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春 沈旭云
【摘要】小學階段形成的基礎道德觀念,指引著學生后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而在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過程中小學班主任扮演著重要角色。本文針對當前小學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的改進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小學 ?班主任 ?德育教育 ?方法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9-0057-01
德育工作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優秀的思想品德,德育工作的開展,在考慮現實社會的要求之外,還應該保持計劃性、組織性、目的性。當然在選擇教育方式方法上也應科學合理,已達到幫助學生形成優良的思想品德教育目的。
一、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當今時代,信息技術不斷更新,人們利用多樣化的信息渠道可以獲得很多方面的信息。但是,面對小學生年齡較小、思想不成熟的年齡特點,必須做好小學生接收各種信息的引導工作,避免小學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在小學階段教育教學中,德育教育是最基本 ,關系著小學生價值觀的培養,也是小學生邁入人生道路的基礎[1]。
二、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一)創建平等的師生關系
對于小學班主任來說,首先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懂得欣賞學生,針對現階段學生獨生子女多、自尊心強、懂事、敏感等現狀,需要老師和家長投入更多的關注。在開展德育過程中,要有一定的愛心和責任心,建立師生之間平等的關系。無論是管理班級還是具體的教學中,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關注到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其次教師對于工作中自身存在的錯誤,能勇于承認,給學生樹立好的榜樣,逐漸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能使學生更樂于接受老師的教學,從而產生很好的教學效果[2]。
(二)合理利用批評教育的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人際交往需要考慮具體的時間、地點、人物,結合實際的場合情況,做出恰當的行為。同樣,在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也需要考慮現實場景,以及學生本身的狀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進行德育教學。
在進行班級的管理工作時,小學班主任需要注意批評教育的方式,巧妙的運用語言,運用一定的修辭手法,注意把握語氣,先抑后揚,不宜使用較多過分的批評語言,把握適度原則。由于批評本身帶有一定的否定意義,若使用過多,則容易引起學生情緒波動,產生某種程度的抵觸心理。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優秀思想品德的建立,而且還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在批評教育之后班主任應該隨時關注學生情緒上的變化。
部分小學生存在反復犯錯,雖然能積極認錯,但是不能徹底改正錯誤。針對這類學生需要班主任更強的忍耐力,在實際批評教育工作時,結合所犯問題的嚴重程度及學生的性格特點,可以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保持足夠的細心和耐心,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方向。
(三)提高小學班主任對德育教育工作的認知
開展德育教育的關鍵首先在對學生思想道德觀念的樹立上,其次是對學生文明習慣的培養。小學德育教育是系統教育的基礎,對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所以小學班主任必須深入理解德育工作,講授相關的基礎知識之后,注重引導學生做人的正確方向?,F階段教育界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素質教育,無論是對學生自身還是社會,德育教育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德育教育不僅影響著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習策略、情感態度等一些知識能力以外的因素,還關系著學生人生方向。
研究表明,不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存在差異,思維方式不同。學習較差的學生通過一定努力能夠提高成績。但是對于學生生活習慣、思想認識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通過外界的力量改變還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小學作為重要的啟蒙時期,必須高度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為學生成長打好堅實基礎,鋪設正確人生道路,培養更多社會棟梁,創建和諧安定的社會。
(四)保持與學生家長的有效溝通
德育教育是一項需要長期努力的工作,除了對學生在學校中進行德育教育,還應該關注學生在家庭中的德育教育。這就需要家長和學校老師之間保持良好的交流溝通,在兩方面工作的配合下,能促進整個德育教育工作的完善[3]。
具體來說,老師需針對有特點的學生進行家訪,或者通過其他方式及時反映給家長自己孩子在校的表現;另外家長也應隨時反映給老師學生在家的表現以及自己對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問題等,相互之間做好配合工作,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家庭,都努力提供給學生良好的成長環境,逐漸引導學生正確的道德行為。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班主任在小學德育中的作用必不可少,班主任需要長期保持工作的熱情,不斷思考總結,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方式,掌握好批評教育的程度,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努力在學校與家庭之間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立志.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淺析[J].品牌,2014(09):205.
[2]劉少飛,宋立梅.小學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J].學周刊,2013(25):187.
[3]覃春柳.優化班級管理主導德育教育——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J].學園,2013(28):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