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以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新軟件開始出現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它們在視覺上、聽覺上、觸覺上都給用戶以全新的震撼和體驗。信息技術教育在教學中起到開闊視野、拓寬聽域、調節情緒、活躍思維的作用。使教育資料為教學所用,信息技術教育可提高教育質量,增強教學的可控性,必將成為一種面向未來的社會化教育形式。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育;中學教育教學;應用;優勢;實施
教育技術在國內并稱電化教育。簡而言之,就是最新技術手段應用于教育的過程,或稱采用現代化技術對教育信息進行有效的攝取、存貯處理和傳輸,以達到教育最優化的目標。其中教育技術是最為顯著的,它是現代科技與現代教育理論結合的產物。它的科技性和先導性決定著它有許多傳統教育所不具備的優勢和特點。而且這些優勢和特點必將使之在未來教育中社會化。信息技術教育的產生為傳統的教學模式注入了活力,實現了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它拓寬了成才之路,使更多的人獲得受教育機會。
一、信息技術教育在教育教學中的優勢
信息技術教育的產生為傳統的教學模式注入活力,為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增添了現代思想、方法和手段。而更重要的是電化教育的產生,打破了教育的圍墻。使教育趨于社會化,實現了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信息技術教育技術拓寬了成才之道。由于廣播、電視、衛星,計算機教育的開展,傳統的學校教育和學齡教育的限制被打破,使各種形式各種類型各種渠道的教育活動能夠在克服師資、校舍、教材不足的情況下,順利進行,使得更多的人獲得受教育的機會。科技發展,知識更新,要求人們不斷地獲取知識,即使一流的學者,也存在著知識更新的問題,這就是所謂的“終身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為人們快捷高效大容量地提供教育信息,適應了這一社會的需求。
二、信息技術教育的主要特點
信息技術在教學中起到開闊視野,拓寬聽域,調節情緒,活躍思維的作用。它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實現著無限范圍上的快慢變化,大小變化,動靜變化,遠近變化,時序變化等。如將廣褒宇宙呈現于方寸之間;使學生得以欣賞已退休多年老教師的課堂教學精華;使異域他鄉的文化、科技、教育資料盡為我教學所用……
信息技術教育解決了中學教學上的諸多難題,使許多不可能成為可能;使世界變小,信息流通變快;使教育的方法,手段更適合現代教育的需要,對提高教育質量,擴大教育范圍起著重要作用。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也是信息技術教育的基本特點,也是電化教育產生的基本因素之一。近年來,信息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深入學校教育教學的各環節中,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三、信息技術在中學教育教學中的應用
1.教育教學中把信息技術作為演示工具
即:教師選擇現成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多媒體素材庫中合適的部分,或利用PowerPoint、Flash等多媒體制作工具,綜合利用各種教學素材,編寫自己的演示文稿,將文字、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多種信息集于一體,應用于教學。
2.教育教學中把信息技術作為個別輔導工具
即: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和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軟件,為學生提供操作、練習、對話、游戲、模擬、測試和問題解答等多種交互方式,體現不同的教學方法。
3.教育教學中把信息技術作為師生交流、生生協作的工具
即:教師根據教學需要或學生的興趣開設某些專題或聊天室,并賦予學生開辟專題和聊天室的權利,在課上或課下為學生和教師、學生和學生創設交互式的探討和交流機會,教師和學生可用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進行相互交流。
4.教育教學中把信息技術作為拓展教學資源和信息獲取的工具
即:按照規定開齊開全信息技術課程,保證學生的上機次數和上機時間,積極創造條件開展網上查閱、學習、競賽等活動,使絕大多數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能夠達到國家課程標準的要求,少數學生可以發展計算機應用方面的特長。
在教育教學中使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創設真實形象、活潑的教學情境,使教學手段更加豐富,從整體上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其直觀性、生動性毋庸置疑,對化解教學難點、優化教學過程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能優化教學過程,有效地化枯燥為樂趣,化抽象為具體,突出重點,化難為易使教師在教學中能最大發揮教學水平,讓學生在課堂內能更加興趣盎然地學習知識,學生自身的創造性素質也得到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發展,從而提高教學的效果,促進信息素養的全面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教育的實施是一種教育思想觀念的轉變,它使人們對教育的本質,作用,目的,模式等有了更深更新的認識。它必將成為一種面向未來的社會化的教育形式。
作者簡介:
杜建忠(1977.10~),男,漢族,大學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任職于河北省保定市易縣西陵滿族初級中學,一直從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獨立撰寫的學術論文曾多次獲得省、市級獎勵,研究方向:中學信息技術教學。