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麗
【摘要】音樂是一種藝術美,優美動聽的音樂會使聽覺的得到一種享受,陶冶人的情操,感染人內在靈魂,精神得到放松。音樂是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在協調教育中起到特殊的作用,要想寓樂于教,寓教于美,讓學生學會音樂欣賞,必須培養學生的興趣,對音樂充滿熱愛。
【關鍵詞】音樂欣賞;興趣;素質教學
音樂家冼星海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的源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為了實施素質教學,讓學生從疲憊的應試教學中解脫出來,我想不妨利用音樂課對學生音樂熏陶,激起學生熱愛音樂的激情,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濃厚興趣,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愉快,學得扎實有效。 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也就是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音樂課堂上學生能否愉快地去接受新的知識,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關鍵創設特色的課堂教學,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采用靈活多變,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精心師生互動,雙星交流,大膽探索,積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快樂融合到音樂課堂,從而打造高效的音樂課堂。下面就來談談初中英語英語欣賞教學中的心得共同仁切磋。
一、更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模式
傳統音樂課就是老師隨便找一首歌曲,教幾遍,學生被動的跟著唱幾遍就完事,本來應該是活潑,歡愉的課堂變成單調、枯燥的催眠曲,學生既討厭老師,也對音樂失去了興趣,整體音樂課都在圍繞音樂老師在轉,因此,我們音樂老師應該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走下三尺講臺,面帶微笑,融入學生,讓學生敞開心扉,展現老師親和的一面,無形中就會拉近師生心靈的距離,自然實現了親其師,信其道,并且對音樂欣賞問題上,學生能夠主動和老師交流心得和感受,形成師生互動,音樂老師不僅具有傳授者,而且成為組織者,合作者 ,學生不僅成為參加者,而且成為參與者,課堂的主導者,質疑者,興趣愛好者,使學生在音樂課堂得開放,民主,自由的氛圍下,是初中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和發展。
二、用音樂老師的魅力感染學生,用好的歌曲激發學生
教師通過人格魅力和個人素養去潛移默化的感染學生,老師的素養既包括內在的和外在的,都很重要。也就是說上課要注重自己的外表形象,課前可以適當的修飾一下,同時還要注重自己的內涵,音樂老師精通樂理,樂譜知識,同時音質渾厚或者嘹亮,富有磁性,學生被你折服,產生敬佩的時候,那樣學生自然而然就成為你的粉絲,他們就會刻意的模仿你,對你的課也感興趣;同時英語老師必須精心選擇優秀的、積極向上的、擴大學生視野的,能激發學生興趣,得到藝術享受的好歌曲,因為這些作品能喚起初中生很強的模仿欲望和和表現欲,培養他們對音樂的熱愛,能夠使全班學生帶來愉悅發展學生想象思維,增加音樂學習的興趣,讓音樂課堂成為學生的樂園,培養音樂個性的沃土,展示出最佳的教學效果。譬如,我選用《同一首歌》,學生欣賞一遍,學生就被精美的歌唱,優美的旋律感染了,聽后,個個學生興趣亢奮,摩拳擦掌想學會這首歌,那么這堂音樂課的效果自然就會優質,高效的。
三、讓學生在多媒體展示中走進音樂
我在平時最喜歡使用的就是多媒體教學,因為多媒體的展示的影視錄像,聲音等都能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學生的情緒容易隨著動聽的新穎的音樂而亢奮,注意力集中,在輕松、快樂中走進音樂課堂,陶醉于音樂欣賞,激發對音樂的熱愛。學生獲得的不僅僅是藝術上的享受,也真正懂得學科之間互相滲透的重要性。我在上人教版初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音樂欣賞春之聲——《春節序曲》這課時,在課程導入后,我就利用了多媒體課件,展示了全國各族人民在過傳統的春節時不同的慶祝場面、場景,同學們看得非常入神,新年熱鬧場面和對祖國的熱愛顯現在臉上。歡快的旋律、精彩的畫面、優美的舞蹈,很快就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了。
四、改善評價機制,用積極的評價鼓勵學生
(1)音樂課的評價的標準就是看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參與程度、情感反應,領會程度。老師要善于發掘學生音樂天賦,發現學生對音樂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現的機會,每一個學生都有體驗成功的快樂,在音樂欣賞時,根據學生音樂靈感,態度,接受狀況不同層次實施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對一些有音樂天賦的同學,要進一步加強對作詞,作曲,旋律一些樂理知識進行啟發式指導,對一些英語天賦平平,對音樂不太感興趣的同學,我往往鼓勵這部分學生敢于到講臺上,根據音樂節奏進行指揮演唱,一大發現他們的肢體語言與音樂的節奏相吻合,老師要不失時機進行語言表揚,讓他們感受到學習音樂的成就感,快樂感。從而使整個音樂課堂充滿著活力,切實調動學生的興趣,培養了學生欣賞能力,是課堂成為學生欣賞美、感受美、表現美。
(2)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閃光點,所以老師應該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學生的音樂進步或者說成就,有的同學會寫出感情豐富的歌詞,有的學生對樂譜知識一點就通,還有的歌喉圓潤,高低音把握的特別到位,還有更適應舞臺表演,有音樂表演的天分,我們音樂老師都不能吝嗇對學生的贊美的話語,哪怕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鼓勵的肢體語言,因為每個學生都需要得到老師的賞識,得到老師的陽光普照,這樣可能樹立學習的信心,無窮的動力,挖掘對音樂理解的潛能,真正是他們融情于音樂,傾心于 音樂,這樣音樂課堂想不優質,想不高效都難。
五、讓初中音樂成為學生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徑
音樂作為一門聽覺藝術,學生對音樂的欣賞,演唱,領悟音樂情感的內涵,有助培養學生音樂試唱練耳對音樂感能力的培養,也是學生情感教育不可忽略的。音樂知識不僅可以調節學生學習和情緒的緊張節奏,陶冶學生的情操,同時還對學生的智力,思想品德,身心健康等素養的培養,是其他功課不可期待的功能。音樂還可以緩解學習的壓力,在學生疲勞,陷入困境,情緒波動時,起到一個舒緩學生心境最好的調節器,例如,我要求學生在課間欣賞一些流行歌曲,《二泉映月》、《梁山伯祝英臺》等,使學生的大腦得到了休息,心情也得到放松,緩解壓力,提高了文化課的學習效率。
總之,為了避免呆板拘謹的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去欣賞音樂,接受音樂,這要求我們老師教學手段具有藝術性,更舒心,更暢快的上好音樂課。英國著名的戲劇家莎士比亞所說:“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更好的落實素質教學,更好上好優質的音樂課。
參考文獻
[1]胥麗.試論小學、中學教學中的音樂教育[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02).
[2]王赫楠,在聆聽感受英——淺談初中音樂欣賞課對學生審美教育[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