實踐。為了進一步加強生產企業的安全生產效果,必須明確生產過程中的主體責任,將明確責任、強化制度、培養人員作為核心工作內容,明確四個階段的發展方向:第一點,明確委托機構的具體工作范圍,將生產責任分配到企業自身;第二點,明確生產企業需要負擔的責任內容,規定生產企業必須建立管理體系;第三點,明確生產企業與管理人員需要負責的各項職責;第四點,所有企業在進行危險生產活動時,必須提前對安全設施進行驗收,并且建立事故預防應急措施。
2 《安全生產法》宣傳方法
2.1 營造輿論氛圍
為了順利傳播新《安全生產法》,需要在企業中營造出良好的輿論氛圍。在2014年12月1日新《安全生產法》實施以來,全國各大企業都掀起了學習的熱潮,監管部門、生產企業都將《安全生產法》作為安全生產的準則,而從業人員也將其作為工作的基本守則。安全監管局提出,為了加強新《安全生產法》的推廣效果,必須抓住頒布階段的有效時機,不斷的進行學習與實踐,各企業需要切實執行《安全生產法》的要求,在企業之中營造出良好的輿論氛圍。為了使企業更好的傳播與實踐《安全生產法》,可以邀請專家學者在企業中開展講座,并且制作一些大型《安全生產法》活動,使企業人員快速了解其中的變化與細節。
2.2 嚴格依法管理
為了落實新《安全生產法》,需要秉持依法治理,嚴格執法的原則,根據法律法規,對企業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安全生產問題進行處理。新《安全生產法》中明確規定了生產過程中的具體職責,并且建立了企業、職工、政府、行業、社會共同參與的全方位安全監管體系。為了落實生產責任,必須嚴格進行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規范生產秩序,為推廣新《安全生產法》提供助力。
3 結語
在傳播與實踐的過程中,各級領導人員與干部,需要切實執行各項條款,樹立正確的安全監管觀念。幫助企業人員明確不作為、不嚴格都是違法的概念,嚴格遵循法律法規進行管理,只要出現違法行為,必然以嚴厲方法進行處理。加強基層人員與管理人員對《安全生產法》的認識,通過科學的宣傳方法,使新《安全生產法》更快地進行傳播,并且配合企業的時間,保證《安全生產法》在企業實踐中得到發揮,通過傳播與實踐,可以為企業健康發展提供有效的助力。
參考文獻
[1] 楊金中.法治體系建設觀念更新將迎來新高潮——中國安全生產協會副會長劉鐵民談安全生產法修改[J].吉林勞動保護,2014(11):46-47.
[2] 張道中.試論我國安全生產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基層安全生產監管為切入點[D].蘇州:蘇州大學,2012:1-53.
[3] 于和偉.舉一綱而萬目張——臥龍湖礦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新《安全生產法》工作側記[J].當代礦工,2014(12):21-22.
[4] 劉鐵民.而今邁步從頭越——《安全生產法》征求意見稿學習體會和修改建議[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2(8):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