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教育過程中,注重民族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具有重要現實意義,不僅可以陶冶學生情操,還能促進學生人文素質提高。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具體內容,采取有效對策,重視新課導入和民族音樂欣賞,做好課堂演唱和課外學習交流活動,注重教材編寫并提高任課老師素質。
【關鍵詞】音樂教育;民族音樂文化;傳承;音樂欣賞
引言
在整個音樂文化構成體系當中,民族音樂文化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內容,學好這些內容具有重要意義。但教學過程中由于任課老師思想觀念落后,教學管理和課時安排不到位,容易忽視民族音樂文化知識學習。今后應轉變這種情況,采取有效對策,更好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也讓音樂教育教學取得更好效果。
一、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意義
音樂教育中,不能忽視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做好這項工作不僅能擴大民族音樂文化影響,還能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人文素質提高。
(一)擴大民族音樂文化影響
教學中通過采取相應對策,合理滲透民族音樂文化,讓更多學生理解民族音樂文化內涵,指導學生日常學習活動。同時還能帶動更多人了解和掌握民族音樂文化知識,領悟其文化內涵和魅力,促進民族音樂文化影響力提升。
(二)陶冶音樂專業學生情操
民族音樂文化知識內涵豐富,特點各異,體現不同民族情感和風俗習慣,既有歡快活潑、熱烈奔放的內容,也有詼諧幽默、莊嚴凝重的內容,展現不同民族特點。教育教學中通過對這些內容的滲透,能增進學生情感體驗,帶給學生以不同感受,達到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目的。
(三)提高音樂專業學生人文素質
民族音樂文化不僅內涵豐富,風格各異,而且包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對學生文化知識學習和舞蹈動作訓練具有積極作用。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對這些內容滲透,能提高學生音樂演唱技巧,促進學生審美能力和人文素質提高,提高學生文化內涵,推動課堂教學效果提高。
二、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對策
音樂教育活動中,通過對民族音樂文化滲透,不僅能陶冶學生情操,還能促進學生人文素養提高,推進課堂教學效果提升。為此,作為任課老師應該認識其重要作用,根據教學具體情況采取有效對策,促進民族音樂文化得到更好傳承,進而達到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一)做好新課導入工作
新課導入是非常重要的內容,采取有效對策導入對新課的學習之中,能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文化知識學習興趣,讓民族音樂文化得到更好傳承。新課導入時可以引入流行音樂,促進民族音樂文化和流行音樂知識學習有效結合起來,推動課堂教學效果提升,讓民族音樂文化得到更好傳承。例如,京劇欣賞教學時,正式欣賞和學習之前,可以嘗試播放《蓋世英雄》,該流行歌曲從頭至尾都是京劇唱腔,為京劇欣賞提供良好素材。教學中可結合多媒體技術,為學生介紹生、旦、凈、丑的相關內容,然后引入對民族音樂文化知識學習中,加深學生對京劇相關知識理解,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文化知識學習興趣。此外,還可以將時尚節目、西方音樂文化與民族音樂文化結合起來,更好開展新課導入和課堂教學,引入對新的教學內容學習中,更好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知識。
(二)重視民族音樂欣賞
為更好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知識,做好民族音樂欣賞是十分必要的。在欣賞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民族音樂,調動學生視覺和聽覺進行欣賞,更好領悟民族音樂內涵,促進課堂教學效果提升。例如,在學習《黃河大合唱》、《義勇軍進行曲》等歌曲時,通過欣賞和細細品味,更好領悟作品中雄渾和磅礴氣勢,感受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通過欣賞不僅能更為深入的理解民族音樂文化內涵,掌握其創作背景和作品主題,還能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領悟民族文化魅力,有利于民族文化傳承。又如,在欣賞《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時,學生不僅會被其中美妙的歌聲吸引,也會被歌曲中描述的草原景色所吸引。欣賞之后可以讓學生陸續搜集蒙古音樂、蒙古舞蹈資料,然后進行整理與加工,將其制作成小報,從而更好領悟音樂作品的風格與特征。并在這個過程中,對民族音樂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拓展學生視野,更好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知識。
(三)注重課堂演唱和鍛煉
注重組織學生演唱民族音樂歌曲,在演唱中加深理解,掌握其文化內涵和魅力,擴大民族文化的影響力。演唱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分組進行、單獨進行、合唱進行,讓學生在課堂上演唱和鍛煉,對民族音樂文化知識有更為深入的理解,開闊學生視野,促進學生文化素質提升。
(四)組織課外學習交流活動
鼓勵學生加入民族樂器演奏和民族歌曲興趣小組,定期開展學習活動,演奏民族音樂和民族歌曲。在班級組織演唱會,開展文藝匯演,組織校園歌曲演唱大賽,加入民族音樂節目等。通過這些課外學習和交流活動組織,能更好開展教學和學習,增進對民族文化理解,提高學生文化素養,也讓民族音樂文化得到更好傳承。
(五)完善教材編寫并提高教師素質
任課老師應加強民族音樂文化研究,根據具體需要完善教材編寫,加入具有當地特色的民族音樂文化知識,任課老師要加強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藝術欣賞能力,更好開展教學工作。這樣不僅能更好指導教學,還能為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創造良好條件。
三、結束語
民族音樂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學習這些內容不僅能加深對民族音樂的理解,還能提高學生文化素質,更好掌握音樂文化知識。作為任課老師,應該認識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結合課程教學具體內容,綜合采取有效對策,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使民族音樂文化得到更好傳承,同時也能夠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人文素養提高,讓音樂教育教學取得更好效果。
參考文獻
[1]常建萍.高校聲樂教學中如何融入傳統音樂文化策略分析[J].黃河之聲,2013(21):121-122.
[2]喬靜波.淺論如何在音樂教育中弘揚民族音樂文化[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科學版),2012(1):77-78.
[3]范立芝.學校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6):140-141.
[4]張敏.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民族音樂文化傳承中的作用[J].音樂時空,2015(1):92-93.
作者簡介:孫秀麗(1981—),女,河南信陽人,碩士,平頂山教育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音樂、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